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這種演出藝術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是通過演唱者來將歌曲中的情感以及歌曲本身所蘊含的想法傳遞給聽眾。和樂器演奏不同,聲樂演唱對于演唱者的個性以及演唱者的技巧要求非常大。如果在聲樂演唱時,演唱者沒有了解到整首曲目所具有的情感表達,沒有融入自身的想法,就無法滿足聽眾對于聲樂作品的實際要求。
【關鍵詞】聲樂表演;情感表達;演唱曲目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情感表達在聲樂表演中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很多年輕一代的聲樂演唱者,在聲樂演唱中往往忽略了情感表達對于演出效果的重要意義,認為只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就能使得整個聲樂表演質量上升。一味地注重演唱技巧,以及華麗的舞臺服裝這些外在內容,然而這些并不能真正地幫助聲樂表演提升整體質量。作為聲樂演唱者,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去思考聲樂演唱中所涉及到的作品,情感情緒以及作品的背景和背景中所蘊含的時代,作者對于時代的看法,對于這件事情內心的想法。在實際演唱時,聲樂演唱者就沒有辦法將其中的感情傳達到觀眾的耳中更沒有辦法與觀眾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作為聲樂演唱者,如果在實際演出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辦法將情感完整地表達給觀眾,這場演出本身就是不完整的,更沒有辦法給觀眾一個滿意且完美的視聽盛宴。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聲樂演唱者,所要擁有的不僅僅是非常嫻熟的歌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對不同作品的情感準確把握,讓聽眾在聆聽聲樂作品時能夠感受到演唱者與聽眾之間的情感交流讓聽眾感受到作品中所蘊含的意義,由于不同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情感不同,演唱者在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狀態(tài)下對情感的把握也不同,為此作為聲樂演唱者,需要認識到對聲樂作品進行情感的處理也是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
二、聲樂表演中如何更好的處理情感與把握情感
(一)準確把握作品內涵和感情基調
在實際表演之前,必須要準確地把握作品的內涵,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基調,這是演唱者在開始演唱之前必須要完成的功課。如果演唱者沒有去深入地了解作品中所蘊含的背景情感,以及作者想表達出的想法,就會導致在實際演唱時,過分追求演唱技巧。使得整個演唱缺乏靈魂、變得空洞,沒有應有的感情,整部作品也失去了藝術價值與靈魂。很多聲樂作品之所以受人推崇,原因之一就是所蘊含的背景與內涵。聲樂作品中的情感對于聲樂演唱狀態(tài)而言,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我國,很多老一輩的聲樂演唱藝術家,在上臺表演之前,都會將他所演唱的作品內在的情感研究透徹。然而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年輕聲樂演唱者在實際登臺表演之前,將老一輩的傳統(tǒng)藝術家這一種非常良好的習慣慢慢的給丟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去研究、不再去了解一個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僅僅將聲樂作品變成一首簡單的歌曲去演唱,一味地注重自己的演唱效果以及演唱技巧,使得整個舞臺變得愈發(fā)華麗,視覺效果越來越絢麗。而在藝術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感悟中,卻逐步下降,這就使得觀眾在聆聽聲樂表演時,難以感受到聲樂表演所具有的情感。促使當前的聲樂演唱行業(yè),難以有非常經典作品問世。很多流行音樂都僅僅是在短暫的盛開之后逐步凋零,原因之一就是演唱者在演唱這首歌曲是并沒有將情感融入其中。任何一個好的作品,所依托的不僅僅是優(yōu)美的旋律和讓人深思的歌詞,還有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與內涵。很多聲樂作品都表達了作者在當時的背景下對于社會的期待,對于時代的要求。特別是歌詞背景,以及填詞人自身的生活狀態(tài),這些都需要聲樂演唱者在實際演唱之前對其進行了解,才能更好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這個作品中,做到人歌合一。比如非常著名的聲樂演唱作品《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曲中所蘊含的不僅僅是作者的愛國之情,還蘊含著作者當時只能把他鄉(xiāng)當作故鄉(xiāng)的無奈之情。在演唱時,作為演唱者,不僅僅要表達出歌曲本身所具有的愛國情懷,更需要表現出作者的無奈之情。只有這樣,才能在融入演唱技巧后,真正地將聲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與意義表達給聽眾,讓聽眾感受到聲樂作品中獨有的魅力。
(二)注重與聽眾的情感交流
在演唱作品之前,不僅要對所演唱的作品進入深入了解,還需要在演唱時注意與聽眾之間的情感互動與情感交流。當前,很多年輕的演唱者在實際演唱時,過于注重聲樂表演的技巧,忽略了聲樂表演,演唱者與觀眾之間的對話只有真正的實現,才可以通過演出與觀眾進行情感中的交流互動。情感交流不僅僅是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情感,還包括了演唱者自身的情感,將兩種情感相互融合,與觀眾進行溝通與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觀眾在欣賞聲樂表演時的趣味性,讓觀眾真正的了解聲樂作品中所蘊含的獨特魅力,以及聲樂作品中的情緒內涵。作為演唱者,除了需要擁有非常高超的技巧以及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將自己的情感表達方式與演唱曲目融為一體,讓聽眾在聆聽曲目時,感受到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情感,以及演唱者對作品的情感理解,這也是聲樂表演中所有演唱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讓聽眾通過演唱者的表達方式,理解出作品所具有的內涵,并且在聆聽音樂時與演唱者形成一定的情感共鳴。這種情感共鳴對于整場音樂的表達而言,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三)演唱者需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作為聲樂作品的演唱者,必須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對于不同時代發(fā)展的了解。這是為了保證演唱者在實際演唱時,能將作品所蘊含的不同情感,豐富的展現給大眾。由于聲樂作品中會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具有非常豐富的情感表達,如果聲樂演唱者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不夠,就難以理解到該作品中所具有的豐富內涵。只有文化素養(yǎng)較高的聲樂演唱者,才能快速且準確地理解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內心情感。如果作為一名聲樂演唱者,不能對不同國家的歷史背景進行簡要了解,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就難以提高,就會使得演唱者在實際演唱中無法準確地演唱這些高難度的音樂片段,更沒有辦法將情感和文化內容準確地表達出來。對于聲樂演唱者和表演者而言,只有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夠對一些具有高難度的音樂片段進行演唱,深厚的文化功底能幫助演唱者在實際演唱時,準確地理解不同聲樂作品所蘊含的不同情感表達方式,以及不同的情感內容,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對于所有的聲樂演唱者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如此,作為聲樂演唱者,還需要觀察生活,讓聲樂作品表達中的情感完整展現給觀眾。作為聲樂演唱者,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對情感的把握以及處理能力,讓聲樂演唱變得更加有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聲樂表演時,作為聲樂演唱者,需要了解到任何一個能打動人心的聲樂表演作品,其中所蘊含的不僅僅是優(yōu)美的旋律,耐人回味的歌詞,更是表演者向聽眾傳達的基于個歌曲以及表演者自身的情感。聲樂從來不是一種刻板的藝術,是一種充滿活力、充滿張力的藝術,要求演唱者在實際演唱時將自身的想法以及情感表達融入其中。作為聲樂的演唱者,必須要擁有豐富的情緒,在情感上做足準備,才能讓整首歌曲變得更加立體,并且富有生命力。將歌曲中所想要傳達的情感直接地傳遞到觀眾的耳中,讓觀眾與演唱者達到情感的共鳴,才是聲樂演唱的最根本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劉丹.聲樂表演中情感表現能力訓練策略研究[J/OL].黃河之聲,2019(10):63[2019-07-13].
[2]賈健.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9):54-55.
作者簡介:杜航(1987—),女,河南洛陽,陜西省歌舞劇院歌劇團,碩士研究生,三級演員,研究方向: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