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娜
摘 要:水墨畫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有其獨特的藝術韻味,在世界美術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小學階段水墨畫課也很受學生和家長們的喜愛。但是,傳統(tǒng)的水墨畫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有時并不能符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近幾年來,筆者在學校里開設了低年級水墨畫選修課,在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水墨畫的興趣,水墨畫筆墨的運用,材料的改進、內(nèi)容的選擇和教學指導的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探索。筆者發(fā)現(xiàn)只要方法得當,水墨畫教學就能大放異彩,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教學境界,從而達到 “百花齊放”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水墨畫 啟蒙 童趣 策略
水墨畫是我國古老的藝術形式,蘊含著東方特有的審美觀念和思維方式。讓兒童從小了解、學習水墨畫,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傳統(tǒng)的水墨畫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太適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認知。作為兒童水墨畫的啟蒙教學,美術老師要拒絕生硬的、標簽式的灌輸與說教,應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嘗試用簡單的表現(xiàn)手法,引導學生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事物。
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從2014年起,我們學校開設了水墨畫選修課程,對象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在最近幾年的水墨畫教學中,筆者在培養(yǎng)學生水墨畫的興趣,水墨畫筆墨的運用,材料的改進、內(nèi)容的選擇和教學指導的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與探索。只要把這些方法長期落實到實際教學中,一定能“激活”兒童水墨畫教學,兒童水墨畫之花在老師的涵養(yǎng)下萌發(fā)滋長,傳來陣陣筆墨的清香,靜靜地等待春暖花開。
一、培養(yǎng)興趣,澆灌兒童水墨畫之花
興趣是學生創(chuàng)意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只有激發(fā)興趣,學生才會有獨特的、有價值的想法。因此,老師在進行水墨畫教學時,應該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水墨畫學習興趣。
(一)課前游戲導入,激發(fā)水墨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授課而言,高效、精彩的課前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它能穩(wěn)定學生情緒、融洽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課前“預熱”往往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最快地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盡快地進入狀態(tài),展現(xiàn)自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一堂好課錦上添花!
在啟蒙課《小蝌蚪》的水墨畫課中,筆者利用課前游戲,引導學生利用水與墨的變化,點出不同大小、不同濃淡的點,最后,加上一根不同方向的尾巴,就變成一只只可愛的富有變化的小蝌蚪了。
在上《大熊貓》這一課中,充分利用課前練習,讓孩子們在練習紙上圈一圈、點一點。孩子們在毫無壓力的趣味游戲中,已經(jīng)解決了大熊貓身體的造型以及眼睛、耳朵的墨點,再加上毛茸茸的四肢,就變成可愛的大熊貓了。
(二)欣賞名家作品,感悟水墨魅力
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色彩豐富、構圖巧妙、色墨大、形態(tài)變形夸張等比較感興趣。鑒于此,在選擇名家作品時,要有針對性,可以讓學生欣賞歷代名畫家的代表性作品,如齊白石、吳昌碩、徐渭等。
執(zhí)教《蔬果》這節(jié)課中,引導學生欣賞名家畫作,如齊白石的《枇杷》《壽桃》、吳昌碩的《葫蘆》、王雪濤的《蔬果圖》等。執(zhí)教《水墨荷花》這節(jié)課時,引導學生欣賞寧波籍中國畫大家潘天壽的《露氣》、張大千的《荷花》、李苦禪的《盛荷圖》等。
(三)接觸水墨動畫,感受唯美意境
動畫片,一直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水墨動畫,生動活潑,意境深遠。其中,《小蝌蚪找媽媽》這部水墨動畫片,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兒童欣賞。一個個跳躍的“小墨點”擺動著,濃墨點頭,淡墨畫尾,栩栩如生的小蝌蚪就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兩只毛茸茸的小雞,來回擺弄著頭……影片中純樸簡約、寫意傳神的花鳥、動物,孩子們?nèi)琊囁瓶实馗惺苤嫷镊攘?。最后,孩子們也嘗試著畫了一下《小蝌蚪找媽媽》。
二、注重策略,康健兒童水墨畫之花
水墨畫教學中,我們應注重教學策略,使水墨畫教學健康地開展,形成良性循環(huán),在引導學生對水墨畫的好感的同時,能夠掌握簡單的表現(xiàn)技法,讓他們借助筆、墨等功能來表現(xiàn)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物,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改進技法
“藝癡者技必良”,熱愛這門藝術的人,肯定要在技法上下苦功夫的。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怎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如下的探究:
1、化繁為簡,由難變易
在技法教學改革上,我們探索出了“減法”原則,追求化繁為簡,由難變易,著重簡化筆法和墨法,讓低年級的學生不懼怕水墨畫,從而很好地掌握水墨畫。
引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畫水墨畫,如果運用成人的章法去畫,孩子必然感覺拘束、膽怯、不敢下筆。筆者不規(guī)定學生握筆的高低,中鋒、側鋒可以按照需要隨時交替使用,墨色只要求學生有“淡、濃、焦”三個層次即可。學生沒有太多的拘束,才能揮灑自如,創(chuàng)作出自然童真的作品來。
2、彩墨結合,增色不少
有著名教育家曾說過:“顏色是兒童情感的語言”,可見兒童心理是偏愛色彩的,擁有色彩,更能帶給孩子們身心愉悅的感覺。
在執(zhí)教《櫻桃》、《葫蘆》時,引導學生大膽使用紅色,甚至還可以配上鮮黃的大鴨梨。在執(zhí)教《美麗的熱帶魚》這一課中,也鼓勵學生可以染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給魚兒穿上美麗的外衣。
(二)改進裝備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水墨畫創(chuàng)作輔導中,很多老師過分注重內(nèi)容的選擇,但往往忽視了繪畫材料的選擇。選擇好的裝備,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筆
市場上的毛筆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和家長很難選購,甚至有的學生來上國畫課時,帶來了水粉筆、水彩筆、塑料筆等。我校綠洲畫社根據(jù)多年的積累,找到了非常好用的一套毛筆,來上選課的每個孩子能領到一套毛筆——大、中、小兼毫以及一支勾線筆,很好地滿足了孩子們的需求。
2、紙
水墨畫教學有一個優(yōu)勢,上色極其方便,在較短的時間里,能通過老師的引導,畫出一幅富有童趣的畫來。但是,35分鐘的選課時間較短,紙不容易干透,特別是生宣,在濕的時候,容易弄破,不方便攜帶,很多小朋友辛苦畫了一節(jié)課,畫出來的作品到最后變成了“垃圾”。為了避免孩子帶到家里是破破爛爛的,我特意讓學生用鏡面宣來作畫,一幅畫七分畫三分裱,用鏡面宣作畫不僅有效地解決了攜帶的問題,而且使作品增色不少,作品展出也變得輕而易舉了。當然,我們還嘗試用掛歷紙、盤子、馬勺、傘、扇子等紙材來豐富我們的作品。同時,這些作品也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
3、國畫專用教室
我們學校還專門設立了國畫專用教室,筆墨紙硯樣樣俱全,還有專用的水桶、吸水紙、水槽等,避免了學生忘帶材料的尷尬。每次學生空著手來,回去時總能帶回一幅賞心悅目的作品回去。
三、大膽創(chuàng)新,綻放兒童水墨畫之花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無論是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還是實驗的,都是畫家有感而發(fā),帶有主觀思想的。兒童水墨畫的內(nèi)容,不能太單一,只有大膽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事物,畫出來的作品才能大放異彩。
(一)善于選擇繪畫內(nèi)容,呈現(xiàn)多樣性
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在選擇繪畫內(nèi)容要與兒童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家鄉(xiāng)的蔬菜水果、美麗的花卉植物、可愛的動物、迷人的鄉(xiāng)村風景等,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學生耳熟能詳?shù)氖挛?,可以是具象的、抽象的、甚至是夸張的形式來表現(xiàn),讓學生充分體驗和感受水墨相融的樂趣。
(二)善于運用對立統(tǒng)一的方法,呈現(xiàn)情趣性
為了使畫面更具有文化內(nèi)涵,更具有哲學思想,對立和統(tǒng)一在畫面中恰到好處的運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更具情趣性。
在教學《櫻桃》這一課中,筆者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櫻桃的濃與淡、多與少、疏與密、實與虛等變化。主要的櫻桃適當濃一點、大一點、實一點,次要的櫻桃適當?shù)稽c、小一點、虛一點;盤子里的櫻桃多一點、聚一點,盤子外的櫻桃少一點、疏一點;櫻桃還可以二個一組、三個一組、五個一組,甚至還可以有獨立的單個櫻桃等。
總之,小學低年級的水墨畫教學不能只有一個模式,要進行彈性化教學。全方位地運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注重教學策略,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讓兒童輕松地接觸、了解、喜愛水墨畫這門民族藝術,愿意用水墨畫來表現(xiàn)自己對生活的熱愛。也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兒童水墨畫教學,兒童藝術之花在教師的涵養(yǎng)下萌發(fā)滋長,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水墨畫教學境界,靜聽花開,收獲“百花齊放”的盛宴!
參考文獻:
[1]《美術新課程標準解讀》.伊少淳.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2]《美術教學36策》.黃士力.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駱駝中心學校? ? 浙江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