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藝文
在一所大學的心理學課堂上,教授正在給學生們講授壓力管理原則。她拿起一杯水準備問大家,學生們都以為這是關(guān)于“半空”和“半滿”水杯的老生常談。但老師笑笑說:“我拿的這個水杯有多重?”
學生們面面相覷,紛紛說著自己的猜測,從100~500克不等。老師卻說:“依我看,這個水杯的絕對重量不是問題的關(guān)鍵,關(guān)鍵問題是我拿杯子的時間長短。如果我拿一兩分鐘,會感覺杯子很輕;如果拿著一小時,胳膊就會感到酸痛;如果拿著一整天,手臂肌肉就會痙攣、麻木,我也會無力繼續(xù)拿著杯子,只能任其掉落。”
學生們覺得有道理,繼續(xù)聽老師解釋:每一種情況下,杯子的絕對重量都沒有改變,但是我們拿杯子的時間越久,感受到的重量也就越大。
學生們?nèi)粲兴?,老師繼續(xù)說:“人們在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很像這杯水。你思考它們一會兒,沒什么大礙;你想得時間久一點,就會感到有點痛苦;如果終日思慮,肢體和大腦都會麻木,也沒有心思做任何事情?!?/p>
(選自《生命時報》2019年8月6日)
點到為止
人生的重要一課是學會擺脫壓力和焦慮。不管白天發(fā)生了什么,到了晚上,把這些負擔“卸下來”,不要背到第二天。如果第二天早上,你仍然背負著昨日的壓力,今天就是負重的一天。如果日積月累,壓力、焦慮不斷疊加,人就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在遇到麻煩事、煩心事時,我們不妨就事論事地解決問題,而把心中的擔子卸下來,即所謂的“拿得起,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