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孝梅
(德陽市人民醫(yī)院,四川 德陽 618000)
重癥肝炎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嚴重肝臟疾病,研究表明,其病理機制復雜,首先是大量的干細胞受到感染導致?lián)p傷,造成肝臟細胞失去功能,引發(fā)大量細胞壞死[1-2]。臨床上對于重癥肝炎患者的治療多行頸內靜脈置管術,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患者滿意度以及舒適度都下降,對于預后護理帶來困難。本文針對重癥肝炎行頸內靜脈置管術患者,探究臨床應用護理干預對舒適度的效果影響,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觀察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行頸內靜脈置管術的100例重癥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所選患者進行診斷鑒別,均表現(xiàn)出全身極度乏力,并伴隨有嚴重的消化道癥狀,有一定程度的出血,黃疸加深,進行血液檢驗,均表現(xiàn)出PTA<40%,判定為重癥肝炎。觀察組男、女分別28例和22例,年齡33~78歲,平均(48.3±7.8)歲;對照組男、女分別26例和24例,年齡35~79歲,平均(49.5±7.4)歲。兩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分別給予對照組和觀察組重癥肝炎患者以常規(guī)護理和干預護理,干預護理內容圍繞健康指導、靜脈置管護理、日常護理干預以及心理干預護理,具體如下:①健康指導:健康指導主要包括臥位指導以及康復活動指導[3]。行頸內靜脈置管術的重癥肝炎患者,正確的臥位對于患者的護理非常重要,為了避免臥床過程中容易對留置管造成影響,導致留置管脫落,建議患者盡可能地減少與置管同側臥,如臥床過程中需要進行翻身,必須固定好導管,然后交替變換體位;預后護理過程中,患者還是會進行頸部活動,醫(y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演示正確的頸部轉動方法,身體上半身要與頸部同時轉向同一方向,并且速度要慢、用力要小,就不會牽拉導管,導致導管脫落或者通道出血[4-5];②靜脈置管護理:靜脈置管搭建完成后,要保證置管的穩(wěn)定性,可利用彈力帶進行固定,為盡量減少對患者頸部的活動,可幫助患者整理好頭發(fā),做好置管傷口的消毒工作;需定時為患者更換敷料,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負責,每次進行更換時更能考慮到患者的傷勢情況,以做出最佳的操作,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適度;③日常護理干預:主要是為患者構建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患者的病房要時刻保持整潔干燥,監(jiān)督患者按時進行作息,對于難以入睡患者,可通過播放輕音樂,促進患者入眠[6];注意為患者進行皮膚護理,避免皮膚長時間壓迫產生褥瘡,為患者提供柔軟的床鋪,增加患者的舒適度;④心理干預護理:護患之間的關系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患者護理過程中的舒適度,選擇綜合素質良好的護士對重癥患者進行照顧,平時多與患者進行溝通,服務時保持微笑,為患者講解重癥肝炎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重癥疾病的認識,從而釋放心理的壓力,更樂于接受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病情才能快速康復[7]。
對比患者護理過程中的舒適度,患者填寫醫(yī)院自制的舒適度情況調查表,主要內容為患者在預后護理過程中患者對于各種護理途徑進行評分,舒適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從高至低,代表舒適度從好至差;統(tǒng)計患者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情況,包括壓瘡的發(fā)生,傷口出現(xiàn)滲血情況以及不能入睡的情況[8]。
對所得的所有數(shù)據(jù)結果根據(jù)醫(yī)學統(tǒng)計軟件SPSS 15.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代表計數(shù)數(shù)據(jù),并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達,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共向觀察組患者發(fā)放50份舒適度調查表并回收48份表,舒適度平均得分為(93.5±7.3)分,共向對照組患者發(fā)放50份舒適度調查表并回收46份表,舒適度平均得分為(78.6±8.2)分,P=0.001,t=10.882。觀察組共有4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況,占比8.0%,對照組共有10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況,占比20.0%,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不良情況對比(n,%)
重癥肝炎患者臨床行頸內靜脈置管術后,其預后不良,容易并發(fā)不良情況,患者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比較敏感,加之重癥肝炎疾病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死亡率極高,導致患者恐慌,在護理過程中極易感到不適。加之醫(yī)療費用較高,治療周期較長,患者渴望得到更好的護理服務,對于預后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10]。針對重癥肝炎患者行頸內靜脈置管術后,提供護理干預措施,從患者的角度進行護理,主要目標是提高臨床治療效率的同時,提高護理的質量以及患者的舒適度,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
總之,針對重癥肝炎行頸內靜脈置管術患者,預后行護理干預明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減輕患者疼痛,臨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