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靜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引領下,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當前教學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目標功利和評價單一”等問題。為了更好地進行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我們將項目學習理論引入其中。從“貼近現(xiàn)實生活、突出學生中心和強調合作精神”三個方面證實了引入的可行性,并提出按照“選定項目、制定計劃、活動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動評價”六個步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
關鍵詞:項目學習;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9-029-2
一、當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各初中學校也積極開展了語文綜合性學習,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當前初中語文綜合性教學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以“教材”、“分數(shù)”、“結果”為中心。
1.照本宣科,唯教材是尊。當前,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一些教師過度依賴教材,將綜合性學習當作閱讀課來教,按部就班地將書本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讀給學生聽,簡單地要求學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做。
2.目標功利,唯分數(shù)是從。當前,在語文中考試卷、每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卷上都會有一道與綜合性學習相關的題目。一些教師將大量時間用在規(guī)劃此主題易考的知識點方面,如在《以和為貴》的綜合性學習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記住與“和”相關的成語、故事、名言、宣傳標語來應付考試。
3.評價單一,唯結果是論。2011年修訂版《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方面的要求之一是“關注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的興趣和態(tài)度”[1]。由此,綜合性學習注重的是對過程的評價。但是,當前一些教師比較看重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得到了什么結論,并沒有對學生綜合性學習的過程給予方法上的指導,更沒有關注學生在此過程中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變化,導致綜合性學習評價出現(xiàn)了“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
二、項目學習理論引入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的可行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核心,并與其他學科、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目的的學習。[2]項目學習是基于現(xiàn)實世界,以學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為核心,以學生借助小組協(xié)作、主動學習并最終通過制作作品的形式完成知識構建為目的進行的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3]從兩者的內涵來看,語文綜合性學習和項目學習都注重貼近現(xiàn)實生活、突出學生自主性、強調合作精神,因此,將項目學習理論引入到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具有可行性。
1.源于生活的探究主題?!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第四學段(7—9年級)綜合性學習要求之一是“關心學校、本地區(qū)和國內外大事”[4]。這些關注點都源于生活,因此,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實現(xiàn)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的認識水平。項目學習要素之一的“項目”同樣是來自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需要以當前的學科知識作為背景,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來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語文綜合性學習尤其重視學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主動積極參與其中。項目學習同樣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要求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樹立主人翁意識,依據(jù)個人興趣,自主探究,將項目分解為一個個任務,邊做邊想,把握學習進程,積極嘗試解決問題,得到學習結果。
3.強調合作的學習方式。語文綜合性學習重在全員參與,強調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在共同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要了解合作伙伴的個性,學會交流,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傾聽接受別人的意見。項目學習的“學習共同體”這一要素同樣強調的是合作,在復雜的項目學習過程中,有很多繁瑣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要求教師、學生以及參與人員必須形成學習共同體,相互合作。
三、項目學習理論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其中,“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綜合性學習中體現(xiàn)得最為顯著。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一般包括“準備、實踐、表達交流和評價”[5]四個階段。項目學習的操作程序分為“選定項目、制定計劃、活動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動評價”[6]六個步驟,這六個步驟與上述的四個階段相適應。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可以按照項目學習的六步驟進行。
1.選定項目。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中,項目的合理選定是必要前提和關鍵。選定項目時要結合初中生的特點,考慮他們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能力水平,并且要與教學目標緊密相扣。項目類型主要包括:有結構的項目、與主題相關的項目、與體裁有關的項目、模板項目、開放性項目。[7]部編版語文教材每冊設置了三個綜合性學習,以八年級上、下冊為例,八年級上冊的《人無信不立》、《我們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身邊的文化遺產(chǎn)》;下冊的《倡導低碳生活》、《古詩苑漫步》、《以和為貴》,這六個綜合性學習具有六個主題,引入項目學習,可以將它們視為與主題相關的六個項目,這些項目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基本符合學生的興趣。因此,在綜合性學習教學中,選定項目時,我們可以首先考慮書本上的綜合性學習板塊。
2.制定計劃。計劃是項目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行之有效的計劃有助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在制定計劃之前,教師首先要將學生分組,分組時不要簡單地依據(jù)學生的座位,而要確保分好的各個小組整體水平相當,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興趣、特長、成績等綜合分組,各組還要推薦一個組長,組長可以輪流擔當,負責計劃的制定。制定計劃時,要考慮到兩點:學習時間和詳細的活動安排,小組成員討論后,繪成表格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整個計劃要包括項目前、項目中、項目后三個階段,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在具體的時間所做的事情。
3.活動探究。活動探究是項目學習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圍繞確定的項目主題,依據(jù)制定好的項目計劃,分工協(xié)作,在真實的情境中對學習項目進行探究。探究時,最重要的是方法的選定。恰當?shù)姆椒梢詭椭鷮W生更為準確地處理和分析資料,驗證或推翻計劃中的預設,最終能夠順利地解決問題。學生在收集資料、調查訪問直至小組探討、分析整理、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經(jīng)驗,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技巧。這是學生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充分體現(xiàn),極大地培養(yǎng)了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作品制作。通過活動探究環(huán)節(jié),學生已經(jīng)獲得了知識,掌握了技能。要將這些展示出來,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例如,搜集資料時,學生可能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與該主題相關的書籍完成,然后對資料進行篩選,最終以知識卡片或者幻燈片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調查訪問時,學生可能借助攝像機、照相機、錄音筆來完成,后期再做整理,最終以集圖片和文字為一體的調查報告、訪談錄或者經(jīng)過非編的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傊髌返男问娇梢允嵌喾N多樣,學生可以通過作品反映其在項目學習中的收獲。
5.成果交流。作品制作好后,需要將成果進行展示。各個項目小組要將本組獲得的成果相互交流??梢越涣鲗W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小組各成員克服困難所采取的策略,還可以交流經(jīng)驗和體會,分享成功時的喜悅。成果交流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口語和書面語。例如,以辯論會為主的口頭形式,或者以調查報告為主的書面形式。學生在交流成果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成果和他人的進行對比,對于自己做的好的地方要肯定;對于自己的不足,要正確對待,積極借鑒其他小組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成果。
6.活動評價。評價是項目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僅能總結學習結果,還能反思學習過程。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而科學、合理的評價必須體現(xiàn)下列三點:一是評價的內容要全面,不能局限在對學生取得成果的考量,而是要緊扣教學目標,依據(jù)制定的計劃,考察學生在進行綜合性學習前、中、后三個階段連續(xù)時間內的學習狀態(tài)。二是評價的主體要多元,除了教師以外,學生自己,小組合作伙伴都要參與到評價中。三是評價的方式要靈活,不單單是給學生一個分數(shù),或者簡單的口頭表揚、批評,還可以采取檔案袋、訪談的方式做出評價。
[參考文獻]
[1][2][5]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wǎng)組.2011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初中語文[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
[3][6]吳曉紅,劉萬毅,李文婷.化學師范生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踐[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6.
[4]盧金明.語文課程教學設計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7]夏惠賢.多元智力理論與項目學習[J].全球教育展望,2002(09).
(作者單位:阜寧縣明達初級中學,江蘇 阜寧2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