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雪 閆春玉
【摘要】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發(fā)展,我國與國際間的貿(mào)易往來日益頻繁,在商業(yè)談判的過程中,文化差異屬于一項重要影響因素。進行國際商務談判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跨區(qū)域的交流與合作。因此,開展商務活動,應充分了解不同國家的背景文化與差異,在進行商務談判的過程中,雙方之間保持融洽的關系,明確彼此雙方在文化方面的相似點與不同之處。因此,在進行商務談判之前,制定合理的談判策略,最大限度的開拓國際市場,實現(xiàn)企業(yè)與國家利益最大化。
【關鍵詞】中西文化 國際商務 影響因素
一、文化差異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體現(xiàn)
(一)思維方式的差異
中國人相對較為感性,思維方式靈活,追求以形見理、以美啟真,但是這些理論并沒有在實踐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將變化論、矛盾論及中和論作為重點?!爸杏怪馈痹谥泻驼撝杏兴w現(xiàn),更加注重“人與天地萬物一體”,其中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因此,縱觀全局是中國人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在進行全面研究與探索之后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較,思考問題的方式更加理性,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在思考問題與做事的過程中,并沒有過于追求和諧,而是勇于探索注重分析,對問題進行思考研究的過程中習慣性采取理性的、綜合的思維方式。
(二)價值觀念的差異
文化的核心因素就是價值觀,其中包含人生觀、世界觀、宗教信仰以及道德標準等。在中國,人們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響,倡導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與社會關系。因此,中國人在交流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并將其作為評價的標準,在團隊當中,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及人際關系。但在利益方面,集體利益往往大于個人利益,著重強調(diào)個人利益應讓步整體利益,并將謙虛謹慎的美德發(fā)揚出來。但是,西方國家受文藝復興的影響,逐漸形成的價值體系更加注重以個人主義為核心,更加注重自我價值觀的實現(xiàn)以及推崇個人主義。
(三)語言行為的差異
在進行國際商務談判的過程中,語言交流障礙是一項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在大部分談判過程中,因?qū)φZ言的理解存在差異,直接影響談判的結果。西方人在進行談判的過程中,善于用具體且明確的語言文字進行表達,談判者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選擇的方式更加直接與坦率。但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談判者在具體的談判過程中,習慣性采取委婉的方式傳遞與表達信息,例如,想要拒絕對方的時候,并不會直接說不,而是需要聽者自行領會言外之意。另外,中國談判者所使用的非語言方式也較為委婉,例如,想要表達歉意的時候,會借助微笑,但西方人則可能認為這樣的道歉方式缺乏誠意。
二、國際商務談判中應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對策
(一)做好實現(xiàn)準備工作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習慣與文化,因此,在進行商務談判的過程中,應對談判的背景、過程記性全面分析,著重核實注意事項、評估談判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可以讓步的底線策略以及議事日程等,充分做好事先準備工作。在談判開始之前,還需對當事國的風俗與習慣進行認真了解,明確對方的緊急事項,避免因不當行為影響談判過程。通常情況下,國際商務談判會持續(xù)較長的時間,談判人員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分析對手的談判對策,更好地推動談判進程。
(二)使用恰當交流方式
交流的主要工具就是語言,在國際商務談判的過程中,語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談判人員單純掌握語言的字面意思是遠遠不夠的,還應了解詞匯與短語在特定文化當中特殊意義。在不同的文化當中,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詞語所表達的寓意也截然不同。例如,在英語當中,“dragon”是怪物的意識,是邪惡與兇險的象征,但是在漢語文化當中,“龍”在古代傳說當中則是神異動物,是高貴與珍異的象征。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中,談判人員需要全面掌握具有特定寓意的詞匯,防止出現(xiàn)失誤。另外,還應使用語言、動作等角落方式,使對方更好地理解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三)發(fā)揮自身文化優(yōu)勢
在談判過程中,我們習慣性原則第一,細節(jié)第二,處理細節(jié)問題的過程相對較為麻煩,雙方應事先統(tǒng)一意見,在日后的談判過程中解決具體問題,在實際的談判過程中將我們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人在進行談判的過程中,愿意花更多時間探討細節(jié),面對原則問題的態(tài)度現(xiàn)代較為隨意。原則第一細節(jié)第二的談判方式,在日后的談判過程中能充分凸顯我方優(yōu)勢,但因西方人并不習慣這樣的談判方式,談判結果對我方更加有利。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的過程中,應將自身文化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利用文化差異取得最佳的談判結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不同國家之前的交流日益頻繁,彼此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日益頻繁。所謂國際商務談判,就是不同國家的人所開展的商務活動形式,人們的思維與觀念都會受本土文化差異的影響,極易在談判過程中出現(xiàn)矛盾沖突。因此,在開展國際商務談判之前,應充分做好事先準備工作,在談判過程中合理使用語言和其他交流方式,充分發(fā)揮自身文化優(yōu)勢,實現(xiàn)跨文化談判的成功。
參考文獻:
[1]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的國際貿(mào)易與環(huán)境保護[A]. 馬麗華.區(qū)域環(huán)境資源綜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問題研究——201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 2017.
[2]比較優(yōu)勢利益或超額利潤:馬克思與西方國際貿(mào)易動力理論的比較[A]. 楊玉華.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19次年會暨外國經(jīng)濟學說與國內(nèi)外經(jīng)濟發(fā)展新格局(會議文集)[C]. 2011.
[3]語用語境和非語用語境的差異性探究—整合性構式的字面義及引申義[A]. 馬波.索緒爾語言哲學思想研究——第二屆中西語言哲學高層論壇暨紀念索緒爾逝世100周年論文集[C].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