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紅
(江西省豐城市小港初級中學,江西 宜春 331100)
語言是一種信息交流工具,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掌握一門語言的標志是能夠自如地運用它進行聽、說、讀、寫。在這幾項技能中,聽力的練習是最重要的,就如一個剛剛牙牙學語的嬰兒,它自身對語言沒有任何意義上的認識,單純通過聽和模仿就可以掌握一定量的語言。結(jié)合歷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和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認為英語學習中最困難的就是聽力,聽不懂就更談不上說了。因此,本文從研究目前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改進聽力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聽力理解障礙,引起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語言基礎知識問題,主要為語音問題、語速問題、語言差異問題、詞匯問題。如: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著較多的發(fā)音相近的單詞,如:house 與horse,引起語音問題。第二,心理因素問題。如:在進行聽力教學時,學生心理上處于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從而會導致其聽力效果較差。
第三,母語干擾問題。很多學生在聽力教學學習過程中,在聽完一段語音后,會在母語干擾的情況下對所聽到的語音進行翻譯,從而導致其反應速度較慢,降低其記憶效果。第四,文化背景問題,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應掌握一定的英語文化背景,如:英美一些國家的文化、生活習慣等信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質(zhì)量較差,提出解決策略,提高聽力教學水平。
除了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運用英語溝通之外,在課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拓寬自己的聽力練習渠道?,F(xiàn)代社會科技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更是讓人們雖相隔千里,依然能交換信息,互相交流。除了依靠聽力磁帶來訓練自己的聽力,學生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學習,這樣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利用社交網(wǎng)絡交一個外國朋友,相互學習各自的母語;看美劇或者說是英語的動畫片,尤其是一些簡單的動畫片,例如《獅子王》這樣的動畫片,其臺詞的表達簡單實用,學習起來也很快。在利用電影訓練聽力時,剛開始很可能出現(xiàn)看不懂劇情的情況,這時學生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影片的播放進度,必要時可以逐字逐句一邊看字幕一邊聽,在休閑娛樂中不知不覺使自己英語聽力能力得到提升。除了以上兩點,還可以多收聽、收看英語廣播、電視節(jié)目,不僅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又收到了與專門的聽力訓練一樣的效果。
新時代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要具備標準的語音和語調(diào)。只有教師具備這樣的素質(zhì),學生才能在語言思維上進行模仿,形成標準的語音語調(diào)。這樣,語言思維就能與外國人所朗讀的內(nèi)容相吻合。如果同一內(nèi)容,學生的朗讀與外國人的朗讀在語音語調(diào)上不一致,形成難于矯正的母語化英語,這就必然影響聽力效果,學生思維認知上會反射性地排斥異己,以自身的“標準”來評判,勢必影響到大腦接受的內(nèi)容。一些在國內(nèi)語音語調(diào)不標準的人員移居到西方國家,聽力水平難見進展,吃盡苦頭,也是這一原因。所以,我們要在開始學英語階段就把好語音關(guān),就像京劇票友一樣,熱情地模仿學唱,最終深入地理解作品,欣賞唱腔。連讀是英語這門語言的一種獨特現(xiàn)象。在聽力中,朗讀者往往采用連讀的方式。學生必須要理解連讀并學會連讀,才能適應速度較快的聽力。連讀是標準語音與快速朗讀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牽強不得。
初中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英語聽力訓練中,同樣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觀念貫徹始終。基于英語聽力訓練的無趣,訓練之后收效甚微對學生的打擊,很多學生對英語聽力綜合訓練常常是抱著焦慮、害怕、甚至厭惡的心理。這時教師不能一味強烈要求學生必須到達什么樣的要求,畢竟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欲速則不達,逼得太緊反而會適得其反。面對學生這樣負面的情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應該由簡到難,先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聽力訓練的信心。對于學生在聽力訓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積極的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不能嘲笑或者辱罵學生。在教學中出現(xiàn)學生兩極分化問題時,不能只注重能力強的學生的需要,而應該適當調(diào)節(jié)聽力訓練的進度,對能力較弱的學生應該特殊照顧而不是放棄。
意群是指句子當中意義緊密相連的群體結(jié)構(gòu)。在聽力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一方式來達到聽力的最佳效果。由于人類在思維中獲取信息要經(jīng)過綜合處理才傳到大腦,在這一“短暫”的過程中,我們的接受速度往往不及聽力材料中的朗讀速度,學生總是有跟不上步伐之感,就好像進入一個陌生的領(lǐng)域,被牽著鼻子走。因此,初中的聽力訓練常常是在學生極被動的情況下進行,收效甚微顯而易見。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們就要充分利用意群,把一個句子切割成幾塊。換言之,在句中把每一個詞所形成的點變?yōu)榘匆馊簞澐中纬梢馊狐c,這樣,同一句子相同時間內(nèi)所刺激大腦的信息點相應減少,大腦輕松接受,感覺速度不像以前那么快。如The man in the hall is singing in high spirits. 在該句中,有十個單詞形成十個點,若按意群劃分只有四個點,即①the man ②in the hall ③is singing ④in high spirits 在初中聽力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是一件值得推廣的方法。形成意群點聽力方法之后,便是以句子形成的句子點。這時,我們的大腦所接受的是以一個個句子作為點來加以吸收。這種方式學生一旦接受,聽力效果立刻見效,在聽力過程中無緊迫感和追逐感,精神也自然放松。
英語學習是終身的事情,聽力練習也是一樣,堅持是很重要的。我在初一第一天就給學生講到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求他們每天聽磁帶30分鐘,并且請家長督促,每天簽字。經(jīng)過三年的堅持,慢慢練習,把自己融入英語的世界里,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定會看到成績,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