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彩萍 王 敏
(江蘇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電工電子技術》是面向高等工科學校非電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技術基礎課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教學質量作為一個綜合性指標,其高低取決于多種因素,不僅包括教學條件、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材等硬件因素,而且包括師資水平、教學規(guī)模、教學管理、教學方法、課程建設、生源質量、管理等軟件因素[1]。其中,課程因素、教師因素、學生因素、管理因素這四類因素對教學質量影響較大。本文以《電工電子技術》這門技術基礎課課程為例,就如何全面提高技術基礎課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規(guī)范課程建設、提升教師水平、引導學生行為、強化教學管理的措施等方面進行闡述,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切實從理論和實踐上提高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2]。
課程設置是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以及課程與課程之間的合理架構。課程設置不僅要求開設的課程合理,而且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各課程之間銜接都應科學合理,這樣才能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獲得某一專業(yè)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電工電子技術》作為一門面向高等工科學校非電類專業(yè)開設的技術基礎課,高校師生基礎差,每個授課班級人數(shù)較多,難以保證教學質量。隨著多媒體技術、移動終端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網絡教學成為高校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我校的網絡教學采用的是超星泛雅課程平臺,教師可以在此平臺上開展教學建設和教學活動,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端的超星學習通過APP與同學和教師直接交流。
教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先進教學方法,利用各種網絡課程平臺學習國家級精品課程[3],提高教學水平。
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要講解的知識點,從初學者的角度結合題目給的已知條件,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如何建立起已知條件與最后解決方法之間聯(lián)系的思維方法。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里,教師要不斷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調整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問題和情境,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4]。
學生可以課前學習《電工電子技術》網絡課程中所有的教輔資料、教學視頻,并完善成部分測試題。課上,教師介紹一些電子電路設計的軟件使用技能(例如,Electronics Workbench軟件或者Multisim仿真軟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余,教師將比較容易錯的題目整理出來,圖文并茂地寫出具體解題流程,拍照上傳到網絡課堂討論區(qū)。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選一個知識點或者作業(yè)題目,做一個PPT上臺講解或者一邊板書一遍講解,時間3-5分鐘,教師進行點評并給予課堂表現(xiàn)分。
在課程考核時,考查課的成績評定方式可以進行如下設置:網絡平臺訪問占總成績10%,視頻學習占總成績20%,隨堂發(fā)放并結束的小測試、課后作業(yè)占總成績40%,手機上學習APP考勤點名占總成績10%(線上),期末考試隨堂測試成績占總成績的10%(線上),課堂上學生上臺講解某個知識點或者例題的表現(xiàn)(線下)占總成績的10%??荚囌n(平時成績占30%,閉卷考試成績占70%)的平時成績各部分比例可設置為10%:30%:35%:10%:5%:10%。
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出更高質量的人才。因此,必須以學生的獲得感為檢驗標準[2]。教師可以利用手機端的超星學習通過APP向學生和隨堂聽課的專家組老師發(fā)放課堂質量調查問卷,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5]。
當前高校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標準中科研方面的考核比重較大,學校從職稱評定、工作量認可等方面向科研傾斜。因此,教師要善于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教師要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工作內容,并堅持下去,經過長期積累,一定會有所得。
學生作為教育活動主體,他們的基本素質、學習方式、學習主動性,以及與老師的師生關系等都是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學生學習效果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講授的內容不能在短時間之內與已經會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既沒有感性認識也沒有理性認識,很容易因為挫敗感而失去學習的熱情,而如果學生能主動在課前進行網絡課程里面相關視頻的自學,或者在書本上進行預習自學,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效果會好很多。
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增強學生在同伴中的榮譽感,組成學習小組,以小組形式給定課堂表現(xiàn)分,促進組員之間的互相幫助和監(jiān)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風的建設依賴于高校的教學秩序和教學環(huán)境,依賴于大學文化課教師和學校思政老師的引導,更依賴于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學校、學院各級教務管理部門可以組織杰出的校友、高年級優(yōu)秀學生現(xiàn)身說法,介紹自己的求學經歷、學習經驗,能促使具有積極進取精神的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激勵他們在大學里能夠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學質量評估一般是由高校制定具體的指標體系,由高校在一定期限內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考核。
1.教師教學業(yè)績的考核指標
教務處每年年底會進行一次教學業(yè)績考核,考核時會將學生每學期末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分數(shù)和總的學時數(shù)作為衡量教師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標準。學校每學期都會組織專家教師對教師進行聽課,聽課后立即反饋對當堂課教師教學的評價和改進意見,評價結果將納入該教師年底的教學質量考核之中。
2.學校教務主管部門對教師的教學文檔資料檢查監(jiān)督
教學文檔資料檢查是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貫徹學校相關文件要求、落實教學文檔資料的規(guī)范性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采用定量為主、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普通本科生相關的教學文檔資料的檢查內容中主要包括課程考試(查)試卷、畢業(yè)設計(或論文)、授課計劃和教研室活動記錄等四個方面的教學文檔資料。學校在每學期期中教學檢查前完成上學期教學文檔資料專項檢查。
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是高校育人的基本實現(xiàn)形式,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較高的道德情操的人。我校從2018年開始,開展“課程思政聚合行動”,形成了全校協(xié)同育人大格局[6][7]。在學風方面,學校、學院各級教務管理部門要嚴抓考試作弊行為,督促高年級中沒有修滿一定學分的學生積極重修,對情節(jié)嚴重的作弊和掛科學生要嚴格執(zhí)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勒令退學,促使學生認真對待學業(yè),做到誠實、守紀。
影響本科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8],本文通過對影響理工科高校電工電子技術這門技術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從嚴格規(guī)范課程建設、提升教師水平、引導學生行為、強化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闡述,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本文作者嘗試采用課堂講授和網絡課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后,在教務處匿名評教網站,學生對課程的綜合評分最高達到97.74分,教學質量顯著提升,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有效地改變了基礎課課程教學現(xiàn)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