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豫
(身份證號碼 6204231989****4931)
100年前,眾多的五四青年為救亡圖存而上下奔走,那時候他們更多的是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投身革命,而把實現(xiàn)國家繁榮和人民富裕的夢想留給了我們這些后人。今天當我們接過前人的火炬時,復興中華的重任也落在了我們肩上。雖然今天我們沒有當年的危急情況,但富強國家還是艱巨任務,世界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各間競爭空前激烈。從這樣的形勢和意義上講,當代青年也應該有強烈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皣遗d亡,匹夫有責”,投身改革實踐,為復興中華大業(yè)添磚加瓦。
新時代青年成長與五四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青年一代培養(yǎng)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是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边@就給青年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要著力培養(yǎng)敢于擔當重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上,可能會有更加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變化,更加強烈的強國強民渴望,更豐富多彩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關于“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中,給出了實際給回答,新時代青年的培養(yǎng)成長,在新時代很好的適應了時代潮流,并不斷進行發(fā)展,五四精神在新時代與青年的成長成才有機統(tǒng)一。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五四精神具有時代性。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全國青年學生在校內外演講,宣傳抵制日貨,并舉行示威游行,廣泛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jié)。這支生力軍在社會科學領域和文學藝術領域中,不論在哲學方面,在經濟學方面,在政治學方面,在軍事學方面,在歷史學方面,在文學方面,在藝術方面 (戲劇、電影、音樂、雕刻、繪畫等),都有了極大的發(fā)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的發(fā)展與祖國的發(fā)展息息相關,青年的命運與民族的未來緊緊相連。堅持大歷史觀,把五四運動放到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斗史中來認識和把握準確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五四精神的時代價值。新時代青年應當堅定理想信念、勇于創(chuàng)新發(fā)展、練就過硬本領才能不辱使命。
習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熱愛偉大祖國,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民主、進步、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新時代青年要把個人成長成才的夢想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
新時代對青年成長成才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建功立業(yè)。讓五四精神在實踐中放出耀眼光輝,讓人生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奮斗中展現(xiàn)英勇姿態(tài),肩負起新時代賦予青年的神圣使命,堅定不移地朝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