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門
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手段,是一種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而發(fā)展起來的新型課堂教學方法。微課以內容豐富的微課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在講授中把語文學科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是某個關鍵點錄制成視頻,然后在課堂上播放視頻輔助教學。微課教學視頻是微課教學的關鍵。微課包含了教師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練習測試等內容,同時,學生學完微課后的反饋和教師對學生的點評也包含在微課中,這樣教學視頻——反饋——評價之間就構成了一個半結構化的教學環(huán)路。同時,微課視頻中還包含了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刺激,它們組合在一起,更受學生歡迎,從而營造了一種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愉悅的教學氛圍,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教師應當抓住微課的這一特性,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打下基礎。
將微課和語文教學進行融合,能夠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初中語文教材中,選用的課文都是非常經典的文章,文字優(yōu)美,邏輯嚴密,情感充沛,但是,初中生還是未成年人,他們的認知結構有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如果不解決教學趣味性不足這個問題,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目前很多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多是灌輸式,這種教學方法比較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思考的熱情。將微課引入到語文教學中,使抽象的語文內容更為直觀形象,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途徑。如,在講授《黃河頌》這篇文章時,很多學生可能沒有機會去親身實地感受黃河的氣魄,對課文中描述的情境理解起來就不是非常充分、深入,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將一些關于黃河的視頻,如央視的《黃河》紀錄片,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到黃河的形象,在視覺沖擊之下,激發(fā)學生對學習黃河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多要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溝通。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知識點的講解,不注重學生的反饋,和學生互動比較少,這樣不利于構建和諧教學氛圍。而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比較關注學生的教學反饋,微課教學視頻一般只有5-8分鐘,在播放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可隨時暫停,而在課程講授完畢之后,教師還提供習題、測試等供學習者加固知識點,是一種基于師生互動的教學手段。例如,在講授《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文章時,教師在課前布置教學問題,如“于勒是主人公嗎?”“菲利普一家對于勒的態(tài)度變化是怎樣的?”等,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學習之后,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組討論,集思廣益,共同分析教學問題,然后將問題答案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
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被教師的教學目標牽著鼻子走,學生在教學中處于“客體”,學生并沒有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而利用微課視頻,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情境,就比較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就會主動探究問題,學生的語文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升。例如,在講授《鴻門宴》這篇文章時,教師如果采用逐字逐句翻譯的方式,學生就會感到比較枯燥,提不起學習興趣。而教師利用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視頻片段中,感受每個人的心理變化。例如范增,范增感受到劉邦的威脅,在“鴻門宴”上,定下暗殺之計,決定擊殺劉邦,以絕后患。在舉杯祝酒時,范增多次向項羽遞眼色,并接連三次舉起他佩帶的玉玦,暗示項羽趁此殺掉劉邦??墒琼椨鸩蝗滔率?,范增十分著急,立刻抽身離席,把項莊找來,要他到宴會上以舞劍助樂之名刺殺劉邦。由于項伯、樊噲等人的阻攔,劉邦得以脫身逃走。范增勃然大怒,撥出佩劍,劈碎劉邦贈給他的一雙玉斗,罵項羽“豎子”。范增在“鴻門宴”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物,他的心理活動十分復雜,而在視頻中,演員對這種心理活動闡述的比較到位,這樣學生通過演員的表演,能夠深刻理解范增這個人物,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總的來說,微課教學獨具優(yōu)越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微課有效融入到教學中,通過微課和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而構建高效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