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芝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作為中國人,我們最需要學好的就是語文。但是要想真正精通語文卻不是那么容易,學好語文需要綜合能力,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要求極高。作文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應用的題型,同時作文也是學生最害怕、最頭疼的。
縱觀當前的語文教育現(xiàn)狀,學生作文能力下降,是目前語文教育中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筆者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效率。下面,我將與大家探討一些我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
一、加大學生的閱讀量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如果能促使學生不斷積累閱讀量,那他們的寫作質量和寫作的水平都或多或少會有提高。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許多學生連最基本的閱讀量都沒有得到保證,這樣一來,怎么能提高作文的整體水平呢?通過深入了解,我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足夠的閱讀量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自身沒有條件和環(huán)境閱讀,二是學生閱讀的興趣不足。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來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我在班級設立了專門放置圖書的區(qū)域,放置一些適合他們這個年齡讀的書籍,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書籍閱讀。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采用獎勵機制,對閱讀量大的同學,我會給他們適當?shù)莫剟詈凸膭?,促使他們保持閱讀興趣。
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興趣被完全激發(fā),他們也就慢慢積累了足夠和豐富的閱讀量,寫作就有了基礎條件。
二、加強有針對性寫作訓練
寫作作為語文考試中的基本題型,不能僅僅只靠學生在考試中的臨場發(fā)揮,最主要的還是要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但是不能進行題海戰(zhàn)術式的訓練,要學會根據(jù)學生特點和弱項進行有針對性和有計劃的訓練。
例如,我在教學中就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時,寫作個性都不相同,如果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對他們進行寫作訓練,不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寫作效率和寫作能力。我們班曾有一位學生來自鄉(xiāng)下,他對于鄉(xiāng)村的自然風光和美景有一定了解,但是他從未深入了解過城鎮(zhèn)的繁華,所以這位學生對城市了解不夠。那么在教學中,就要有針對性地對這名學生普及一些有關城市的常識,這樣才能幫他補齊短板,從而提高他的寫作效率。
除了進行針對性寫作訓練,我們還要改變訓練方式。傳統(tǒng)的語文寫作訓練,就是讓學生寫一整篇的文章。通常,一篇文章的字數(shù)比較多,這需要學生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如果長期進行這種訓練,會消耗學生的寫作耐心,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所以,我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一種小隨筆的方式。我通常會命制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主題,然后讓學生即興發(fā)揮,寫一篇短文。這種短文更容易完成,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和臨時發(fā)揮的能力,在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帶領學生走進,獲得寫作靈感
寫作靈感對于學生的文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靈感是成就文章的靈魂與核心。但是靈感往往來自于生活,所以我們要適當?shù)貛W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
例如,我在教寫作時就注重帶領學生們走進生活,去觀察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物,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有一次,我布置給學生一篇以大自然美景為主題的文章,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接觸或進入大自然中,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那他們就沒有寫作的靈感,從而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
所以,我為了幫助學生去尋找寫作靈感,在我?guī)ьI學生來到郊外的森林,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觀察、欣賞大自然的美,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所見所聞所感,寫一篇文章。
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文章,更加符合實際,同時文章的題材和切入點也很新穎,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得益于學生寫作靈感的激發(fā)。
作文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正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和發(fā)展階段,因此在此階段對學生進行有關寫作方面的訓練至關重要。我們需要結合實際,不斷開拓和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