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友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長集鎮(zhèn)中心小學 安徽 霍邱 237400)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導入更是藝術中的藝術。所謂導入,就是運用導入語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情境的手法?!督逃睦韺W》指出:“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本脑O計的導入,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啟動學生思維的機器,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架起新舊知識的橋梁。那么,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新課導入呢?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懸念能激發(fā)學生想象,促進學生打開思維的翅膀,勇敢翱翔。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對于新鮮事物都非常關注,也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而懸念,就是激起學生興趣的直接方法。懸念可以促進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比如,在學習《花鐘》一文時,可以設置懸念“,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鐘???”在學生們議論紛紛的時候,讓他們總結自己了解的鐘有哪些“,那你們見過其他的可以計時的鐘嗎?比如花鐘?”從拋出問題,到學生提出疑惑,到在文章中進行探究,就很自然地進行銜接和貫通了。用懸念導入法進行新課程的導入,需要考慮到學生關心的問題以及學生的知識面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想和想象,促進學生擴展大腦思維,不斷去積極探索文章內容和答案。
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關鍵,正確的發(fā)音、情感的融入、角色的配合等等這些都是誦讀的關鍵。小學語文中,引用誦讀導入法對新課進行導入,可以讓學生更快地了解其中的內容。誦讀導入法學習語文,是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方法,通常分為分角色朗讀、分段朗讀等。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時,運用誦讀導入法,配上柔和的音樂,先由教師示范一遍,然后點名讓學生自己來誦讀,可以由幾個學生一起合作,或者進行分段誦讀。讓學生模仿其中作者的感受,來體會文章中的敬佩和懷念之情。最后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進行美學欣賞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音樂導入法進行教學,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不錯的方法。音樂是抒發(fā)情感的最直接表示,也是心靈和藝術的窗口,采用音樂導入法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快地進入狀態(tài),并且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武松打虎》這篇文章時,利用學生對梁山好漢的喜愛,先與學生討論他們最喜歡其中哪個好漢,為什么喜歡。然后配上氣勢恢宏的《好漢歌》,鼓勵學生跟著一起唱,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活躍氣氛的同時,讓學生精神抖擻,為教學效率的提升打下一定的基礎。音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也可以引起學生對文章相關內容的想象和聯(lián)想,促進學生積極探索文章相關內容。
溫故而知新,這是一句老話。在語文學習中,這句話的運用可以恰到好處。在小學語文新課程的導入教學中,運用新舊知識聯(lián)想的導入方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舊知識的鞏固,而且可以促進對新知識的展望。新舊知識的聯(lián)想,讓學生明白新知識的來源和開端,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舊知識,對新知識產生更多的興趣。新舊知識緊密聯(lián)系,以舊引新,順其自然地導入新課程新內容。
小孩子喜歡聽故事,我們可以找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故事入手。故事引入法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自然就會特別用心學。
我在教學《給予是快樂的》一課時,這樣設計:師:今天我給大家講《三字經》里的一個故事“融四歲,能讓梨?!笨兹谛r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那個梨就給哥哥吧?!备赣H聽后十分驚喜??兹谧尷娴墓适?,我們感受到兄弟之間的愛。
有這樣一對兄弟,哥哥十歲左右,弟弟是個腿有殘疾的孩子,他們之間也有感人的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他們的愛。一起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這篇文章。
事實證明不愿意學習的孩子到處都有,不愿意聽故事的孩子卻很少遇見。將語文小知識融入故事中,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入手,結合他們年齡特點。既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有能引起學生的情感,這樣的效果不言而喻。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的導入教學時,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且促進學生在課堂上高度集中,提高學習效率。小學語文教育,應該采用適合小學生的教學導入方法,訓練學生的說話和表達能力,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重視培養(yǎng)學生興趣,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