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艷秋
(四川省廣安友誼中學 四川 廣安 638500)
中國的支教,是指一項支援落后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校的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當前社會上存在著薄弱學校不思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義務教育由于缺乏科學明晰的質量評價標準、學科教學質量呈逐年下滑趨勢等問題。為了不斷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促進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充分開發(fā)、利用和共享教育資源,通過互動交流、相互切磋、優(yōu)勢互補、全面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能夠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協(xié)調發(fā)展?!读x務教育法》也提出“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qū)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p>
薄弱學校是指在基礎教育階段,某一特定區(qū)域內辦學條件相對較差、教育質量相對偏低、社會信譽不高的學校。原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李連寧曾就薄弱學校的內涵做過這樣的解釋:“薄弱學校主要在辦學條件、師資水平、學校管理、生源質量等方面比較薄弱,從而造成教育質量不高,其中關鍵的是管理,其他諸項是相對的?!薄氨∪鯇W?!弊钤缡窃?986年國家教委頒發(fā)的《關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辦法的通知》中提出來的。“通知”要求各地“特別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薄弱初中建設,使這些學校的校舍、辦學經(jīng)費、師資水平、教學儀器設備等有較大改善和提高”。自薄弱學校產(chǎn)生以來,改進薄弱學校的呼聲就從未間斷過,畢竟薄弱學校的改進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薄弱學校作為我國基礎教育不均衡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重要現(xiàn)象。
但是個別學校對支教工作做得還不是很到位,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人員選派上把任教經(jīng)歷差、工作責任心差的人當做首選對象;二是工作方案制定上沒有從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上積極想方設法、定出規(guī)劃有師資情況的調查與分析,但沒有提高的目標要求,有學科結構分析,但無結構合理的計劃教研活動和支教活動結合的不緊密;三是部分受援學校對支教教師的管理上不到位。由于認識上存在問題,個別教師支教責任心、事業(yè)心不強,沒有把自己置身于受援學校,不任主課、不擔任班主任等。還有需求與供應的不對接,支教教師質量難保證,支教教師功利化傾向嚴重,支教教師考核不實不嚴等等之類的問題。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為了更有效地發(fā)揮支教教師的示范帶動作用,真正給薄弱學校送去“春風春雨”,所以應對支教加強管理。
一、擴大支教范圍。一是結合職稱評定,超編鄉(xiāng)(鎮(zhèn))選拔優(yōu)秀教師到邊遠學校支教。二是讓機關人員到教學一線進行支教磨煉,將好的管理和教學經(jīng)驗帶到基層學校,在教育最前沿一個普通教師的崗位上重新認識教育,理解教師,為全縣教育戰(zhàn)線的教師做表率。
二、學校領導深入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傳授城區(qū)學校好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和經(jīng)驗,進一步提高薄弱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同樣可以通過校長交流制度,培養(yǎng)造就一批素質高、適應性強、敢擔當?shù)男iL隊伍。學校與學校之間相互交流,強校為弱校培訓教師,有助于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平民化、普及化,讓屬地就學落到實處,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夠上得了好學校。
三、為了快速提高薄弱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可以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采取雙向交流工作機制,即在城區(qū)學校教師支教薄弱學校的同時,選派薄弱學校教師到城區(qū)學校進行學習鍛煉。
四、在支教管理制度上,支教期滿后,支教教師經(jīng)考核合格回原學校任教,形成了“以派入學校為主,派出學校為輔”的雙重管理模式,使支援學校和受援學校都能及時了解支教教師的工作情況。在考核工作中,由原來的對支教教師支教期滿考核改為全程跟蹤考核。具體地說,就是對支教教師進行支教期內的初期、中期、后期跟蹤考核,對于客觀、全面、真實了解支教教師的表現(xiàn),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整個考核結果直接作為年終支教單位和支教教師表彰的主要依據(jù)和條件。
五、實行校際間一對一幫扶機制。由標準化學校、示范學校和薄弱學校結成全方位的一對一幫扶對子,從辦學條件到師資建設等方面通過幫扶使薄弱學校實現(xiàn)新的提高,從而逐步縮小薄弱學校的差距。
六、進一步完善對口支教工作,對先進、優(yōu)秀、示范學校提出硬性指標,尤其是對這些學校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提出目標要求,每人必須定期完成支教和帶徒弟任務,并且要有明顯效果,用這些人的示范作用實現(xiàn)對薄弱學校教師的專業(yè)引領,帶動他們的提高。
薄弱學校走出困境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應該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事業(yè)追求。我期待著更多的薄弱學校走出困境,義務教育能夠得到均衡發(fā)展,校園環(huán)境一樣美,教師素質一樣高,讓學校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生活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