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
烤箱菜程序好像很復雜,錫紙密封、敞開烤、密封烤,加這個加那個的,烤箱尤其是那種立式的大烤箱功率超高,耗電也嚇人。但其實挺省心、省事的,不用特別關照,不用那么麻煩,把菜一股腦兒地放入烤盤,投進烤箱,設置一個時間以后聽著烤箱叮叮聲音就行了。
秋季開始以后,烤箱的季節(jié)就來了。除了常規(guī)的烤地瓜、土豆、花生等等,烤箱菜也很復雜多樣,并且味道上與煎炒烹炸煮燉等方式還是有區(qū)別的。
喜歡呂克·貝松的電影原因很多,不論劇情多么復雜,也不論暴力、血腥什么的,片子多數(shù)是爽片,看完了痛快過癮。從《女囚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一路追到今年新片《安娜》,《安娜》剛一上線,立即下來看,雖然劇情翻轉又翻轉的,但是怎么看都讓人想起20年前的《女囚尼基塔》。一件事持續(xù)地做下去,難免重復自己,即使是呂克·貝松也逃脫不了落入自己套路的下場。不說那個,只說呂克·貝松的電影對食物與吃的表達好像都不大詳細,整個影片中只出現(xiàn)了一個安娜買菜的鏡頭,并且那一兜菜也沒做。鏡頭里表現(xiàn)的是安娜結實的小腿在街上行進,小腿兩側是裝著洋蔥、土豆、西紅柿、芹菜的網(wǎng)袋,然后安娜就被克格勃挖走開始了殺手生涯。從那兩袋食物看,大概是用來燉牛肉的。
我接過這兩袋菜,用家里還有的牛高湯做了一個烤蔬菜,土豆去皮切塊、洋蔥切塊、胡蘿卜切塊,芹菜切段,用黑胡椒、紅椒粉和鹽拌勻,把蔬菜塊碼入烤盤中,澆上牛高湯,因為有湯,所以不用密封烤,上下200度大火烤至土豆軟面了,拿出來撒了一層芝士,繼續(xù)烤10分鐘左右至芝士融化,拿出來直接上桌了。我烤這個菜少放鹽,菜可以當飯,如果餓或者運動量大,加吃很小的一塊饅頭或者面包。
呂克·貝松的另一部電影《別惹我》(2014年上映),講的是一個黑老大布萊克帶著一家人躲避追殺的故事。雖然布萊克有妻有女有子,是一大家子人,但是片子里面卻沒有什么正常的家常菜,他家的餐桌像他們的逃亡生活一樣,仿佛隨時都有危險出現(xiàn)。里面的演員也是我喜歡的,羅伯特·德尼羅飾演布萊克,米歇爾·菲佛演他媳婦麥姬,一雙兒女都是漂亮帥的典范。話說,這一家人從布魯克林躲到了法國一個小鎮(zhèn)隱居。這一天,麥姬烤了一盤紅黃甜椒,偷偷給住在對面保護他們的FBI探員送去,那兩個萌萌噠的FBI探員,看到送過來的烤甜椒都高興起來。麥姬說,照你們的喜歡放了很多橄欖油和蒜。其中一個禿頭說,哦嗯,想起媽媽了。麥姬又問,你們有面包嗎?回答說有。三個人深情款款地看著烤甜椒,麥姬建議說,那就(用面包)蘸著吃吧。
我立即小試了一下這個烤甜椒。紅黃甜椒各兩個,去蒂,腔膛也稍微清理一下,蒜去皮后把蒜瓣放入甜椒中。撒鹽,甜椒的里面也稍微撒一點,碼入烤盤,逐個淋上橄欖油,橄欖油可以多一點,我讓橄欖油把盤子底鋪滿,烤盤上面用錫紙密封好。180度烤箱預熱5分鐘后把甜椒烤盤放入,烤了20分鐘,感覺甜椒還是有點硬,拿出來把表面的錫紙拿掉又烤了10分鐘,甜椒軟塌塌的,表面有點薄薄的焦層。買的法棍裹上從烤盤上拿掉的錫紙,在后面10分鐘的時候一起放入烤箱,與甜椒同時拿出,斜切成片,先蘸著橄欖油吃了一小口,面包片口感細致油潤,有一點甜椒的微辣微甜和蒜的輕香,然后把甜椒撕成小塊與面包片同吃,口感更佳一些,是甜椒、蒜、橄欖油更深入的滋味。
臨時用茶包泡了一杯紅茶,坐在窗前,喝茶,吃這個簡單的晚午餐,茶很解膩解味,窗前的那棵槐樹忽然就飄落了一片葉子。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