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中學生來說,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書面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是語言個性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1]如何使學生的文章寫作更具文采,更具有鮮明的個性且充滿感情,是對中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也是廣大語文工作者應(yīng)深思和探究的問題。本文將通過對語文課堂的實踐探究,提出以下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策略
目前,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是學生不會寫,害怕寫。語文教師對寫作教學缺乏一定的方法策略,未能有效指導。這樣就形成了“作文難教、難寫”的局面。在我們的語文教學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只看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卻忽略了寫作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性?!爸亻喿x,輕寫作”的語文研究傾向,致使我國的語文寫作教學發(fā)展緩慢。筆者經(jīng)過教學一線的實踐后,針對目前的寫作現(xiàn)狀,得出以下寫作教學策略,希望能對推動語文寫作教學的進程有所幫助,能對廣大語文教育者有所啟發(fā)。
一、基于“興趣”推動下的寫作教學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不愿寫,害怕寫,對寫作提不起興趣,勉強寫作也是為了應(yīng)付考試,以消極的狀態(tài)對待,缺乏寫作的動力,這就無法寫出好的文章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樂于作文,享受寫作,是許多一線語文教師關(guān)注的問題。筆者實習期間,在作文課開始之前,總是會先跟學生做一個與作文訓練題目相關(guān)的小游戲,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當他們有了興趣,來了靈感,就啟發(fā)他們動筆去寫。“先游戲后作文”或者“游戲和作文交替進行”的動態(tài)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快樂地去寫,很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愛寫、愿意寫,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第一步。
二、從閱讀中學習寫作
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之于學生是掌握知識,而寫作是使知識得以運用,這樣讀寫結(jié)合,不僅鞏固了知識,也使寫作者本身有了更深的感悟。章熊先生曾指出,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一是擴大他們的知識庫,(特別是文化背景知識),二是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加工能力,前者著眼于閱讀積累,后者著眼于寫作訓練。[2]善讀者其實更容易運用文字去寫作表達,而經(jīng)常寫作的人對文字的感悟也是更為深刻的。所以讀寫之間存在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guān)系。因而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時,也應(yīng)引導學生在閱讀之時,勤于動筆,勤于思考,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引導學生由模仿到自覺再到創(chuàng)造的寫作訓練,在閱讀中學習寫作。
三、重視寫作訓練
學生之所以不能夠把心中所想訴諸筆端,無法將自己的想法借助于寫作這個工具充分表達,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平時疏于動筆,且沒有掌握寫作表達的技巧,才致使心口不一,寫作文像茶壺里煮餃子,有口吐不出。顧黃初提出:“寫作畢竟是種技巧,而且是一種蓄積于內(nèi)然后發(fā)表于外的傾訴心聲的技能,需要根據(jù)學習者的特點和學習技能的一般規(guī)律,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才能收到實效?!睂τ谥袑W生來說,他們的自制力還相對較差,語文教師應(yīng)重視對學生每一次的寫作訓練,對他們的作文進行指導、督促。充分認識到寫作訓練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筆”的好習慣。且對于初中生而言,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用書面語言來交際的能力目標,是為了訓練其語言表達能力,而不是為了公開發(fā)表或廣泛交流。[3]
四、有針對性的指導
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chǔ)和寫作情況都是不同的,因而每個學生在寫作上所遇到的困難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找出他們在寫作上存在的相應(yīng)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采取不同的方法,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講評是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但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沒有落實到位,甚至一些教師給學生的作文評改評語都是套話,并沒有針對每個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去逐個糾正,致使學生并不十分清楚自身在作文寫作中的短板,作文能力提高不明顯。總而言之,這就是缺乏對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才能更利于問題的解決。學生的發(fā)展具獨立性,有針對性的指導能夠切實解決每個學生不同的寫作問題。而且,通過一對一的作文指導,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從而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
總之,作文寫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廣大一線語文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者還須繼續(xù)探索,希望以上策略能夠?qū)W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筆者始終相信有效的寫作方法指導會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更加穩(wěn)步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顧黃初.語文教育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章熊.21世紀語文教學的展望(下)[J].課程·教材·教法,1997(10).
[3]許建中.語文學習指導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王君燕,女,碩士研究生,延安大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