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偉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的急重癥,是由于冠狀動脈突發(fā)性地缺血缺氧導致患者心肌壞死,出現(xiàn)劇烈而持久的胸痛,還可引發(fā)患者休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1],該病在歐美國家最為常見,近年來我國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2],急性心肌梗死已成為威脅我國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急癥,引起了臨床治療的重視,隨著關于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臨床治療經驗的積累,有研究表明女性STEMI患者有著與男性患者不同的臨床特征[3],女性患者發(fā)病率和早期死亡率都很高,對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研究,提高臨床治療的針對性和治療效果,對于女性STEMI患者的預后有重要的意義[4],本研究通過對35例老年女性STEMI患者與35例老年男性患者進行對比分析,探討老年女性STEMI患者的臨床特征,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5例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35例老年男性STEMI患者作為對照組,70例患者年齡60~80歲,平均(71.73±7.2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STEMI的診斷標準,無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無惡性腫瘤,肝臟功能正常。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病歷資料,包括年齡、病情和不良事件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的病歷資料,包括年齡、典型胸痛率、BNP和住院時間;對比兩組患者不良事件情況,包括心絞痛和心理衰竭。
本研究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計算處理,計數數據和計量數據分別用(%)和()表示,采用χ2和t檢驗,用P<0.05表示數據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年齡大于對照組,典型胸痛率低于對照組,BNP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病歷資料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病歷資料對比[,n(%)]
觀察組心絞痛和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為40.0%,高于對照組的1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情況對比[n(%)]
急性心肌梗死多是在冠脈硬化狹窄的情況下由于各因素引發(fā)冠脈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導致冠脈阻塞引發(fā)心肌缺血壞死,從而出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的癥狀[5],過重的體力勞動、情緒過于激動、暴飲暴食、突然的寒冷刺激、便秘時用力屏氣以及吸煙和大量飲酒都可引發(fā)冠狀動脈破裂,患者會出現(xiàn)用藥難以緩解的劇烈胸痛、全身不適、低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癥狀,老年患者還可伴有神智障礙[6],以上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極大,可引發(fā)心源性休克,不及時治療有較高的死亡風險[7]。
在發(fā)病年齡上,女性的年齡大多高于男性,特別是絕經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會明顯升高,究其原因是由于女性在絕經前,體內雌激素水平會穩(wěn)定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雌激素能保護心血管,擴張冠狀動脈,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而絕經后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心血管失去雌激素的保護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上升[8],因此女性的發(fā)病年齡高于男性,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相符;在病情方面,女性的典型胸痛率明顯低于男性,是由于女性患者的癥狀更加復雜,非典型癥狀更多,除了胸痛外,頭暈、心悸、虛弱、消化道癥狀多有發(fā)生,這與女性患者的年齡、身體機能和合并癥等因素有密切關系,非典型癥狀的增多,會導致診斷難度的增加,由于這些非典型癥狀的干擾,容易導致誤診和漏診,延誤治療時間,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9];B型尿鈉肽(BNP)是一種由心肌細胞合成的天然激素,具有生物學活性,同時存在于人體的心室和腦組織,但患者心功能不全時,心肌細胞受到刺激會大量分泌和合成BNP,因此對心理衰竭和心肌梗死的評估、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意義[10],在本次研究中,女性的BNP明顯高于男性(P<0.05),是引發(fā)女性患者發(fā)病和早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女性患者由于年齡更大、病情更重,心絞痛和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更高,導致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治療,延長了住院時間,因此女性的住院時間長于男性(P<0.05),女性STEMI患者在臨床特征上與男性患者有較大差異,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更加謹慎。
綜上所述,與老年男性STEMI患者相比,老年女性STEMI患者年齡更大,病情更重,治療時間更長,心絞痛和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更高,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必須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