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強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職學生作為社會群體的一部分,是不容忽視的。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技能的同時,也需要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困難,提高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體育的精神正是中職學生需要的,能很好地影響他們。所以體育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體能,也能磨練學生的品質。本文將簡要分析中職學生的特點、體育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以及如何運用體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
關鍵詞:中職? 體育? 學生? 意志品質
中圖分類號:G71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b)-0117-02
中職學生是一個相對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學習成績、意志力方面都比較弱,需要學校老師給予及時的引導和指出。中職學校在為國家培養(yǎng)技術人才時,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充分運用體育精神,培養(yǎng)出具有優(yōu)秀品格的技能隊伍。
1? 中職學生的特點
1.1 叛逆心較重
中職學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5~18歲左右,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對于家長和老師的勸導完全聽不進去,家長和教師反對的事情,他們還一定要去做,支持的事情,他們就一定不會做,完全就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對新鮮事物有很強烈的興趣,喜歡上網(wǎng)、打游戲;對事物沒有一個很好的分辨能力,完全憑自己的心情和感覺做事,不考慮后果;在困難面前很容易退縮,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而且青春年少的學生,很容易因為性格和生活環(huán)境的原因,形成一個個小團體,團隊之間的成員由于各方面都比較相似,大家互相影響,不利于各自良好品格的形成。
1.2 缺乏自信心
中職學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時期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或者是由于家庭條件原因選擇了上中職學校。在社會上,人們對中職生的評價也不是很好,認為他們就是成績差、行為習慣差的孩子。種種原因,導致了他們自信心缺乏,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在原本知識基礎就比較弱的情況下,在進行繼續(xù)學習時,聽不懂教師的授課內容,就更加不容易融入課堂。在這個時候,很多學生會自暴自棄,以致于放棄學業(yè)。
1.3 沒有明確目標
很多讀中職學校的學生,由于長期以來對學習目的的不明確性,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所以在學校的選擇上,也并不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而是形式所迫,或者是家長的意愿,家長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對自己將來沒有規(guī)劃,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1.4 價值觀存在偏差
由于年齡和心理的作用,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的價值觀存在偏差。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喜好為主。在和同學發(fā)生矛盾時,不能從自身找原因,處處認為是他人過錯;在面對外界問題時,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無法分辨對錯,沒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評判力。
2? 體育在中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體育的根本是為了鍛煉身體,促進人的體格發(fā)展,確保身體的健康發(fā)展,而體育所具有的感染力、號召力、凝聚力能對人的性格形成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大多數(shù)中職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意志力不堅定;在思想上懶散,沒有上進心;對外界的誘惑毫無抵抗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堅定的意志力。體育競技中的拼搏、進取精神能很好地感染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風貌。
3? 在體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的舉措
3.1 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意識
對中職學生進行紀律意識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中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相對來說,是比較差的。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將來進入社會,紀律性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培養(yǎng)他們具有魅力的人格不可或缺的一課。體育教育中,每一項運動都有對應的游戲規(guī)則,一旦犯規(guī),就會受到懲罰。例如,在足球這一項體育活動,對于前鋒、中鋒、后衛(wèi)、守門員等場上的11名隊員都有各自的比賽準則,不可逾越。因此,體育老師在體育課上,可以讓學生擔任每一項比賽的裁判,讓他們了解游戲的規(guī)則,紀律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學生自定體育項目,設定項目規(guī)章制度。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遵守紀律的重要性,養(yǎng)成遵守紀律的習慣。對于他們的學習以及將來走入社會有很大幫助。
3.2 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
人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存在于社會中,但是各種事物的產(chǎn)生和形成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共同協(xié)作才能完成。體育項目是一項競技賽,但也是一項合作賽,沒有一項體育項目是單個人可以完成的。一個項目的完成都需要教練、陪練、助教等等很多成員共同完成。因此,中職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團隊的力量,不能讓學生有個人主義,時時事事都按自己的想法,完全不顧忌其他同學。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體育能力好,能自己完成,這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糾正,告知學生體育項目的性質和特點。體育活動是一個集體活動,需要共同努力完成。例如接力比賽,教師可以安排體能差和體能弱的學生為一組,讓每一組的實力盡量均衡,有意識地讓學生們知道,協(xié)作幫助的重要性。團隊協(xié)作要求每一位成員共同努力,在發(fā)生分歧時,能有大局意識;在遇到問題時,能共同解決;當團隊利益與個人利益沖突時,能犧牲個人利益。團隊協(xié)作可以很好地改變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有利于學生形成有博愛精神,懂得尊重他們的良好品格。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經(jīng)常組織團隊協(xié)作的體育項目,幫助學生理解團隊協(xié)作的意義和作用,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團隊意識。
3.3 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中職學生時代,是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時期,而體育中的“公平、公正”理念,能很好地影響他們。中職體育教師在上體育課時,就不能僅限于注重學生的體能訓練和技能培訓,要將體育精神傳遞給學生。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每一個體育項目的由來,以及在體育項目中發(fā)生過的比較有意義的事件,對學生進行引導。可以通過觀看體育節(jié)目;了解體壇人物;組織各種體育賽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體育精神。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講述出他們喜歡的體育人物,以及對他們產(chǎn)生的影響,樹立“賽場人物”在他們心目中的位置。通過運用體育精神,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洗禮,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魅力。
3.4 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成績差或者行為習慣差,并不是他們的智力有問題,而是由于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以及長久以來“被拋棄”的感覺。對于學生來講,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樹立他們的信心,讓他們能很快融入到活動中。中職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體能情況,制定相應的訓練。例如,在要求學生完成跑步訓練時,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商量,讓學生自己選擇能跑的圈數(shù),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對于體能不好的學生,在完成每一個項目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墓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調動他們挑戰(zhàn)新目標的興趣。任何事情不是一帆風順的,體育也不例外。在樹立學生信心的同時,要讓學生明白,困難是永遠存在的,在面對困難時,要懂得如何去克服、解決,而不是選擇逃避。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也同樣需要為學生設置障礙,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失敗的意義,明白每一次的失敗,都是為了下一次的更好成長。學生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戰(zhàn)中,不斷認識自己,戰(zhàn)勝自己,才能更好地擁有自信心。
4? 結語
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堅持不懈。在中職體育教育中,教師需要抓住每一個機會,讓中職學生重塑信心,做一個有紀律、有意志力、有人格魅力的新時代好青年。
參考文獻
[1] 邱順喜.如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J].新西部,2010(12):234.
[2] 吳偉國,趙偉真.關于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的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80.
[3] 邱冬英.淺談體育教學與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J].華章,2012(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