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語文教學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主動高效地獲取“有活力的知識”已成為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
近年來我實施小班化語文教學時,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習習慣、思維水平、認知基礎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研討采用適合于學生發(fā)展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一、保證自主閱讀時間
語文是什么,江蘇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這樣回答:第一是閱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應做的是把時間還給學生。學生擁有時間才能擁有學習的主動權。
如在教學《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自然段時,我先給學生充分時間自由讀,邊讀邊想象,腦子里要有一幅畫;接著,同桌合作,給準備好的丹頂鶴圖上顏色;然后交流涂色情況并體會丹頂鶴美在哪。交流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涂得有對有錯,到底哪幅圖對,哪副圖與書上的不吻合,我并不急于指出,而是讓學生再次讀書,主動發(fā)現(xiàn)結果。感受丹頂鶴到底美在哪,我還引導學生再看看課件中圖片,再讀讀書。經過充分的閱讀,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
在充分的閱讀中,如果只有自由讀、齊讀、指讀等幾種單調的形式,便很難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應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讀書方式。可以是“挑你最喜愛的一段多讀幾遍”;可以是“你喜歡哪幾位同學和你一起來分解讀課文”;可以是“挑一個你喜愛的句子或段來讀”;可以是男女生比賽來讀;好朋友結伴讀;也可以一邊表演一邊讀……如此等等,把閱讀的選擇權力交給學生,以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意識。
二、激發(fā)主動學習的興趣
語文課本中所選的課文都是經典的美文,篇篇文美情真、內容豐富,重在讀、感悟、積累,十分符合各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
善于動手是當代學生的特點之一。讓畫畫走進課堂,設計“由話到畫,由畫到話”的學習方式,依然以《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自然段為例,在充分的獨立閱讀基礎上涂色(由話到畫),涂色后再邊看圖邊閱讀,感受丹頂鶴的美麗,然后再寫一篇導游詞給觀眾介紹丹頂鶴(由畫到話)。這樣的設計讓語文課還原生活,學生得到了閱讀能力的訓練。這就是“聽會忘記,看能記住,做會學會”。
愛表現(xiàn)也是當代學生的特點,教師應該愛護他們的積極性,盡量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演的機會,借此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合作精神。表演可以小組為單位,自導自演;也可以好朋友合作為形式,開展比賽。有時,我們先議后演,如表演《木蘭從軍》,木蘭怎么說服家人,學生表演有困難,教師就扶一扶,啟發(fā)學生議一議;有時我們邊讀邊演……孩子們熱情高漲,生動地塑造了課文主人公的具體形象,課堂上充滿歡樂。
學生想象力豐富,教師應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利用教育現(xiàn)代化技術,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如教學《鄉(xiāng)下孩子》,通過播放課件,學生看到了鄉(xiāng)下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情不自禁冒出了一句句詩化的語言:“采一束鮮花,打扮了整潔的小屋;捧一把清水,滋潤了可愛的臉龐……”我十分珍惜每一位學生的情感和體驗,不失時機地送上一句“你真棒”“你也是位小詩人呢!”……
三、關注學生個體的發(fā)展
生動活潑、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是照顧學生個體,使不同學生都能得到主動發(fā)展的前提。于永正老師善于利用集體的力量幫助讀書有困難的同學讀好書。聽了他的講座受到啟發(fā),我也在班中進行嘗試。果然,原來被老師忽視,被學習遺忘的學生,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我也行”的自豪,開始重新認識自己。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培養(yǎng)大膽探索、勇于批判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我的課堂上,總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質疑。如《夕陽真美》最后一段,學生質疑:爺爺為什么滿面紅光?爺爺為什么只望著奶奶說“夕陽真美”?前一問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討論自行解決。后一問太妙了!探究進取,我們感受到文章不僅景美,情也美!這不正傳遞著老人相濡以沫,笑看夕陽,笑看人生的美好、豁達情意嗎?
小班化教學使我深切感受到:小班化作為一種新型的精致教育,小班化教學給學生的機會多,空間大,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合作、開放的課堂,呈現(xiàn)給學生靈動、綜合、廣闊的天地,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享受藝術和生活的園地。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8]GHB2519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泉湖學區(qū)(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