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燕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孝直小學 山東 濟南 250402)
又一次常規(guī)檢查開始了,老師們也還是像往常一樣打滿了紅紅的對號或問號,批改態(tài)度的認真是可想而知,尤其是作文的批改,老師們堅持發(fā)揚老黃牛精神,每一篇都“精耕細作”,小到一個標點符號,一個錯別字,大到選材、立意、布局,學生的每一個缺點都逃不過老師“雪亮”的眼睛,很多學生本上的批語都長篇大論,批評的語言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墒欠竺娴淖魑?,上篇出現(xiàn)的錯誤還是“雷打不動”啊。
突然,我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在一打作文前面駐足。這是怎樣的批語呢?學生的作文上被老師的紅筆勾畫滿了,不長的一篇作文上卻寫滿了“好”、“優(yōu)”,有的甚至是幾個“好”連用,小到一個標點,大到一段話,上面全是激勵性的評語:用的詞好、用的標點好、句子優(yōu)美、標點使用恰當……再細讀這些作文,真的那么美嗎?與之相比,我所看到的錯字、病句以及用錯的標點等比比皆是,而這位老師也只是用修改符號進行提示,并未做過多的批評。我翻閱了本班的其他同學的作文,本本如此。我心中充滿了疑惑:這個老師是不是太不負責任了?學生有錯為何不指出?我壓制住內(nèi)心的疑惑,繼續(xù)翻看著一位同學后面的作文,老師的批語一如既往地充滿了贊美,極少出現(xiàn)批評,不同的是學生的作文越來越好,錯字、標點有誤、病句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作文內(nèi)容也是充滿了“血”與“肉”。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我繼續(xù)翻看著其他同學的作文,變化是顯而易見的。這不得不使我陷入了沉思:為什么會這樣呢?是什么讓這個班的學生的作文越來越好?
帶著內(nèi)心的震驚、不解,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那位老師,從他那里我解開了心中的疑惑?!皩W生寫不好作文除了積累有限、不能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外,我們對學生的寫作評價也存在很大問題——死板單調(diào)。我們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審視一個剛剛拿起筆寫話的孩子的文字,對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經(jīng)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之后,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言行:我是不是站在了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作文?于是,我就嘗試著蹲下身來,用一雙孩子的眼睛,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作文?!?/p>
這段話不由得使我陷入了沉思。這位老師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我們一直頭疼的問題。但是,我們卻從沒有從自身去找找原因,這位老師的做法為我的作文教學打開了一扇窗。
一個老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不能表示這個老師鑒賞水平的高低或者說這個老師能力的高低,恰恰相反,它凸顯的是老師的教育智慧。千篇一律的四字評語,如:語言流暢、感情豐富、重點突出……或者如出一轍的評語:標點使用不當,詳略不當,中心不突出等等,既沒有起到鼓勵作用也沒有讓學生感受到與眾不同,學生感受不到寫作帶來的愉悅,感受不到習作的魅力,久而久之,寫作就成了學生感到頭疼的事情,甚至成了自己的負擔。我想,為了喚醒學生沉睡的寫作意識,點燃他們的激情,作文的賞析與評改是重要的一環(huán)。
我們作為老師在作文批改中指出學生的不足的同時,還需努力尋找文中的閃光點,無論是長還是短,好還是差,從謀篇布局,材料的選擇,語言的組織,表達的方式與真情實感,以及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都給予學生以贊美,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看到希望。
首先,對于班內(nèi)整體水平較好的同學,更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如“我很喜歡你的文章,因為它具有真情實感?!薄斑@篇文章真是與眾不同,文如其人,由此可見,你是一個非同一般的孩子!”“想象真奇特!我想對你說的一句話是:你的未來不是夢?!?/p>
其次,對于寫作一般甚至沒有興趣的同學,切忌不要一棍子打死,全盤否定,而應該巧妙利用旁批,從一詞、一句、一字入手。個好詞把它圈出來,寫上贊美;一句好的句子,把它勾畫出來,寫上我的欣賞……這些不起眼的一個詞、一句話讓會點燃孩子的興趣,消除他們對習作的恐懼,從而慢慢走近作文,進而喜歡甚至愛上作文,我想至少不會排斥寫作。
因而我認識到,作文教學不需要“精耕細作”,“粗放經(jīng)營”也許效果更好。每次作文如果只指出最突出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癥結(jié),防微杜漸,而對其他問題“視而不見”,我相信只要有心,就總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鼓勵贊美的語言做評語的主角,讓學生們找到自信。
新課標要求我們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诖耍覀儜撜晜€體差異,不搞“一刀切”,以多重標準多樣方式去評價學生的作文,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人制宜”的多進行激勵性評價,不要吝嗇贊美之辭,真誠的激勵學生,滿懷愛心的喚醒學生作文的潛能,讓學生體驗成功,張揚個性。
老師,作文評改,請不要吝嗇您贊美的語言,讓贊美的花朵常開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