◎賈皓然 劉新雨 杜云浩 李冉華 胡子濤 郝帥釗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2006年,國家確定了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單,樂亭大鼓位列其中。為此,唐山市專門成立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心[1],財政部門每年撥出??钣糜诿褡迕耖g文化保護。在對樂亭大鼓藝術保護和傳承中,樂亭縣政府特意在縣文化中心建成了樂亭大鼓說唱廳,并編纂了《樂亭大鼓曲譜》,制定了樂亭大鼓藝術保護規(guī)劃;明確由財政出資鼓勵樂亭大鼓藝術家招收學員,培養(yǎng)樂亭大鼓傳人。如今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指引下,樂亭大鼓藝術已走向繁榮發(fā)展的新征程[2]。
因為樂亭大鼓主要市場在農村,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新型媒體迅速發(fā)展及新型文化沖擊下,樂亭大鼓的市場逐漸邊緣化;從業(yè)人員銳減,師徒斷層,老藝人們找不到合適的徒弟,想要學習樂亭大鼓的年輕人投師無門,如此便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樂亭大鼓的影響由從前的波及到東三省已經逐漸減小到冀東地區(qū),又逐漸縮減到現(xiàn)在樂亭周邊六七個縣城(灤南縣、灤縣、昌黎縣、遷安市等)。21世紀以來,國家和當?shù)卣雠_了相應的保護政策,樂亭大鼓走出低谷逐漸興起。
在這之后,樂亭大鼓在樂亭縣的發(fā)展勢頭是最好的,其次便是與樂亭縣接壤的灤南縣。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灤南縣歸樂亭縣管轄,雖然樂亭大鼓在灤南縣發(fā)展勢頭不錯,但是卻沒有關于樂亭大鼓的專門組織,灤南縣的藝人們大多都是以業(yè)余形式存在的。樂亭大鼓在其他周邊縣城發(fā)展雖然不及樂亭縣和灤南縣,但是樂亭大鼓的演出從未間斷。由于樂亭縣政府措施得力,廣大藝人們逐漸回歸到樂亭大鼓事業(yè)中,有關于樂亭大鼓的演出慢慢多了起來,受眾群體也逐步擴大?,F(xiàn)在很多人由不了解樂亭大鼓到了解樂亭大鼓,從不喜歡樂亭大鼓到喜歡樂亭大鼓。
樂亭大鼓經過多方努力,目前已經形成由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良性投資和發(fā)展機制。
第一,成立民間藝術團。在2003年,樂亭縣成立了戲曲藝術團,其中包括兩個門類。其中就包括樂亭皮影和樂亭大鼓。這給了那些“漂泊”的藝人們一個“家”。由此出現(xiàn)了專職的從業(yè)者和隊伍,促進了民間藝人們的回歸,以點帶面逐步帶動了社會學習樂亭大鼓的積極性。
第二,百村千場工程。這個活動是從2009年開始實施的,持續(xù)至今成果顯著。其主要內容為每一百個村表演一千場有關樂亭大鼓的演出。用這種方法擴大樂亭大鼓的受眾群體,提高樂亭大鼓的影響力和影響范圍。縣財政拿出一部分資金對民間藝人進行獎勵,不向演出所在地收取任何費用,可以說是政府“購買”文化。這也是保護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新的嘗試和措施。這樣的好處一方面是號召有從業(yè)能力的人積極進行樂亭大鼓的演出,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樂亭大鼓新的受眾群體,使樂亭大鼓的受眾面逐漸擴大,擴大影響力。
第三,強化教育培訓。樂亭縣在民間投入資本,開設關于樂亭大鼓的演出場所和傳承基地。現(xiàn)已建成三個茶館,每天晚上在茶館內進行演出。樂亭大鼓的演出也是由內而外的,從茶館到廣場。從今年7月開始,當?shù)卣鲑Y落實了樂亭大鼓天天演工程,場地在樂亭文化廣場(李大釗紀念館對面)。還開設成人、幼兒樂亭大鼓的培訓機構,分為暑期和常年進行免費培訓。暑期培訓是暑假期間對成人和幼兒在固定時間進行培訓,常年培訓是每周日下午對幼兒培訓兩節(jié)課。另外,開展樂亭大鼓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學校發(fā)現(xiàn)相關人才。編寫了關于樂亭大鼓的教學課程,分低(一、二年級)、中(三、四年級)、高(五、六年級)三冊。
第四,賽徒獎師制度??h政府每年出資二十萬元,對優(yōu)秀民間文體隊伍和優(yōu)秀民間藝術傳承人進行獎勵法。但是其中有一項要求,那就是必須要帶徒弟。在每年申報時會開展一個樂亭大鼓的演出活動,要求申報人把徒弟帶過去當眾進行演唱。由于這一項政策的出臺,老藝人們現(xiàn)在帶徒弟還是比較積極的;徒弟參加比賽獲得獎項不僅獎勵徒弟,師傅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樂亭大鼓的傳授形式是口傳形授,所以賽徒獎師制度鼓勵了民間藝人積極尋找有天賦的徒弟進行傳承活動。
第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人們更加愿意了解并主動承擔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投身于傳承樂亭大鼓的事業(yè)中,了解并學習樂亭大鼓。樂亭舉辦的“樂亭大鼓皮影新人賽”賽事中,參賽選手們各個神采奕奕,上到八旬老人,下到青年兒童,在比賽中涌現(xiàn)出的樂亭大鼓新人,如今都活躍在樂亭大鼓文化建設一線,為樂亭傳統(tǒng)文化注入新鮮血液。
樂亭大鼓并不是特別大的鼓,而是一個唱曲的統(tǒng)稱。樂亭大鼓是以樂亭方言為基礎,也就是說不會樂亭方言是演唱不出其中韻味的。也正是這個原因,限制了樂亭大鼓的發(fā)展;語言不通,宣傳不出去,就算是宣傳出去了也沒有人能聽懂,這樣就無可奈何地失去了周邊群眾基礎。
所以在未來要在一定程度上改進說唱方式,在不改變原來韻味的基礎上對方言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讓樂亭大鼓能夠“平易近人”,更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與其他地區(qū)進行良好溝通,給樂亭大鼓提供一個適宜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這樣才能在周邊地區(qū)積極、平穩(wěn)地發(fā)展樂亭大鼓。同時,對樂亭大鼓的表演形式、表演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摸索出一個正確的方式,吸引不同年齡段的眼球。表演內容上可創(chuàng)造出更加短小的片段,能在一場或者兩場內表演完成,這樣能更加有效地反饋出所要表演的信息,在最短時間內把觀眾帶入情景當中。當然這不是意味著要舍棄中長篇創(chuàng)作不要,而是在節(jié)假日或者休息日時來適當?shù)乇硌?。對于舞臺,要保留原來的形式,但是需要搭建舞臺,對于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要進行包裝,要有適宜的形式。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下各種各樣的文化沖擊中立足站穩(wěn),使樂亭大鼓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