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感恩”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這個文明古國千百年來能夠生生不息、自立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感恩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的道德使然,也正是人人心懷感恩,才有了我們中華文明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基礎。因此,教師需要從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使學生對這個世界心懷感恩,尤其對于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學生而言,這樣感恩教學是尤為重要的。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增強;感恩教育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教師對于農(nóng)村小學生的感恩意識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步增加。為了能夠使得學生明白自己身處環(huán)境的來之不易,需要教師從父母、同學和教師三個方面展開感恩教育。采用以小見大的感恩教育方式,指導學生有效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并對自己身邊的各種人和事物充滿感激之情。通過教師施行“由心出發(fā)”的感恩教育活動,切實提高了學生的感恩意識,使得學生和身邊人的關系更加和諧。
一、 感恩父母,幫助增進親子關系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指導農(nóng)村小學生感恩教育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和父母之間的關系,為其創(chuàng)設相應的感恩教育活動,切實強化學生對父母的感恩意識。綜合性分析當前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學生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是留守兒童。他們在生活和父母有著較遠的地理距離,嚴重缺乏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因此,教師尤為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們展開感恩教育活動,通過教師為學生講述身為人父人母肩負的責任和對子女的愛,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父母的關懷之心。通過教師的感恩教學,使學生對父母有了正確的認識,了解到父母為了生活付出的艱辛,和對自己無私的愛。
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主動和自己的父母進行一次通話,在打電話之前學生先將自己想要和父母說的話寫在紙上,一點一點有條理地向父母傾訴自己的思念。同時告知自己的父母,自己對于他們的誤會,教師可以在學生的身邊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控制,幫助學生理順思路和心情,從而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通過學生和父母之間的溝通,以及彼此敞開心扉的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因為學生能夠更加理解自己的父母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而忘我工作,對父母油然而生出的感恩之情難以言表。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感恩教育,使得其親子關系更加親密,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地心靈慰藉。
二、 感恩同學,拉近彼此心理距離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明白朋友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感恩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為其強調(diào)同學們對學生的具體幫助作用。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之間的情感特別純粹,大家在一起能夠相互幫助,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以及生活能力。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感恩的時候,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交友能力,以及學生對于感恩同學的認知能力。教師以過來人的角度來看,學生們需要學會感恩自己身邊的同學,并為他們提供幫助,及時回饋自己的善意并不吝惜自己的幫助,這樣才能夠為自己的未來打好同學基礎,使得這份純粹的感情更加富有生命力。
例如,教師在班會上需要跳出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典型,樹立彼此相互幫助的風氣,使得學生們能夠相互關心,切實提高學生的集體認同感。學生們在一個共同的集體中,大家目標一致,力向一處使,彼此之間的關系親密又溫和。這也應了教師感恩教育的主要目的,切實拉近了學生們彼此的心理距離。班集體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同學們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地親密地生活在一起,這樣和諧的班級氛圍有賴于所有同學的共同努力。通過教師施行感恩同學的教育活動,能夠最大限度為班級營造和諧的氛圍,從而使得學生更富同理心,切實提升學生的心理成熟度。
三、 感恩教師,營造和諧班級氛圍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一直以來都是學生不斷攀登學習高峰的助力者。因此,在指導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明白教師的付出和心血。教師本身就是學生的學習模范,樹立良好的模范形象,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就目前教師的感恩教學來說,同樣適用。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向?qū)W生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向?qū)W生“學習”某一方面品質(zhì)的方式,承認學生為老師,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教師道德形象。因為承認自己不足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以身作則,指導學生保持謙卑時刻學習。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具體行動,關心身邊的每一名學生,使其能夠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無私關懷。通過教師具體行動的感恩教學,以及對于學生的細致關懷,使得學生能夠?qū)處煯a(chǎn)生愛戴和崇敬的感情,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綜上所述,教師在指導農(nóng)村小學生的感恩教學時,需要結(jié)合學生生活中具體可感的人和事,展開細致的德育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
參考文獻:
[1]朱琴.農(nóng)村中學班主任利用網(wǎng)絡對留守兒童感恩教育培養(yǎng)初探[J].學周刊,2018(29):155-156.
[2]凌維歐.農(nóng)村普通高中開展假期感恩教育實踐活動的嘗試[J].基礎教育研究,2017(13):19-21.
作者簡介:
藍碧紅,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上林縣塘紅鄉(xiāng)中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