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特殊教育學校 張炎松
我從事特教工作多年,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體會到聾校作文教學的困難。聽障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在低年級體現(xiàn)在語言訓練和語言康復上,到了中高年級則集中體現(xiàn)在作文教學中。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很少有學生能夠寫出語句通順、條理清楚的作文,大多數(shù)學生寫的作文用詞不當、語法混亂、語句不夠通順,嚴重制約了聽障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下面就聾校作文教學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語文的實際運用能力,指口頭語言能力(說話)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寫作)。對聽障學生而言,由于聽力受損,口頭語言的形成和發(fā)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經過語訓,盡管口語能力會有所提高,但與正常人相比還是相差很遠。同時,聽障學生習慣用的手語往往表情達意含糊不清,一般人難以理解,交流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書面語言則是聽障人員最適用的語言,也是他們與正常人交流的主要語言工具,特別是現(xiàn)代資訊在不斷發(fā)展,使得社會生活越來越依靠文字交流,因此,書面語言的發(fā)展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就顯得更為重要。語言寫作能力可以說是聽障學生接觸社會、走向社會的基本生活能力之一,也是聽障學生自身素質的重要部分。
在聽障學生的作文中,經常會出現(xiàn)語句不通順、前后顛倒甚至表達句意不完整的情況,如“我吃飯完了(我吃完飯了)”“他打架和小明(他和小明打架)”“他少先隊員(他是少先隊員)”等。在普通人看來很簡單的句子,聽障學生寫起來卻漏洞百出,令人啼笑皆非,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從聽障學生生理特點來看,由于聽力障礙,聽障學生對語言的掌握比較困難。語音是語言產生的一個重要音素,通過語音掌握語言比較自然、簡單而且流暢。而聽障學生對語音的感知很弱,主要靠記憶掌握語言,所以聽障學生語言易產生語法混亂,經常出現(xiàn)倒裝句或詞語搭配不當?shù)痊F(xiàn)象。
2.從聽障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由于聽力受損,直接影響到了聽障學生接受事物信息的總量,使得聽障學生的思維變得狹隘,直接影響了聽障學生對語言的掌握。因為語言不是單純的符號,其中還包含著一定的思想,要正確掌握語言,必須充分理解語言中的思想。因此,聽障學生聽力受損影響思維的發(fā)展,進而也影響了語言的發(fā)展。聽障學生作文中除了出現(xiàn)上述問題外,還經常出現(xiàn)詞語貧乏、無話可說、不知道怎么寫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積極引導他們,開發(fā)他們的思維,開拓他們的視野,發(fā)展他們的語言。
詞句是寫作的基礎,沒有豐富的詞句認知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在教學實踐中,我教育學生要注重對詞句的積累?!昂糜浶圆蝗鐮€筆頭”,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小本子,每次閱讀時遇到精彩的詞語、句子或片段,都要隨時記錄下來,再體會:別人是怎么用的?我在寫作中能不能用到?并且教育學生要持之以恒。經過長時間的收集、積累,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還可以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不要輕視這個小本子,它對聽障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老師要經常檢查這個小本子,一方面起到督促的作用,另一方面,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同時,對于小本子上的閃光點要給予肯定和表揚。有時在班級中,我還讓學生交換小本子,互相學習,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大多數(shù)學生已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常常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會利用課余時間主動進行閱讀,自覺記錄一些精彩的詞句,積極主動地發(fā)展自己的語言。
觀察身邊事物,體驗社會生活是聽障學生作文內容的源泉。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由于聽障學生有聽力障礙,視覺補償認知事物就顯得非常明顯。教師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例如在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情,每天上學、放學路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四季變化給天氣和植物帶來了哪些變化等等。有的學生曾經對我說:我每天所看到的事物都差不多。針對這種情況,我就耐心啟發(fā)他:每天的人和物都在不停變化,要注意用心去觀察,不要忽視很多細微之處,往往細節(jié)的變化就能看出一個人或物本質的變化。
培養(yǎng)聽障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聽障學生聽力上的不足,還可以加深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一個曾經在我班畢業(yè)的聽障學生。據(jù)我所知,這個聽障學生畢業(yè)后就走上了社會,再沒有踏進校門。我們先用手語進行交流,由于這個聽障學生在社會上所學的手語很雜,我們之間的手語交流已顯困難。后來改用筆談,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好,語句通順而流暢,除個別詞句還帶有聾人語言的特征外,基本上已和正常人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一樣了。在我的記憶中,看他在學校時學習并不是特別優(yōu)秀,并且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也不是很好,是什么原因使他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得這么快呢?他笑著寫道:練的。因為他走上社會以后,面對的基本上都是正常人,為了生活,他必須要和他們進行溝通、交流,而他與正常人交流的唯一途徑就是書面語言。因此,在長期的磨練中,他的書面語言得到了鍛煉,得到了提高,得到了質的飛躍。
受到這位學生的啟發(fā),我在班級中推行“筆談”這種特殊方式。所謂筆談,就是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盡可能地少用手語,多用書面語進行交談。因為筆談可以學到教材中學不到的許多活生生的語言,可以豐富學生的詞語,學習和掌握新的句式,對聽障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學校師生的筆談之中,既可以填補手語表達中的不足之處,實現(xiàn)思想交流,又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書面語中所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糾正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