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運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安徽滁州 239000)
人們常說,人的一生中能夠遇到一位好老師是莫大的幸福。而一位好老師,不僅能夠教書育人,給他的學生帶來知識;而且可以傳承師德,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青年教師。我很幸福,因為在我入校的第一年我便遇到了這樣一位好老師。他對待學生時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面對工作時的嚴肅認真、孜孜不倦;他團結(jié)同事、樂于奉獻的精神都讓我印象深刻。他就是滁城院實驗實訓中心主任,一位從事病理學教學與研究多年的老教師,也是我來到滁城院的第一位指導教師——樊幫林老師。在這一年多里,我深深感受到了想要做好一名教師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時我也對教師這份職業(yè)有了新的感悟和體會,那就是對待學生要嚴慈相濟,對待教學團隊要講團結(jié)、講奉獻。
在教學方面,樊老師是我的好老師。還記得2017年9月4日是我第一次正式走上講臺的日子。作為一位新教師,如何上好第一堂課,如何讓學生認可接納我,是我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雖然在樊老師的指導下,我已提前兩周制作好了課件,準備好了授課內(nèi)容,但我的心里仍然忐忑不安。樊老師看出了我緊張的情緒,為了給我鼓氣,他甚至放下手頭的工作陪我一起進了教室。有了樊老師的陪伴,我的心里頓時鎮(zhèn)靜了許多。那次課,我完整而有節(jié)奏的上完了,看著學生臉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這節(jié)課我是成功的。課后,樊老師表揚了我,但也仔仔細細指出了我存在的不足。那一刻,我覺得很幸福,同時更加堅定了以后上課要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在樊老師的支持和鼓勵下,我積極吸取教訓,不斷尋找和總結(jié)更為高效的備課方法和課堂教學方法,同時將自己的備課經(jīng)驗與教學心得纂寫成了文章,分別發(fā)表在了雜志《海外文摘》和《科技信息》上。
樊老師不僅對自己的學生嚴格要求,更十分注重病理學教師的團隊建設。作為病理學教學團隊的帶頭人,他時刻為豐富病理學教師團隊的教科研成果、提高病理學教學質(zhì)量而辛勞忙碌著。近幾年,基于二維碼的信息化教學法在高職院校逐漸普及,樊老師很快接受了這種新的教學理念,并及時傳達給我們病理教學團隊。在樊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2017年到2019年近2年的時間里,我和我們病理教學團隊完成了病理實驗室320多個大體標本和2000多張病理切片的拍攝、文字編輯、二維碼標簽制作和粘貼等一系列工作,并建立了滁城院第一個標本信息化資料庫。2018年,我們病理教學團隊還將這個項目申報為院級和省級重點科研課題,力爭將信息化資料庫的建設推廣到檢驗專業(yè),美容專業(yè),藥學專業(yè)等醫(yī)學系其他多個專業(yè)。而我個人,除了參與課題申請書的攥寫之外,更將信息化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及應用心得攥寫成了2篇論文,目前已發(fā)表在《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上。也許,我所取得的這些成績與在座很多優(yōu)秀教師們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做為剛?cè)胄2坏?年的我來說,我是滿意的,自豪的,而我深知這一切都與樊老師的精心指導是分不開的。每當看到樊老師專心伏案工作時彎曲的脊背,看到他為教育貢獻一生而花白的兩鬢發(fā)絲,看到無情的歲月在他臉上刻下的斑斑皺紋,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有一臺時光機器,能夠?qū)⑺澋募贡持匦伦兊猛Π?,讓他花白的頭發(fā)重新變得烏黑,讓他臉上的皺紋瞬間變得平坦。但實際上我不可能有,我所能做的就是將從他身上學習到的嚴慈相濟寫在這短短的演講稿中,將他團結(jié)敬業(yè)的精神講給在座的每一個人聽。
人們常說,師德是人梯,給求學者無窮的幫助;師德是綠葉,襯托萬千桃李競相開放;師德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作為樊老師的學生,我懂得了嚴慈相濟的意義;作為樊老師的同事,我懂得了團結(jié)與奉獻的內(nèi)涵。也許很快,樊老師將不再擔任我的指導教師,但“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樊老師所授予我的一切都將永存我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