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吉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吉林 132200)
傳統(tǒng)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主要是講授過程中的教與學。教師不僅為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和學習進程,還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授課方式及考核評價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為主,忽視英語作為交際語言的實用性與目的性。
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傳統(tǒng)教學注重課堂的教與學,線上教學注重課后知識及時補充及答疑?;旌鲜浇虒W模式解決了課堂教學和線上教學的各自弊端,把課上與課下結合起來。
近年來,我院高職英語教學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利用網絡平臺,把傳統(tǒng)的教室搬到網上,將線上教學與傳統(tǒng)教室結合起來,實現課后網絡視頻或語音教學。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下,教師把高職英語教學劃分成三個模塊:課前、課上與課后。課前教師為學生選定網絡教室或者平臺,利用網絡的資源分享、知識共享、時間靈活、方式多樣及反饋及時的優(yōu)勢。拿我院高職英語教學為例:教師除了正常英語課時外,還選用了UMU 平臺、微信與QQ 社交媒體軟件。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制作視頻,上傳到指定網絡教學平臺或網絡教室,并把每一個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教學資料上傳。視頻資料主要包括文本教學內容、教學影視資料圖像、教學相關音樂和學生自己錄制的視頻。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在網絡平臺上上傳單元學習內容、上傳每一單元學習課件與知識難重點。這些資料供學生參考,進行課前預習,使學生提前掌握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課上能有針對性的解決。課上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與內容,講授知識的同時可以擴展知識。課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相關作業(yè),并上傳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與英語口語視頻作業(yè)。學生們根據教師的反饋,及時對自己的不足作出調整,參考優(yōu)秀作業(yè),整改自己的作業(yè),并及時回傳讓教師進行重新批改。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把英語知識劃分成三個模塊:語法知識、口語交際和聽力練習。每一個模塊分別采用不同的網絡資源平臺或者軟件。語法知識的講授除了正常課堂授課外,教師也用問卷星的形式,進行知識測試??荚囍?,教師編輯題目,輸入問卷星試卷,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隨機進行自測。學生答題時間更加靈活。我們學院高職英語口語學習主要采用了一些手機app 軟件。這種線上線下教學為英語口語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練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app軟件進行練習。這種軟件的特點是能隨時、多次、分模塊練習。并且為學生提供了語言交際的語境。在這種浸潤式語境下,學生更能被吸引,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也為學生英語交際提供了機會。同時,軟件會自動給出單詞讀音正誤,學生能夠及時模仿并改正。最后軟件會自動給出相應分數,教師根據學生練習程度及自測分數,對學生形成口語成績評價。在英語聽力練習上,線上線下教學比起傳統(tǒng)教學更加促進了教學效果。線上有大量的原音視頻與聽力,為學生增加了聽力的資源。教師把每一個實用的音頻上傳至平臺,也可以在網上搜索之后,為學生提供網址。這樣,聽力練習就可以在課后完成,使上課時間更加充裕,既節(jié)省了資源,又促進了聽力學習的效果。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的實踐應用,改變了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把課堂變成由教師教到教師解決問題,課下變成學生自學到師生共學的過程。師生之間的角色轉變了,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擴展知識,學生不斷的尋找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師生間相互學習,通過知識的傳播與獲取,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促進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教師之間的資料可以共享,節(jié)省了尋找大量課下學習資源時間,雖然節(jié)省了時間,但是老師會付出更多時間去錄制視頻,增加了課后工作量。同時,每位教師錄制的視頻也可以相互借鑒交流。
師生學習時間更加靈活,兼顧師生課后學習與休息時間。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時間彈性化和實時化,學習不再需要時間的限制。同時,師生間不再只是面對面授課,會利用媒體軟件實現網絡視頻教學,或者語音教學。
學習平臺會提供難、中等難和簡單三種類型題。學生根據個人學習能力在軟件上選擇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能力較強的學生自己模仿視頻、資料,然后直接錄制視頻,上傳到平臺。為學習能力弱的同學提供參考。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增進學習興趣,自己創(chuàng)設語境,逐步提高自己英語口語能力。
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最直接的方式。網絡媒體軟件的應用,為教師提供簡易考核方式,學生可以直接通過軟件給出的分數,進行提高練習,把最高分數上報給老師,促進了學生學習的動力。想要得到高分,就要利用課后時間反復練習,然后得到滿意的成績。這種考核方式,簡化了教師批卷過程,分數更加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