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
摘要:最近幾年來,教育領域也在不斷的加強對現代音樂美學所開展的研究,強調在進行音樂表演時,不僅僅是藝術的再現,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藝術的發(fā)揮,可以使音樂意義得到更好的生成,豐富音樂的內涵,使得音樂作品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美學研究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美學藝術和音樂表演藝術的關系也被人們更好的進行認知,可以增強人們的審美素質,對于表現力的增強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現代音樂美學 ? 音樂表演藝術 ? 啟示
中圖分類號:J60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0-0050-02
在音樂行業(yè)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的音樂領域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關于現代音樂美學的實踐研究當中,人們對于音樂表演這一藝術也更加重視,通過音樂美學的相關探討,不僅能對音樂表演藝術起到一個豐富的作用,也能更好地引發(fā)人們的關注,促進音樂行業(yè)的整體發(fā)展。因此,在當前的背景下,對于現代音樂美學進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有著巨大的價值。
一、現代音樂美學的概念及研究意義
在古希臘當中,美學也被人們稱之為感覺學,也就是要通過感覺的方式來對事物進行感知。這個詞匯在最早開始并未和音樂進行聯系,與感官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比如,嗅覺、視覺、聽覺等等。而美學的意義,則是藝術性的哲學,也是當今最廣泛運用的一種內涵,美學對象能使得感性認知變得更加完善,是一種認知感性的科學。
二、現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作用
音樂藝術所具有的本質,就是將現實審美和音樂美學巧妙結合在一起,除了涉及到音樂美學當中的一些藝術形態(tài)和基本理論的部分外,也包含了心理學、哲學等等[1]。在研究音樂美學的過程當中,主要起源自傳統哲學當中的藝術和自然,在美學研究當中,通過邏輯思維的展現,能讓音樂和哲學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而在現代的一些學科當中,現代美學則更加傾向于多元化、綜合性的發(fā)展,是將音樂表演和音樂演奏作為基礎的一種綜合類的學科。另外,音樂教育,音樂美學,也是演奏的引導者和指路者,可以對音樂實踐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使得表演的開展變得更加豐富和正確。音樂美學也是一種社會學科,能讓人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全面、到位[2]。因此,在音樂表演當中,表演不僅僅是技術表演,也是展現在人們面前的藝術,能使得聽眾和演奏者之間產生心靈的碰撞和交流,真正實現審美共鳴,將音樂審美所具有的內在含義展現出來。
三、現代音樂美學和音樂表演藝術之間的關系
針對于音樂美學而言,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表演和音樂之間應該是互相依托、互相依賴的[3]。通過表演者或者演奏者的展現,可以將音樂一些作品當中的意義、內涵更好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在展示音樂作品時,表演者和演奏者可以運用歌唱、樂器等多種多樣的方式,對音樂作品進行表面化,使得音樂作品在呈現的過程當中更加生動,使作品內涵也得到了升華。在一部音樂作品當中,音樂本身的展現形式應該是音樂創(chuàng)作和音樂欣賞的承接者,也是音樂在展現當中的一個關鍵,無論是歌唱家還是演奏者,都應該自己來認知、理解、感悟、展現音樂,使得音樂作品的呈現展現不同的藝術效果,使展現力得到真正的增強。
四、現代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帶來的啟示
(一)正確的眼光看待音樂表演
在針對現代音樂美學開展研究的過程當中,如何能更好地去看待音樂藝術表演當中存在的問題,并站在現象學的角度上展開分析,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音樂本身就有著較強的意向性,只有在藝術實踐的展現當中,才能將音樂的內涵得到真正的豐富,而主體則為表演者,通過開展一些意向性活動,使得音樂本身的內涵、意義得到填充。另外,基于現代觀點進行解釋,在音樂表演藝術的實際開展當中,也應該對歷史的意義進行一些適當的詮釋,實現新的內涵和歷史價值的融合。因此,在對美學進行研究的過程當中,首先就可以通過對音樂表演的正確看待作為切入點,使得研究的程度更加深入。
例如,從綜合的角度上看,現代音樂美學所開展的研究可以對音樂表演起到一個啟迪的作用。但要想更好地發(fā)揮這一作用,一定要對音樂表演所具有的作用和地位進行正確的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藝術的再現,并將原有內涵作為基礎,不斷地彰顯音樂本身的時代性、創(chuàng)造性,使得音樂內涵得到更好的豐富。比如,在現代音樂進行表演時,表演者應該充分借助一些現代的思想與審美觀念,來增強音樂作品本身的時代氣息,使得時代氣息更加濃厚。
(二)加強對音樂原作的認知
音樂美學要求,在開展音樂表演藝術的過程當中,應該對音樂原作產生更加有效、正確的認知和理解。在以往的過程當中,大多數的情況都是結合現象學,來對音樂作品進行三個方面的分析,分別是創(chuàng)編者在進行作曲中的意向、思路以及對樂譜所進行的記錄。通過這樣的認知,能對作品本身的內涵和意義進行一個大致的掌握,更好地辨析出作品本身的歷史意義及時代氣息。
例如,在人們所熟知的文藝復興這一時期,歐洲的一些音樂創(chuàng)作,就將歷史當中的風貌完完全全地呈現給大眾,無論是在演奏方式還是樂器的使用上,都能夠使效果以及當時的歷史場景得到生動的再現,非常令人感到驚嘆。但是,縱觀我國當前的音樂表演當中,在詮釋作品時,依舊是將歷史學作為主要的依據,就只是對作品本身的一些概念進行處理,在內涵的理解上也比較機械化,導致在表面認知上非常膚淺,這樣的作品是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的。
(三)強化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創(chuàng)造
在當前,在針對音樂美學進行研究的過程當中,也對現象美學這一觀點進行了重點的強調,特別是在音樂作品當中,一定要對其開展一些意向性方面的分析,而要想達到這一要求,就要求在表演藝術的展現中,一定要借助意向活動來豐富作品本身的意義,將更多的側重點放置在音樂創(chuàng)造性、表演性的展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