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瑤
【摘要】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也裹挾著傳統文化的沒落,電子產品盛行,漢字的美學越來越不被現代人所重視,所以在教育的初始階段就要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一顆種子。漢字是美的,它如一幅畫,如一首詩,如一個哲理。我們要認識到這種美,并且努力把這種美傾注到筆端,寫一手好字,把漢字的美學這樣的傳統文化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關鍵詞】低年段;識字教學;美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漢字美教的意義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形形色色的漢字輸入法層出不窮,人們越來越習慣于用鍵盤代替書寫。于是,當需要書面書寫時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好久沒寫字了,都忘記怎么寫了?!笨雌鋵懗鰜淼臐h字往往也趨向符號化、公式化,缺乏美感。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漢字之美
漢字不僅是由“點、橫、豎、撇、捺”組成的方塊圖形,也不僅是表情達意的一個個符號,它更是中華民族傳承了五千年的文化藝術。
(一)漢字是一幅幅精美的圖畫
哪怕是簡簡單單的一豎,在“豐”“車”等字中表現為懸針,如高山飛瀑,氣勢非凡;在“米”“果”等字中表現為垂露,像殿堂之柱,頂天立地;在“青”“背”等字中略為右弓,似軍人站立,挺胸收腹;在“古”“南”等字中略為左斜,若少女回眸,嫵媚動人。
孩子們剛上小學所接觸的“日”“月”“山”“水”“田”“禾”這些字,不就是一幅幅生動精美的圖畫嗎?再如“登”這個字,從癶豆,采用“癶、豆”會義,多像一個人踩著腳踏登上車駕呀!
(二)漢字是一首首雋永的詩歌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她的每個字都能成為一首詩、一幅畫,那一定是中國的漢字。
磊
哈!哈!
石頭
也會玩騎馬打仗,
真有趣!
奇怪的田先生
田先生趴在山坡下,
靜靜的睡著了。
由先生來了,
探探頭,看一看說:
“奇怪!這個人怎么沒有頭?”
甲先生來了,
他搖搖尾巴說:
“奇怪!他的尾巴哪里去了?”
申先生伸伸頭,搖搖尾巴說:
“奇怪!田先生沒做什么壞事,為什么縮頭藏尾呢?”
田先生在山坡下,
靜靜地睡著,
好像什么話也沒聽到。
多么優(yōu)美、別致的小詩啊,這一個個字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實它們都深藏不露,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的浸潤中,每個漢字都有它深遠不凡的來歷……像一首首雋永的詩歌,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品味。
(三)漢字是一個個深邃的哲理
像這個“王”字,“丨”把“三”穿起來就是“王”。即上達天意,下合地理,中通人性者,王也。缺一則不可。不通人性者,“工”,工具,工人,最好也只是一個工匠;不合地理者, 干,失去老百姓的擁護,沒有了根基,給誰當王去?只好自己去干活了;不合天意者,土,連天意都違背了,你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瞧瞧,這一個“王”字飽含的感情多么強烈!
再看“游”字,“氵”的三個點畫擺布均勻有致,外沿成一個弧形,里面形成向心之勢,特別是第一“點”與底邊的“提”顧盼呼應。“方”的“橫”在“氵”的第一“點”與“提”之間的空隙處起筆,這樣與“氵”既呼應銜接,又不相互抵觸;“方”的“撇”正好撇在“氵”的“提”畫的下邊,與“氵”形成穿插避讓之勢。右邊“”的“撇”尖撇在“方”的“橫”畫下面的空隙處,把“”與“方”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白印钡摹般^”尖正好向著整個字的內宮鉤出,這樣既填補了“方”右下旁的空虛,又增強了整個字的凝聚力;“子”的第二“橫”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筆畫,它在“方”的中部起筆,與“橫折鉤”微微相接,向右伸展得稍長一點兒,而且收筆比較重;這一“橫”畫不但在部首“方”和“ 子”之間起到了結合作用,而且還起到了平衡重心的作用。這里面的“向心、顧盼、呼應、穿插、避讓、補空、救應、平衡”等都是為人之道。
三、慧眼識美
(一)細察筆畫之美
要想練字先練眼,低年級的小朋友具有觀察不細致的特點,而漢字的美,首先藏在每個字的一筆一畫之中??蓜e小瞧這簡簡單單的“點、橫、豎、撇、捺”,在漢字中,“橫非橫,豎非豎”,失之毫厘,謬之千里。所以在低年級小朋友漢字書寫中常常見到一個個小火柴棒堆砌起來的方塊字,字雖不錯,卻無美感。漢字的每一個筆畫都是一幅畫,每一個筆畫都如一個千面嬌娃,變幻多端,在開始寫之前要觀察到這些細節(jié)之美,方可動筆寫字,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練好一筆有美感的好字。
(二)再識結構之美
漢字的形體結構可以分為漢字、部件、筆畫、筆形四個層次。漢字是最高層次,部件是中間層次,筆畫是次低層次,筆形是最低層次。根據漢字中部件的多少,漢字可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只有一個部件,合體字有多個部件。根據部件與部件的方位關系,獨體字結構又稱為單一結構。合體字結構主要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鑲嵌結構等12種。以左右結構的字為例,它的特點是:左斂右展,左損右補,左讓右爭。其書寫要領是:左小右大上齊平,左大右小下齊平,筆畫多者細而密,筆畫少者粗而疏。而它的構字方式有相向式、向背式、順背式、相讓式、并立式、穿插式、錯綜式7種之多。
漢字的結構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每個字總逃不出這小小的方寸之間,那么這么多的筆畫,這么多的結構,這么多的變化,該如何在這小小的方格中旋轉騰挪呢?在教學中,如何能讓小朋友明白這樣的道理呢,我通常會合理地運用PPT,在上面運用一些圖形規(guī)劃圈示,這樣清楚明了,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掌握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
(三)三賞書法之美
梁啟超先生認為:中國人寫字有特別的工具,就成為特別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低年級的小朋友剛剛接觸漢字,著手寫字,自然無法欣賞和理解這樣的美。但是我們卻可以把美的種子從小播種在他們的心田。就像成年的中國人,鑒賞書法不需要理念,不需要想象,不需要技巧,一看,瞬間就能感覺到是美是丑。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這幾方面滲透書法的美學教育。首先,教師的示范引領。在平時的板書、評語時,注意留下一筆好字,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這樣的字是美的。其次,在課堂教學時,除了教學漢字的正確寫法,不妨加入一些書法的欣賞,提高孩子的審美情趣。
四、結語
漢字之美千變萬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低年段的小學生剛開始接觸漢字,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有責任、有義務把這樣美的傳統文化好好地傳承下去。我們要幫助每一位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培養(yǎng)他們對漢字具有較高的審美情趣,進而促進文化的傳承,不斷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壽華.趣說漢字—“人”[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