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燕
【關鍵詞】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157—01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肩負著祖國復興的重任。面對當前社會的競爭,要求中學生在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更好的狀態(tài)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形勢和環(huán)境。為此,這就要求教師、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助力學生形成優(yōu)良品質和健全人格。下面,本文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在闡述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因素基礎上,提出具體心理健康輔導的方法,以期為相關教學活動提供可參考的價值。
一、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因素
1.自身環(huán)境適應性差,心理脆弱。實踐發(fā)現(xiàn),在初中生面對考試成績不理想、與朋友相處不和諧、被教師批評及父母離異時,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挫敗感。加之個別初中生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與生理、心理上的劇烈動蕩與變化,就會讓初中生產(chǎn)生一定的苦惱與憂慮,從而形成不良的心理問題。
2.家庭教育觀念陳舊,方式不當。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據(jù)了解,目前大部分家長的心智還不夠成熟,不能采用合理化教育方式,如,對孩子過于寵溺,一味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從不考慮其需求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幫助,影響了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還有的家長缺乏正確教育的觀念,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好孩子唯一的目標,致使初中生心理壓力倍增,無形中造成學生自閉或其他等不良心理問題。
3.學校重升學輕心理,重視程度不夠。長時間以來,由于受應試教學制度的影響,考試升學率一直是衡量各學校教學質量的“標桿”。為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使得學校過于重視學生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壓力倍增,養(yǎng)成各種不好習慣,如上網(wǎng)、抽煙及與人斗毆等。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輔導方法
1.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開展初中生心理調查活動,進一步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只有知道初中生心里在想什么、最關心的是什么,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們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心理活動,并在總結調查結果之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學生生活及學習各個方面幫助并引導學生,進而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如,我班李明(化名)同學因家庭原因在近一段時間脾氣非常怪,總是無緣無故打學生,引得學生家長的強烈不滿。通過與學生座談,我得知李明父母最近一段時間經(jīng)常吵架,導致李明非常害怕爸媽離婚,脾氣暴躁,看誰都不順眼。在了解學生心理問題根源之后,我就通過電話聯(lián)系到了李明的父母,希望兩人可以多考慮自己孩子的學習問題,不要因個人情感影響孩子學習的發(fā)展。在我與學生家長共同的努力下,李明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逐漸改善,與學生、教師相處融洽。
2.做好家庭教育講座。家庭教育具備一定的啟蒙性、感染性與情感性特征,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但同時,家庭教育也是促使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萌發(fā)的地方。對此,我們應將家庭教育看作整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開展家庭教育講座,為家長普及心理知識等。具體而言,通過開展家庭教育講座,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想法與性格轉變,發(fā)現(xiàn)孩子真實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為學生構建一個積極和諧健康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為初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3.加強學校重視程度。加強學校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初中生心理健康輔導的重要措施。對此,學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即加大對心理知識的宣傳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初中生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促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心理保健意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創(chuàng)設活動。初中階段學生都在爭分奪秒的學習,所以要想在日常管理教育教學中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就要主動創(chuàng)設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造機會。如,多抽取幾節(jié)課舉辦一些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活動,旨在通過活動開展讓學生深入了解不同的心理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初中生心理健康輔導策略探究與實踐》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466)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