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能促使學生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而《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教師要積極倡導學生展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方法促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且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鼓勵學生參與到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中,如積極展開競猜活動、嘗試想象、講述想法、個性化表演、仿寫活動等,這樣能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逐步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競猜,推測故事情節(jié)
不少小學生都具有爭強好勝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組織其參與到針對文章情節(jié)發(fā)展的精彩活動中,讓學生思考隨著故事的不斷發(fā)展,情節(jié)會向著什么方向發(fā)展。這樣的活動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學生在競猜過后也會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中,嘗試驗證自己的猜想。
在學習《草船借箭》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閱讀文章中的片段,然后鼓勵學生展開猜測,說說故事的發(fā)展會如何。如在讀到諸葛亮和周瑜立下軍令狀后,可以讓學生暫時不要閱讀下去,轉而開始猜想,說說故事會向著什么方向發(fā)展。教師提出:“大家覺得文章后面會寫什么內容呢?”學生思考后回答:“我覺得會寫諸葛亮如何造箭?!苯處熇^而又提出:“那么大家覺得諸葛亮的造箭真的能成功嗎?他會選擇什么方法造箭呢?”如有學生提出:“他會不會號召全體官兵一起工作呢?”教師提出:“可是,周瑜會讓自己手下的士兵幫助諸葛亮嗎?即使幫助了,又真的能來得及嗎?”有學生提出:“他會不會是買造好的箭呢?”教師提出:“可是,哪里又有那么多現(xiàn)成的箭呢?”學生提出:“曹操有,可是曹操是對手,怎么會借給他呢?”教師又啟發(fā)學生思考:“大家覺得諸葛亮會用什么方法從曹操處借箭呢?”這樣就逐步促使學生探究文章的情節(jié)發(fā)展。
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組織學生展開競猜活動。在學生猜測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在互動交流中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更活躍,會想到更多情節(jié)的發(fā)展方向。此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自主閱讀,通過這樣的活動調動學生的閱讀自主性。
二、想象,拓展思維空間
小學生一般想象力都比較豐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組織其參加到想象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抓住文章的留白處進行聯(lián)想,如根據(jù)文章中人物的言語、動作想象該人物的內心活動。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展開想象后鼓勵其將自己想象的內容描述出來,這樣不僅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更能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在指導學生學習《月光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文章的留白處展開想象。如可以提出問題:“當貝多芬剛剛走進鞋匠的家時,你覺得他的心中會存有怎樣的想法呢?作為一個大音樂家,他為何要給鞋匠一家彈奏呢?在彈奏的過程中,他的內心又會有怎樣的想法呢?”這樣的問題促使學生展開了積極的聯(lián)想,探究文章中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如有學生提出:“貝多芬在剛剛走進鞋匠家時,必然先看到其家庭的簡陋,可能會感到詫異,覺得這樣一個家庭中怎么也會有人喜歡鋼琴這樣高雅的藝術?!苯處熡痔岢鲆龑В骸澳敲春髞碡惗喾业南敕ㄊ欠癜l(fā)生了變化呢?”學生提出:“他看到了姑娘瞎了眼睛,但是依然熱愛音樂,內心中必然被兩人感動,所以彈奏音樂?!苯處熖岢觯骸澳敲簇惗喾以趶椬嗟倪^程中心中又想到了什么呢?”學生提出:“他心中一定想,音樂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啊,不管年齡、性別、社會地位,聽到了美好的音樂,都會產生同樣美好的聯(lián)想?!痹谙胂笾校瑢W生對于文章主旨的理解也更為深入。
思維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襁褓,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組織學生展開積極的聯(lián)想。在聯(lián)想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對比、分析等其它類型的思維活動中,促使學生的思維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三、講述,融入個性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表達能力有限,故此不少學生雖然想表達,但是表達的效果卻不佳。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講述活動,嘗試根據(jù)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將自己想到的內容表達出來,體現(xiàn)自己對于課文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互動討論,評價對方的表達,并闡述自己的看法。
在學習《桃花心木》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促使學生講述閱讀文章后的感受。教師首先可以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作者從種植桃花心木中獲得了怎樣的知識呢?作者又將其和人生做了怎樣的聯(lián)想呢?”學生提出:“作者認識到桃花心木要經歷磨難才能更茁壯地成長,他有所感悟,認識到人也是如此,只有面對風雨才能真正成長,成為合格的人。”教師繼而又啟發(fā)學生以課文為基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出更具有個性化的想法?!按蠹以谏钪惺欠褚灿蓄愃频母形蚰兀瑖L試用實際的例子證明自己的想法吧?!比缬袑W生提出:“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冬天去冬泳。原本爸爸讓我冬泳,我可受不了這種寒冷,但是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我的體質比其他的同學都好,這說明只有經歷了嚴酷的訓練,才能讓人得到進步。”該學生在表達中闡述了自己的個性化見解。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故此教師可以在學生講述個性化想法之前給予其一些引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又或者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嘗試自主提問。如果學生的頭腦中能形成提出問題、展開思考、解決問題這樣的問題鏈,則學生就能更自主地展開閱讀,并隨時說出自己的個性化理解。
四、表演,滲透豐富情感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各種個性化表演中,讓自己的情感更為豐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角色扮演的活動,將自己想象成是課文中的主人公,思考其行為、心理,并嘗試編寫更具有個性化的臺詞。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嘗試將自己對于人物的情感滲透進去。
在學習《將相和》時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表演活動,嘗試將個性化情感融入到表演中。教師首先鼓勵學生圍繞文章中的主人公展開思考。如提出問題:“廉頗一開始為何對藺相如不滿呢?”學生回答:“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功勞比藺相如高?!苯處熡痔釂枺骸澳敲刺A相如如何應對呢?有人說藺相如是故作清高,你同意這種看法嗎?”學生提出:“我覺得藺相如是真君子,不是裝出來的,不然就不會顯得如此豁達?!苯處熡痔釂枺骸澳敲戳H向藺相如道歉的時候是什么想法呢,他是真心悔過嗎?”學生提出:“我覺得他是真心的,因為他被藺相如的行為感動了,認識到了自己思想上的不足?!苯處煷藭r鼓勵學生嘗試展開小組表演,并思考如何才能將人物的心理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如有學生在表演中用白眼的方式表現(xiàn)廉頗的不滿,而后又用低眉順眼的方式表現(xiàn)對于藺相如的佩服。教師點評提出:“這位同學運用了青眼、白眼的方式表現(xiàn)了情感,很有特點?!边@樣就鼓勵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了表演活動中。
審美鑒賞和創(chuàng)造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組織學生展開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首先要懂得審美鑒賞,要品味出課文中的感人情感,此外,還要懂得創(chuàng)造,要通過自己的個性化演繹將這種情感表現(xiàn)出來。因此這種角色扮演的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審美鑒賞和創(chuàng)造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五、仿寫,鼓勵創(chuàng)新表達
讀寫結合是一種很好的活動,能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表達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展開仿寫活動,根據(jù)學生能力的高低,可以先讓學生嘗試進行句子的模仿,而后逐步提升難度,開始模仿段落,最后嘗試根據(jù)課文的主題撰寫一篇個性化的文章。這樣能促使學生逐步學會創(chuàng)新表達,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學習《珍珠鳥》后,教師鼓勵學生展開仿寫活動,教師以“人類的好朋友”作為寫作的主題,讓學生寫一下自己身邊的動物朋友。教師首先鼓勵學生嘗試展開句子仿寫:“找出文章中你認為最能展現(xiàn)珍珠鳥形貌特點的句子,然后想一下自己想要描寫的動物朋友具有什么特點,展開仿寫?!比缬袑W生嘗試寫貓,用了如下的句子:“小貓頂著一個絨線球一般的腦袋,四條腿又短又粗,看見我時,總是滾到了床下面,拱出毛茸茸的腦袋,用寶石一般發(fā)亮的眼睛盯著我看?!贝撕蠼處熢俟膭顚W生嘗試展開整段文字的仿寫活動,嘗試模仿課文的內容寫一下自己和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的片段,寫一下動物如何從防備自己,逐漸轉變?yōu)槌蔀樽约汉门笥训倪^程。這樣循序漸進的仿寫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仿寫的方式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語感,這樣學生的表達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是一個重要的內容。教師要圍繞語文核心素養(yǎng)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形式的自主學習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愛上學習,進而自主地展開各種語文活動。
高紀銀,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qū)平崗街道中心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