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
(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新屯中學,河北 衡水 053100)
《英語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強調(diào)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特別是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英語學困生比較多,落差大,層次不齊。他們大多表現(xiàn)為不大愿意學,甚至不想學。因此轉(zhuǎn)化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如果學困生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英語學習缺乏自覺性,認為考不上高中或大學,學了也沒有用,對這樣的學生必須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多督促,必要時輔之以一定的批評。有些時候應該和家長共同教育。如果學困生不是不用功,而是基礎差,接受能力差或者學習方法不對頭等,對這樣的學生則應采取保護他們的積極性,與他們共同討論奮進的方法。
多數(shù)學困生主要是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不干開口說,關鍵要找到他們的興趣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內(nèi)在動力。這就是了解學困生的原因。如果他們喜歡吃的,先讓他們讀一些有關吃的英語文章,然后讓他們用英文簡單介紹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這樣他們閱讀了一些內(nèi)容,就不覺得太難,他們就很積極地去作充分的準備,會取得一定的成績。在教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單元時,我首先讓學生先用漢語寫出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和食物,不喜歡吃的水果和食物,然后讓學生寫出相應的英文,寫不上通過各種方式寫上,有的問同學,有的問老師,有的查資料,這樣簡單的任務通常都由學困生來回答。
多數(shù)學困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總有一種懼怕心理,怕出錯,怕被老師責備,怕被同學恥笑。教師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同時,教師對學困生的關心不能像走程序式的關心,而應該和他們傾心交流。教師切不可作消極批評。學困生也有學好的愿望。當他們看到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而取得一點成績時,他們就會更加堅定能學好英語的信心。
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平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只有多多實踐,多多練習,才能學好。對學困生更是如此。學困生的練習要設計為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不能太難,以確保他們的成功體驗和自信心。比如在學習每單元的句型時,像Do you have a ping-pong ball? Yes,I do.No,I don’t.這樣簡單的對話,我經(jīng)常讓學困生來做,并給予及時的表揚。
每一科的學習都有學習方法,教師要多給學生指點一些學習方法,教會他們自己走路。這樣他們學起來就容易些,輕松些。比如記憶單詞的方法,許多學困生都是因為記不住單詞造成的。同時教師本身也要不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促進學困生主動自覺地學習。
養(yǎng)成背單詞的習慣,我利用自習時間教給學生一些語音知識,例如元音字母的發(fā)音規(guī)律,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輔音的發(fā)音規(guī)律等,讓學生通過發(fā)音記憶單詞,減小了一定的難度,并讓學困生每天記憶5個單詞,逐步積累單詞量。
養(yǎng)成記課堂筆記的習慣,我要求每位同學課堂上都要記筆記,除了讓學生寫一遍以外,還給學生留下了復習的材料。
養(yǎng)成朗讀背誦的習慣,背誦可以讓學生反復的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就是這個道理。在讀背的過程中,可以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不知不覺增強了語感,牢記了單詞、短語和句型,也培養(yǎng)了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養(yǎng)成及時復習的習慣,時間一長所學的知識就會模糊、忘卻。重在復習,只有不斷的復習,才能將知識記牢.晚自習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先復習這兩天所學的知識,然后讓學生再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
養(yǎng)成分析錯題的習慣。每次練習后,我都讓學生分析一下自己做錯的原因,尤其是學困生,通過分析錯題,讓學生進一步把握做題的技巧,如人稱,詞性等。
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在課下,學困生可能會有許多的問題要問,有時他們不愿意或不敢到辦公室問老師,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給每一個學困生都找了一個成績好的隊友,讓他們幫助學困生解決一部分難題。
轉(zhuǎn)化學困生,并非易事,它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細致而又辛苦的勞動。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轉(zhuǎn)化英語學困生,就能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