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麗,劉聰,戶麗艷
吉林省一汽總醫(yī)院,吉林長春 130011
隨著新醫(yī)改的不斷深入與人們對護理質(zhì)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導致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加重,同時護理人員承受著較大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壓力,影響了其身心健康以及對工作的積極性。在護理工作中護理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急需一套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緩解護理人員的心理、生理上的壓力[1]。該文于2018年1—12月將人文管理與心理疏導融入到護理管理中,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關注人個性解放的同時,提倡人人平等、理性思考的理念。在工作的過程中,給予護士關心、支持、疏導等措施,激發(fā)護理人員的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護理人員對工作的滿意度和護理質(zhì)量,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在職的180 例護理人員,隨機分為對照組(n=90)、觀察組(n=90),以上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 22~46 歲,平均年齡為(31.65±6.74)歲;工作年限 1~25年,平均(15.69±8.32)年;護士 35 名、護師22 名、主管護師 33 名。觀察組年齡 23~47 歲,平均年齡為(30.25±7.21)歲;工作年限 2~27年,平均(17.65±9.31)年;護士31 名、護師19 名、主管護師40 名。實施管理前后護理人員未出現(xiàn)崗位變動。護士的年齡、工作年限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人文管理和心理疏導,具體措施如下:(1)根據(jù)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和狀態(tài),對護理人員普及有關人文管理的相關知識,開拓其護理視野,讓護理人員更多地了解社會現(xiàn)象,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工作現(xiàn)狀[2]。(2)科室護士長關注情緒變化,及時與護士進行心理疏導,談心談話。在護理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工作要求過高、輕度較大、工資較低等多種因素極容易對護理人員帶來心理壓力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易出現(xiàn)暴躁、易怒、不耐煩等現(xiàn)象,同時注意保護咨詢?nèi)藛T的隱私,為護理人員提供宣泄負面情緒的平臺[3]。并且各科室護士長要密切關注護理人員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心理疏導。(3)為護理人員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人文管理:①由于受個人因素、工作環(huán)境、患者無理要求、工作強度的影響,護理人員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等負面情緒。管理人員適當與其進行溝通,了解其困難之處,給其心理安慰。②設置排班需求表,對于特殊情況的護理人員給予照顧[4]。③并且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實施獎金透明制度,營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圍,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5]。(4)心理疏導:①對于年資較短的護士,護士長做到言傳身教,盡快幫助護士適應工作,指導護士學會自我心理疏導,并更多的給予關注,鼓勵護士宣泄自己的心理壓力,如運動、吶喊等,同時認真傾聽護士對工作、生活的不滿傾訴等[6]。②建立群體自助小組:加強護士之間的交流,通過面對面或者網(wǎng)絡交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安慰,緩解護士的心理壓力。
對比實施管理前后,兩組護理人員的NBS 評分、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①護士工作滿意度通過調(diào)查問卷方式進行測評,具體包括成就感、作息時間、工作壓力、人際關系4 個方面,共30 各條目,每個條目采用3 級評分法,每級1 分,滿分3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護理人員對工作滿意度越高。
②護士執(zhí)業(yè)怠倦采用護士職業(yè)怠倦量表(NBS)進行測評,該表共分為2 個部分,具體包括護士的職業(yè)怠倦、壓力源、人格特征、應對方式4 個方面。滿分20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情況越嚴重。
應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應用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實施不同的管理模式,觀察組對工作的成就感、安全感、作息時間、工作壓力、人際關系等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成就感 作息時間 工作壓力 人際關系對照組(n=90)觀察組(n=90)t 值P 值1.49±0.56 2.14±0.61 5.494 0.000 1.37±0.51 2.24±0.64 7.441 0.000 1.24±0.54 2.19±0.58 8.391 0.000 1.17±0.59 2.25±0.69 8.327 0.000
通過實施不同的管理模式,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職業(yè)怠倦、壓力源、人格特征、應對方式等各項評分均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 NBS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人員 NBS 評分比較[(±s),分]
組別 職業(yè)怠倦 壓力源觀察組(n=90)對照組(n=90)t 值P 值6.65±5.36 11.23±6.58 3.777 0.000 7.01±4.87 12.36±5.98 4.885 0.000 8.65±5.12 12.68±6.15 3.525 0.000人格特征 應對方式7.38±5.47 11.68±7.21 3.325 0.000
人文管理與心理疏導是護理管理的核心內(nèi)容,隨著醫(yī)療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導致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管理模式的不同,會影響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tài)和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幾率,在護理管理中,根據(jù)護理人員不同時期的情緒、方向規(guī)劃等情況實施人文管理與心理疏導,緩解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7]。同時對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進行調(diào)整,可有效提高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改善職業(yè)怠倦情況[8]。
該次研究中,通過對觀察組實施人文管理與心理疏導,護士的對工作的成就感、作息時間、工作壓力、人際關系評分分別為(2.14±0.61)分、(2.24±0.64)分、(2.19±0.58)分、(2.25±0.69)分,顯著好于對照組護士的對工作的成就感、作息時間、工作壓力、人際關系評分(1.49±0.56)分、(1.37±0.51)分、(1.24±0.54)分、(1.17±0.59)分(P<0.05)。且對照組護士的職業(yè)怠倦、壓力源、人格特征、應對方式等各項評分分別為(11.23±6.58)分、(12.36±5.98)分、(12.68±6.15)分、(11.68±7.21)分,觀察組護士的職業(yè)怠倦、壓力源、人格特征、應對方式等各項評分分別為(6.65±5.36)分、(7.01±4.87)分、(8.65±5.12)分、(7.38±5.47)分(P<0.05)。由此說明,人文管理與心理疏導的可行性較高。
綜上所述,在護理管理中,人文管理與心理疏導的實施能夠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對工作的滿意度,促進護理隊伍穩(wěn)定,降低護理差錯事件的發(fā)生,從而提升護理質(zhì)量,值得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