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226)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校教育教學以更多的渠道與方式方法的啟示。開展關于新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吸引力,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重大課題。
借助于新媒體所提供的大數(shù)據(jù)信息和多種渠道路徑,教師能夠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價值觀導向和喜好。這些思想動態(tài)能夠給教師設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重點、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提供指導,最終通過更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設計來實現(xiàn)更佳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借助于新媒體,如手機媒體、搜索引擎、社交媒體、微博、微信、網(wǎng)絡論壇等,教師能夠掌握社會實證熱點、升華思想政治課的理論認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
新媒體為教學活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教學往往根據(jù)經(jīng)驗和相關的教學資料來確定教學活動,再加之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理論性比較強,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費力,因而教育效果并不盡人意。而新媒體的存在能夠為學生拓展更多的教學模式。如視頻、手機APP、社交媒體、微博、微信、網(wǎng)絡論壇等,借助于多種渠道形式,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nèi)涵將以更加生動和豐富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更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和參與興趣,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證性、科學性以及合理性[1]。
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模式中,新媒體應用十分廣泛。借助于新媒體,高校不僅可以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深化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由此可見,借助于新媒體能夠有效地促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模式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2]。
學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主陣地,但家庭的作用也必不可少。在學生父母親人的支持和協(xié)助下,能夠有效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成效。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家庭的作用,靈活運用新媒體渠道來建立與學生家庭的聯(lián)系。傳統(tǒng)的家校聯(lián)合往往是借助于家長會或電話來進行溝通,新媒體的出現(xiàn)為家校聯(lián)合提供了更多溝通的可能。如微信公眾號、直播、學校微信、學校QQ等,通過這些新媒體形式,家長能夠關注和參與到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向教師反饋更多學生的動態(tài)。同時,學校教師也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情況和近期思想動態(tài),共同織造家校合作的密網(wǎng),引導學生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設計者和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因此,要想接軌時代發(fā)展、引入新媒體形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效,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必不可少。
在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中,我們一定要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樹立大數(shù)據(jù)意識,有效提升理論教學水平。具體來講,教師要增強對信息的敏感性,增進與大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并探尋這些興趣點、關注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行性。要了解大學生的身心變化和需求,采取有效合理的教育方式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當代大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新媒體中的微信、微博、直播等形式已經(jīng)在他們中間普及。根據(jù)這一情況,教師要加強對自身媒介應用能力的提升。教師應當了解并熟練運用新媒體,并尋找新媒體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契合點來實施教育活動。通過不同的新媒體形式,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拓展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的接觸和了解渠道,并借助于新媒體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組織形式。如教師可以借助于論壇,以班為單位來組織探討小組,發(fā)布一個關于大學生如何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主題探討。大學生可以在論壇上針對這一主題自主發(fā)布觀點、言論。
一方面,學校應當重視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傳播學類、法律學類的課程設置或培訓講座來增強學生對媒介的認知,引導他們正確合理地使用新媒體,將新媒體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融合起來。另一方面針對學生在新媒體運用方面的問題,學??梢栽O置專業(yè)的教師來進行指導,使學生對新媒體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和認知。同時要依托新媒體多樣的形式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內(nèi)容的趣味性。例如,在開發(fā)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時,必然要設置一些傳遞思政信息的板塊。還可以引入一些供學生自我展示,和學生雙向溝通的版塊,如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Show、“解疑答惑”等模塊。從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網(wǎng)站更加活潑,以增強其吸引力。要發(fā)揮新媒體互動性強的優(yōu)勢,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結合祖國70周年華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不忘初心、勇?lián)姑?,新時代大學生的職責與擔當”這一課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之外,通過微信群和微博來進行主題探討,以此來增強對學生的影響。
要強化新媒體與傳統(tǒng)教育融合。第一,將新媒體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結合起來,利用新媒體豐富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和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第二,將新媒體滲透到學校教學管理的各個方面,如通過新媒體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學科聯(lián)合,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促進理論知識的轉(zhuǎn)化。
要深挖新媒體其他教育方式,比如在線教育。它能夠提高學生的時間利用率,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滲透到學生的各個方面。具體來看,通過構建在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模式,學生將自身的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并借助于在線教育平臺,學生能夠及時地完成與教師的在線互動和交流,進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大學生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下,借助于多元化的新媒體形式能夠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成效。要從家校共建、多措并舉、群策群力、創(chuàng)新融合多方面,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進一步助力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融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