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幼兒園 高麗莉
設計意圖:幼兒年齡雖小,但他們也在與人、與社會逐步接軌,并在這個過程中交到好朋友。本節(jié)課就是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機會,讓大班幼兒體會到通過游戲教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本領是件多么開心的事;而弟弟妹妹看到哥哥姐姐們聰明能干的模樣,也會向他們學習,且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與之交朋友,從而體會與好朋友相處的快樂,并獲得一些人際交往的經(jīng)驗與方法。
教學詳案 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活動目標]大班:①能積極運用語言、動作與小班幼兒交往,愿意將自己的本領教給弟弟妹妹;②體驗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關愛他人的快樂。小班:①愿意和哥哥姐姐交往,能向哥哥姐姐認真學本領;②在玩中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根據(jù)大、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定活動目標,理解和尊重不同幼兒發(fā)展的差異,使得幼兒獲得不同能力的發(fā)展。[活動準備]1.經(jīng)驗準備:大班幼兒會疊衣服,會表演節(jié)目《好朋友》。2.物質(zhì)準備:開衫衣服;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教師播放音樂《找朋友》,并請大、小班幼兒自由隨音樂找朋友。師:你們找到新朋友了沒?打個招呼,坐下來吧! 二、基本部分1.認識新朋友。師:你們認識新朋友嗎?如果不認識新朋友,那你們第一次見面應該問些什么?與幼兒一起討論第一次見面應該問的內(nèi)容:姓名、年齡、愛好等。請新朋友相互介紹、認識了解,教師巡回指導。請個別幼兒說說對新朋友的認識,了解更多認識新朋友的方法(如家住哪里?喜歡吃什么、玩什么等)。再次請幼兒相互聊天認識對方,并再次談談對新朋友的了解。小結:新朋友之間可以通過詢問對方的名字、年齡、愛好等方法去了解對方。2.大班幼兒表演節(jié)目《好朋友》。大班幼兒給小班幼兒表演節(jié)目《好朋友》。大班幼兒教小班幼兒表演節(jié)目,并集體隨音樂表演。3.小班幼兒跟哥哥姐姐學本領。師:除了表演節(jié)目外,我們還可以教弟弟妹妹什么本領?或者弟弟妹妹還想學什么本領?教師與幼兒進行討論——教什么本領?學什么本領?請小班幼兒開始學習表演節(jié)目,中途暫停提問大班幼兒:你覺得你教得怎么樣?小結:今天跟哥哥姐姐們學習表演節(jié)目,你們很開心!哥哥姐姐教得也很開心,老師看得出來你們都很喜歡自己的新朋友。三、結束部分1.好朋友送禮物。師: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我看到小朋友們都帶了禮物要送給自己的新朋友,那現(xiàn)在就送給他們吧!2.教師總結本次活動。以幼兒感興趣的音樂游戲方式自然地進入活動。在與幼兒一起討論第一次見新朋友應該問的內(nèi)容后,教師可利用簡筆畫形式進行匯總。將提前準備好的禮物在最后環(huán)節(jié)送給好朋友,促進好朋友之間關心、愛護的情感。[活動延伸]1.采用“大帶小”的方式進行戶外游戲活動。2.根據(jù)主題設計相關“大帶小”活動。
反思:
本節(jié)課的活動目標完成得很順利,大部分孩子都學會了和新朋友交往,體驗到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戲、表演、談話的愉快心情。大班幼兒能夠主動友好地和弟弟妹妹交談,了解對方,并耐心地教弟弟妹妹學本領,關愛和幫助他們;小班幼兒則是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大膽地去說去做,和哥哥姐姐友善相處,并學到了很多本領。
在新朋友互相交流、了解對方時,多數(shù)幼兒表現(xiàn)積極。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有時對新朋友的名字記得不準,所以當教師向幼兒提問時,小班幼兒有時回答不上來新朋友的名字;而大班幼兒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就比較突出,也帶動了小班的弟弟妹妹,使得后面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教師在組織每個環(huán)節(jié)時都會進行指導與小結,但在有些細節(jié)上教師挖掘得還不夠深入。例如,當大班孩子說自己教得不好時,教師應多與之溝通并鼓勵他們;活動結束后,讓表現(xiàn)好的幼兒做一個小總結,談談自己的想法與體會,讓幼兒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教師應該把這些細節(jié)問題也考慮進去,使得活動效果更具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