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軍
寧夏寧人律師事務所,寧夏 銀川 750000
公司運營過程中會面臨各式各樣的風險,公司初創(chuàng)期尤甚。風險種類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設立法律風險、人力資源法律風險、勞動保險法律風險、財務法律風險等。這些風險輕則有損公司利益,重則攸關企業(yè)生死。
多數法律風險,是由于公司章程制定不完善、章程自治精神貫徹不徹底所導致的。雖然公司在設立時制定公司章程,對法律風險予以防范,但發(fā)起人對公司章程不夠重視,很多發(fā)起人對公司法缺乏深刻認識,直接“照抄”網絡上的公司章程范本;范本水平參差不齊,公司情況千差萬別,范本并不一定適合公司。一旦發(fā)生糾紛,很難從范本公司章程中找出相關條款來保護自身利益。
因此,筆者擬對公司章程自治進行簡要分析,以期引起公司發(fā)起人對公司章程之重視,協助公司在運營過程中規(guī)避風險。
依據我國《公司法》的規(guī)定,公司章程是設立公司的必備文件,基本涵蓋了公司經營運作的所有內容。公司章程的存在,使得公司內部運作的一切商事法律行為、對外產生的債權債務法律行為有據可循、有序可理,是公司內部管理的最高準則。
我國由于歷史原因,公司發(fā)起人法律意識參差不齊,制定者又對公司章程的重要性和獨特性缺乏充分認識,導致公司章程制定落后于公司實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章程內容簡單、自治不足。
實踐中,許多初創(chuàng)期公司對公司章程地位和作用不重視,對范本“照抄不誤”,造成公司章程內容過于簡單。尤其是對股東權利行使、股權轉讓、利潤分配、公司解散、清算等可能出現的權益沖突,缺乏相應預設性的救濟措施。造成對管理層權限界定不夠清楚,對董事會、監(jiān)事會的議事流程及規(guī)則規(guī)定不完善等問題,為公司運營帶來風險。
當前《公司法》強調公司自治任意性規(guī)范,有關公司章程的條文占整體數量的30%,多處注明“依照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梢姟豆痉ā贰百x予公司章程更為廣泛的選擇適用公司治理規(guī)則的權利,充分擴張了公司的經營管理自主權?!雹俚窃S多公司發(fā)起人在公司初創(chuàng)期對此沒有加以重視,對《公司法》的授權視而不見。
第二,公司章程自治的極端化。
1993年我國《公司法》對于公司發(fā)起人制定公司章程有很多限制。2005年《公司法》中,立法者對于過去公司章程中存“重管制,輕自治”的問題予以正視,修改了很多限制公司在市場經濟中發(fā)揮自主能動競爭的規(guī)定。
但《公司法》賦予發(fā)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過于寬泛的權利,造成一些股東和相關第三人受到不利侵害,缺少相關配套救濟措施予以救濟。②例如大股東容易利用2/3以上資本多數決侵害小股東的利益以及章程制定者利用章程的對內性,造成公司發(fā)起人制定章程時無視相關債權人、債務人的利益等問題。
我國公司章程自治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
章程制定者往往認為公司章程是章程制定者之間的一種契約,然非也。公司章程是私法秩序,不僅對制定者所涉事項進行必要安排,還涉及契約之外第三人權利義務,所以公司章程無法徹底實現自治。③這種涉他性的法律行為往往受到相關法律的規(guī)制④。
然而,目前制定者僅意識到法律法規(guī)對公司章程的規(guī)制,無視公司章程自治性,導致制定者錯誤認為章程是束縛公司發(fā)展的紙質文件。實際上,公司章程不僅規(guī)制公司行為,也促使公司發(fā)展更為順利。基于這種辯證性,使章程成為公司內部具有憲章性的法律文件。
現代化的市場經濟是自由競爭的經濟。為了使自由競爭有序進行,法治化發(fā)展是市場經濟發(fā)展路線。因此,科學完備的公司章程是公司企業(yè)進入市場的最基本要求,是現代企業(yè)自治的核心。市場經濟意識和法治意識對章程的制定起著重要作用。
然而,“法律意識淡薄、重義輕利、和破足道德的根源”⑤導致市場主體對公司章程的忽視,進而出現諸如將章程束之高閣或者未嚴格遵守的現象。
制定一部完善的公司章程不僅是一個神圣的科學活動,還是一項精細且復雜的活動。制定者必須具有財會、管理、法律等專業(yè)知識,物質上必須有充足的保障。
實踐中,章程制定者多數缺乏專業(yè)知識。為了節(jié)省成本,大多是發(fā)起人自行起草并確定公司章程。起草過程多是通過相關行政部門獲取,或是網絡搜索得出章程范本,再對范本照抄照搬,對相關內容進行簡單修改。使用范本好處在于大大縮減了相關的成本支出,然而千篇一律的公司章程無法發(fā)揮章程自治,缺少對公司現有情況的針對性,不利于保護公司順利運營。
我國現行《公司法》第十一條以及我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明確公司章程的法定性及制定過程中的監(jiān)管機構。但實踐中,章程的法定性因為國家強制關系貫徹的很徹底,但是制定過程中對其監(jiān)管卻不夠嚴格。監(jiān)管機構在受理設立公司申請時對申請者提交的公司章程是形式審查,不會對實質內容進行深入審查,公司章程是否合法不能得到充分保證。
現行《公司法》充分賦予公司章程自治權利。筆者建議章程制定者應重視這些規(guī)定,避免照抄范文與公司實際情況不符產生風險。
其一,授權公司章程寬泛的工作人員自治權,例如《公司法》第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三款、第五十一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
其二,授權公司章程寬泛的職權安排自治權。例如第三十七條、四十六條、第五十三條等對股東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的職權安排上最后都有兜底性條款,即“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以及第四十九條“公司章程對經理職權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其三,授權公司章程寬泛的資本自治權。例如第十六條、第三十四條、第一百六十六條等條對資本自治予以規(guī)定。
其四,授權公司章程寬泛的程序性事項自治權,例如第四十三條、第五十五條等條。
極端化是我國目前章程制定出現的一種情況。過去我國《公司法》過于強調國家管制,忽視公司自治;如今《公司法》進行了大幅度放權,但是現在章程制定者有“濫用法條之嫌,卻又不違法”的情況。這種極端化發(fā)展扭曲了公司章程自治,針對這種行為有必要進行約束、規(guī)制。
首先,增強章程意識。公司初創(chuàng)期發(fā)起人應具有章程意識,不能為了應付登記機關而制訂章程。依法登記固然重要,還要有防患于未然的遠見。
其次,重視專業(yè)化制定及員工利益。公司還處于初創(chuàng)期,制定章程應該強調相關專業(yè)人員的參與,除了約束公司、股東、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還必須充分重視公司員工的權益。
并且,登記機關應加強章程的實質審查,不應局限于形式審查。對此,立法機關應該對以下內容予以重視:
第一,完善《公司法》總則性條款。我國《公司法》總則性條款只有一條涉及公司章程,即第十一條規(guī)定設立公司必須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這種概括是造成章程自治不足或極端化發(fā)展的關鍵原因,應該對章程生效廢止日期進行明文規(guī)定,而且要按照公司的發(fā)展階段進行修改。
第二,完善章程修改條件。我國《公司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明確規(guī)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表決權的股東通過”。這種資本多數決很容易被大股東利用,修改章程時可以設置其他條款限制大股東權力的恣意行使。
綜上所述,公司初創(chuàng)期應對公司章程的制定予以重視,從章程自治和約束方面綜合考慮,以規(guī)避章程不完善帶來的各種法律風險。
[ 注 釋 ]
①王前烽.公司法自由主義的回歸——評新《公司法》[J].商場現代化,2006(02).
②陳義華.公司章程自治的異化及其立法規(guī)制[J].商業(yè)時代,2010(15).
③蔣大興.公司法的展開與評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84.
④同上.
⑤周旺生.法理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