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東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新建學校 遼寧 盤錦 124200)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在不斷地深化教育體制的改革,如今社會也在普遍的關注教育教學的有效性。體育教學開展的是否有效,主要取決于老師的教學是否盡心盡力和學生的學習是否努力認真。學生經過體育的學習,可以增強他們的體質,在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等上有較大的進步。那么怎樣才能讓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切實的提高,讓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進一步提升,筆者根據實際經驗進行深入的分析。
駕馭課堂的能力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體育課不同于別的學科,體育課在操場上進行,學生常常會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自制力大都較差,只要有一丁點“風吹草動”,就會很快轉移注意力,從而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眼球。小學生們都很喜歡節(jié)奏感強的項目,在隊列練習中,我們可以用吹口哨、拍巴掌、說快板、編口訣等多種進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邊喊口令邊練習,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此這般,不是更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練習起來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建立有效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課上得協調而有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都對學生有著莫大的影響。哪怕是一個動作、表情或眼神,還是一句話,都會影響他們對體育課的心理和態(tài)度。比如,當學生害怕嘗試新動作或練習動作失敗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反復的示范去鼓勵他們,引導他們,讓他們能重新鼓起勇氣,增強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做好。當然,和諧的氣氛并不意味著上課不需要紀律,放任自流。反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提醒學生遵守紀律,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組織紀律是組織教學的前提,而和諧的氛圍則是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在心情舒暢中上好體育課。
在具體實踐教學中,怎樣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了內容標準,并以學生水平來劃分學段,給體育教師一個理性思考的空間和選擇教學內容的余地。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依據《體育教學大綱》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確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后,再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來實現教學目標。為此,體育教師在選擇教材內容的時候就要牢牢把握住體育課程的理念和體育學科的特點,根據本校的條件和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以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
美國動作發(fā)展學家經過幾代人的研究,從發(fā)展的觀點理清了影響人類活動發(fā)展的六大因素:動作的質量、動作發(fā)展的順序、動作的積累、動作的發(fā)展方向、動作的多元素和動作發(fā)展的個體差異。這些研究結果證明人類動作發(fā)展的順序是具有相當高的預見性,例如:在學生小學初階段適合發(fā)展其柔韌性、靈敏性、協調性和平衡能力,到了學生青春發(fā)育期,就可以適當發(fā)展學生有氧耐力、速度、肌肉力量等素質。這就是說也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中小學階段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才能科學合理的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為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提供保障。當然,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減少隨意性,要考慮學校場地器材、氣候變化等實際情況;才能因地制宜開發(fā)利用校本課程,同時要著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只有將教學內容引導到學生的心理上,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認知欲望,并且能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作用,那么學生對體育項目的濃厚興趣才會長久延續(xù)下去,從而為其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在體育教學中,有許多教學方法可以讓去選擇,去比較,去衡量,為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服務。但教學本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于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否使體育教學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否達到了體育教學的目的,否則,任你再怎么華麗和花哨的教學方法都是無效的。只有靈活機智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更快、更高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體育課堂教學是一門魅力無窮的藝術,教與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huán)過程,只有不斷地學才能更好地教,在實踐中學,在生活中學,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和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讓每一個學生的體育技能、體育意識、體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體育教學的美感,切身感受到體育教學的快樂,從而真正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益。當然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學,需要的努力還很多,這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要不斷的探索、總結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