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花
摘 要:中層教學管理者是學校決策層與一線教師之間重要的銜接紐帶。中層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反饋既要落實學校教學思想,又要幫助教師改進課堂教學。中層教學管理者可從準備觀課、課堂觀察、課堂教學反饋三方面著力,提升課堂教學反饋的示范、引領作用。
關鍵詞:中層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反饋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9B-0051-02
學校中層教學管理者是學校決策層與一線教師之間重要的銜接紐帶。課堂教學反饋是教學管理者對課堂教學進行管理和干預的重要途徑。中層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反饋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校整體的教學管理質量,同時也直接關系全校教師隊伍的教研氛圍和凝聚力。
中層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反饋是指中層教學管理者通過課堂觀察,依據一定課堂教學價值觀和課堂評價標準對單位時間內課堂教學活動或實訓項目進行價值判斷,然后與授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和結果的回饋與交流,以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影響的教學研究活動”。課堂教學反饋是課堂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要以觀課準備和課堂觀察為基礎。因此,中層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反饋也要從準備觀課、課堂觀察、課堂教學反饋三方面著力。
一、課堂觀察前的扎實準備
(一)明確觀課理念
課堂教學反饋是中層教學管理者教學理念和管理思想的體現(xiàn)。觀課理念決定課堂觀察的內容和課堂教學反饋的內容?,F(xiàn)代教學管理理論提倡教學管理者樹立“服務意識”,教學管理者要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堂教學反饋助力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胺找庾R”決定課堂教學反饋的目的是為教師提供一切支持。
(二)知識準備
高質量的課堂觀察和課堂教學反饋源自扎實的課前準備。中層教學管理者要提前做好四個方面的知識準備:教育知識、學科知識、學科教學知識和通識性知識。中層教學管理者常常負責2~3門學科,因此學科知識、學科教學知識是中層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反饋面臨的最大“障礙”。中層教學管理者可通過兩種方式即課前預習和長期學習來克服這個難題。“課前預習”指在課堂觀察前要認真學習教學內容,明確教學重難點;“長期學習”指系統(tǒng)學習教材,對本學科知識框架和特點有基本的掌握?!芭R時抱佛腳”的學習只會讓教師對課堂教學反饋很失望。
(三)工具準備
沒有理論指導的課堂教學反饋是經驗交流。中層教學管理者在課堂觀察之前要根據課堂觀察的目的選好量表工具。理想的課堂觀察工具能夠突出課堂觀察的重點,并為課堂教學反饋提供理論依據。常用的課堂觀察工具除學校的《**學校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外,還應該增加專業(yè)的課堂觀察工具,如的《課堂觀察LICC范式》,S-T法分析法等。中層教學管理者可根據課堂觀察的目的選擇全部或一部分。
二、科學準確的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是課堂教學反饋的依據和基礎。目的明確的課堂觀察才能產生針對性較強的課堂教學反饋。觀察目的不一樣,觀察的內容也不一樣。中層教學管理者可與教師商定課堂觀察的焦點問題,然后充分利用合適的課堂觀察工具,進行課堂教學問題的探索。常見的課堂觀察有三種。
(一)“一節(jié)好課”為標準的課堂觀察
傳統(tǒng)的“一節(jié)好課”的課堂觀察維度包括學生、教師和課堂活動三方面。觀察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學習投入情況和知識掌握情況;觀察教師的教育教學個人能力、教材的設計處理能力和課堂應變能力;觀察課堂活動設計的目標達成度、趣味性、重難點的突破技巧等?!耙还?jié)好課”為標準的課堂觀察屬于經驗性的課堂教學觀察,其課堂教學反饋的內容比較隨機,很難真正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進。中層教學管理者常用自己以前的經驗對比現(xiàn)在的課堂,然后得出自己的評價,由此而來的課堂教學反饋必然也是有感而發(fā),無法得到教師的信服和認可。
(二)LICC范式課堂觀察
教師沒有有效的觀察工具和理論知識,就不能對所評教學進行準確描述。中層教學管理者要充分利用LICC范式觀察工具為教師提出有效的改進建議。這一范式以當前課堂存在的問題為出發(fā)點,通過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與課后會議三步持續(xù)的專業(yè)活動和科學觀察的方法對課堂教學進行分析研究,進而得出有效改進建議的方法。這種范式強調收集課堂證據,用證據說話,解決課堂證據中存在的問題。中層教學管理者要利用自身影響力,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共同解決當前的課堂教學難題。
(三)S-T分析法
S-T分析法是一種將課堂中復雜的教學行為分為 S(學生)行為和 T(教師)行為,然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研究方法。中層教學管理者可利用S-T分析法對課堂中的質性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和印證。這種分析法降低了中層教學管理者主觀經驗的模糊性,提高了課堂教學反饋的客觀性與可靠性。
中層教學管理者可利用自身的行政優(yōu)勢建議全校推廣科學的課堂觀察工具。只有用科學的課堂觀察工具,中層教學管理者才能得到可靠的課堂教學信息,才能為教師提出可信的課堂教學反饋。
三、具體有效的課堂教學反饋
課堂教學反饋是教學管理者影響教師課堂教學的最有效方式。它是一個互動溝通的過程,課堂教學反饋的效果取決于教師對反饋內容的認可程度。學校中層教學管理者作為學校辦學思想的落實者和具體工作的組織者,一定要善于溝通協(xié)調,才能真正達到以課堂觀察和課堂教學反饋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中層教學管理者可從三個方面提高課堂教學反饋的認可程度。
(一)營造溫馨的溝通氛圍
課堂教學反饋是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層教學管理者要用“和善可親”的笑容和教師進行交流,才能讓教師感覺到情感關懷和成長關懷??陀^公正、有理有據的課堂教學反饋是溝通開始的第一步。中層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反饋以事實為依據,提出的問題才能引起教師重視和思考;提出的建議要切實可行,才能幫助教師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二)創(chuàng)建和諧的反饋方式
課堂教學反饋是一個雙方互動的過程,而不是單一的接受過程。中層教學管理者要將課堂教學反饋變成一個對話過程,要了解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讓教師說出他們的設計意圖,教學管理者才能發(fā)現(xiàn)教學理念中存在的問題。課堂教學反饋是一個交流平臺,它沒有固定的渠道。在“互聯(lián)網+教育”的時代背景下,中層教學管理者要以“方便”為原則,突破“面談式”課堂教學反饋的禁錮,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展開交流,如微信群評課、征求網評意見等,讓課堂教學反饋成為隨時隨地的課堂教學教研。
(三)切實、可操作的反饋內容
反饋內容是課堂教學反饋的核心。研究發(fā)現(xiàn):涉及課堂教學過程改進的課堂教學反饋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力最大。課堂教學反饋的目的,一是促進相互間的了解,教學管理者理解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了解教學管理者的教學思想和管理理念;二是達成共識,教學管理者與教師對課堂教學實踐效果達成共識;三是解決課堂教學問題,教學管理者從第三者角度幫助教師認識課堂,進而明確問題,解決問題。中層教學管理者是學校教學思想的執(zhí)行者,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陪伴者。因此,中層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反饋要多一些課堂改進策略,少一些定性的贊美和空洞的評價。
中層教學管理者在學校領導體系中屬于戰(zhàn)術型領導,對學校整體發(fā)展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中層教學管理者對課堂教學反饋的科學認識和應用,發(fā)揮了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示范、引領和榜樣的作用,必然推動學校課堂教學質量邁向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郝學利.教育改革的難與易——談課堂教學改革體會[A].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