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娜
【摘 要】目的:探討鼻咽部手術患兒術后泵注瑞芬太尼對全麻蘇醒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選擇40例患兒隨機分兩組,每組20例。麻醉誘導后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手術結束至拔管后15分鐘分別予R0組(對照組)、R1組靜脈泵入生理鹽水和瑞芬太尼0.05μg/kg/min。記錄麻醉前(T0)、拔管時(T1)、拔管后5、10、15、20、25、30min(T5-30)的MBP、HR、SpO2。記錄兩組患兒的麻醉及手術時間,拔管及蘇醒時間,拔管后15min、30min的疼痛評分及躁動的發(fā)生率,拔管時嗆咳及拔管后呼吸抑制的例數(shù)。結果:R1組T1時與TO時相比MBP升高(P<0.05)。R1組心率T1、T5時與TO時相比均升高(P<0.05),與R0組相比均降低(P<0.05)。R1組T15時躁動發(fā)生率相比R0組降低(P<0.05)。R1組T15時疼痛評分與T30時、R0組相比均降低(P<0.05)。R1組嗆咳發(fā)生率相比R0組降低(P<0.05)。結論:瑞芬太尼全麻蘇醒期持續(xù)泵注用于鼻咽部手術患兒在臨床使用相對安全。
【關鍵詞】瑞芬太尼 ; 兒童; 鼻咽部術后; 全麻蘇醒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1
小兒鼻咽部手術刺激強度比較大,且手術部位血運豐富,又不能以捆綁結扎等方式止血,術后患兒蘇醒期疼痛不適、煩躁好動都會導致手術部位滲血以及口咽部分泌物增加引起誤吸,這便要求術后有一定的鎮(zhèn)痛效果,又不影響患兒安全快速的蘇醒,盡快恢復咽喉部反射減少誤吸的風險。以往研究中,很多學者使用不同藥物及方法以減少拔管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應,但各有優(yōu)點及缺點。新型阿片類鎮(zhèn)痛藥瑞芬太尼在臨床廣泛使用后,為提高鼻咽部手術患兒全麻蘇醒期質量又多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鼻咽部手術患兒40例,性別不限,ASA分級I級或II級,年齡5~12歲,體重15~39kg。無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肺、肝、腎功能無異常。將患兒隨機分為2組(n=20):R0組(鹽水組)和R1組(瑞芬太尼),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監(jiān)測血壓、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按患兒公斤體重常規(guī)誘導后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術中吸入七氟醚維持在1.0~1.3MAC之間,靜脈恒速泵入瑞芬太尼0.1μg/kg/min,停止追加肌松藥,手術結束有自主呼吸后使用拮抗劑。兩組患兒手術結束直至拔管后15分鐘,R0組(鹽水組)、R1組(瑞芬太尼)分別靜脈泵入生理鹽水及瑞芬太尼0.05μg/kg/min。記錄麻醉前(T0)、拔管時(T1)、拔管后5、10、15、20、25、30min(T5-30)的MBP、HR、SpO2。兩組患兒的麻醉及手術時間,拔管及蘇醒時間,拔管后15min、30min的疼痛評分及躁動的發(fā)生率,拔管時嗆咳及拔管后呼吸抑制的例數(shù)。
1.2 評分標準
呼吸抑制評判標準:呼吸頻率小于10次/分,SPO2小于90%。
躁動評分:1分,平靜睡眠;2分,清醒,平靜;3分,易怒,易激惹,哭喊;4分,難以安慰,無法安撫的哭喊;5分,無法平靜,迷惑,譫妄。躁動評分≥4分為發(fā)生躁動。 疼痛評分:選用面部表情分級評分(FRS)。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用卡方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4組患兒性別構成比、年齡、體重、麻醉及手術時間、拔管及蘇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1 見表1。
2.2 見表2。
2.3 見表3。
2.4 見表4。
2.5 表5。
3 討論
小兒鼻咽部手術不僅血運豐富且不易止血,全麻蘇醒期拔管可導致患兒發(fā)生嗆咳、躁動、疼痛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應[1],增加手術部位滲血的機率,誘發(fā)患兒誤吸、喉痙攣的風險。
瑞芬太尼作用時間短,消除快﹑靜脈輸注半衰期始終為3~5min,且小兒與成人的藥代動力學相似[2],鎮(zhèn)痛效果對于全麻蘇醒期的具有很好的可預測性。張淑芳[3]等研究表明瑞芬太尼抑制患者的的拔管反應是可行的。
本研究分組結果顯示R1組T1時與TO時相比MBP升高(P <0.05)。R1組心率T1、T5時與TO時相比均升高(P<0.05),與R0組相比均降低(P<0.05)。R1組T15時躁動發(fā)生率相比R0組降低(P <0.05)。R1組T15時疼痛評分與T30時、R0組相比均降低(P <0.05)。R1組嗆咳發(fā)生率相比R0組降低(P <0.05)
綜上所述瑞芬太尼持續(xù)泵注用于小兒鼻咽部術后全麻蘇醒期雖然不能有效抑制血壓的升高,但能維持心率的相對穩(wěn)定、減輕術后疼痛、躁動及嗆咳,無呼吸抑制,不增加全麻蘇醒及拔管時間,從而減少術后患兒鼻、口咽部手術部位發(fā)生出血的機率,進一步降低誤吸的風險,相對更安全。
參考文獻
杭燕南,莊心良,蔣豪.當代麻醉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628-629.Geman W, Rajesh Aneja.Christopher Heard et al.Continous remifentanil for pediatric neurosurgery patients[J].Prdiatr Neurosurg.2000,33(5):227-229.
張淑芳,曹振剛,袁媛,等.瑞芬太尼抑制維吾爾族患者拔管反應的半數(shù)有效濃度[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4,34(6):66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