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
(湖南省洞口縣竹市鎮(zhèn)大水完小,湖南 洞口 422300)
假期中,我有幸拜讀了《我是人民教師》一書,梁老師在《師道》中談道:“教育的本質是一種喚醒,喚醒學生沉睡的求知欲,而不是以我之昏昏使學生之昏昏……教育的本質在于開發(fā),開發(fā)學生無盡的潛能,而不是泯滅學生的靈性、個性、天性?!盵1]這些語言喚醒了我,身為人民教師,我深知:平庸的老師告訴學生,高明的老師展示給學生,睿智的老師引導學生,偉大的老師激勵喚醒學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總希望自己能成為喚醒學生的那位良師,做一位智慧型的教師。
理解問題學生,需要做到理解他們形成的原因,理解他們內心的需要和表達方式。問題學生不是天生的,教師和家長都要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適當行為,這是理解問題學生的前提。
問題學生的一些言行確實會讓我們老師發(fā)瘋、憤怒??墒侨绻覀冚p易地被激怒,那我們就失去了教育轉化的可能性性。教師如果對有問題的學生多一份人性化的關愛來看待問題學生的掙扎,那么不僅不會憤怒,反而能喚醒學生的良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您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跡出現(xiàn):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如果教師設身處地地替學生著想,放下架子蹲下來平視學生,學生也會逐漸向教師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感覺,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得師生之間有更深刻的溝通。我曾經教過一位非常懶惰的女學生:作業(yè)欠交,不愿意背書。開始時,我讓她留下來,好幾次都說要上廁所而一去不復返了。她這種不配合老師的教學,是否說明我不了解她,不理解她,不能蹲下身來平視她?怎樣才能蹲下身來,獲得學生的真心呢?之后一段時間,我利用課后與她在操場聊天,并夸她愛勞動,虛心聽取她對老師的看法,并給了她選擇作業(yè)的自主權,鼓勵她在愉快中學習。在交談過程中,她坦誠地說:“我最怕老師放棄我了?!痹捨凑f完,她已經淚流滿面了。在后來的接觸中,我了解到她有忘事的毛病,有時她忘交作業(yè),有時一交就是好幾天的,我從不逼問她為什么。她精神上放松了,學習變得愉快,作業(yè)反而主動了??磥?,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的處理,需要老師多點人性化關愛:愛心、理解、平等和耐心,更需要老師有智慧地點撥、引導。簡單的訓斥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把握教育時機是一項專業(yè)要求很高的技術。教師首先做好充足的準備,要有教育的愿望;其次要有敏銳的判斷力,能在瞬間做出正確的判斷。除此之外,教師必須要有急智,能夠在短時間內組織恰當?shù)恼Z言,選擇恰當?shù)姆绞?,以心攻心,喚醒學生沉睡麻木已久的心。
就今年我教六年級三個班的品德與生活,我剛上完課,2班班主任羅老師就把我叫住,讓我去攻克一個難題:他班的一位姓胡的女同學這周不肯來學校上學,想棄學,讓我去與她溝通下。
我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去靠近她,剛開始我還很自信,因為我作為學校領導,又教了她的課,再怎么樣也會給我面子。可問題沒那么簡單,剛一走近她,她就拼命地埋頭哭泣,說:“我不想見到你們老師還有同學,老師,不要和我說話?!笨此莻牡谋砬?,我深感疑慮,不斷問自己,“為什么她那么排斥我?不行,我一定要知道她排斥我的理由?!钡人尥旰?,我像哄小孩一樣,把她拉回到我身邊,慢慢地她開始和我說起話來。她無數(shù)次告訴我,她想一個人獨處,不想面對老師和同學,她忍受不了老師對她學習的逼迫,也忍受不了同學每天那么拼命而自己又在不斷退縮。
那天和她的交談,給了我一些教學上的思考:學生不能承受學習的壓力,想做逃兵是有理由的,有來自家庭、也有來自學校。作為老師,我們對問題學生要耐心地等待時機,也許靜靜地等待花開是一種磨練但更多的是一種期待與信任。
“教育智慧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一種系統(tǒng)的整合性的智慧。它是一種教育境界,包括教育立志、教育意識、教育能力、教育機智、教育藝術等具有解決各種結構性沖突并善于將內外各種因素實現(xiàn)優(yōu)化組合的能力?!雹谄渲幸粋€必備的能力是具有開放的、活躍的思維態(tài)勢:不墨守成規(guī)、經常多思、質疑,能打破線形思維的束縛,能根據(jù)對象實際和面臨的情況,從新的角度尋找出路,迅速調整自己教育行為的機智。因此,在這從教的生涯中,我們教師不斷修煉自己的人生,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教育智慧,這樣面對問題學生我們就游刃有余了。
曾有這樣一位學生。他思維敏捷,聰明機智,但因出自單親家庭,學習成績差,紀律渙散,家長不管,老師不理,是每個老師見到都怕的問題學生??伤麛?shù)學學得很優(yōu)秀。數(shù)學老師是一位很有教育智慧的老師。有一次上數(shù)學課時,數(shù)學老師提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并指明要這個學生回答,這學生因上課不聽講,根本回答不出來,可他不但不覺得羞愧反而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囂張樣子,讓人出人意料的是,數(shù)學老師并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批評他,而是微笑著請他坐下,接著繼續(xù)上課。第二天,數(shù)學老師繼續(xù)向這位學生提上次同一個問題,這位學生仍然是回答不出,但這次的態(tài)度沒有那么囂張,而是耷拉著腦袋。數(shù)學老師仍舊沒有批評他,繼續(xù)上課。第三天,數(shù)學老師又繼續(xù)向這位學生提上次同一個問題,還是請這個學生回答。這一次,這位學生很有信心地把答案講出來,數(shù)學老師稱贊道:“我就知道你一定行,不會讓我失望的。”后來,這位學生對數(shù)學有了學習的動力,成績不斷提升。因此,我們不要說學生不可救藥,永遠不要說自己對學生已經黔驢技窮,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相信改變學生的方法一定存在,只是需要積累更豐富的教育智慧。
也許,根本就沒有什么“問題學生”,只是一些學生出現(xiàn)了成長中的問題,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可以看成是一個化蛹為蝶的過程。每一個學生問題的解決對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的過程,因有挑戰(zhàn),教師的教育才精彩。教師喚醒問題學生,需要我們的大智慧和魄力,并為之付出艱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