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效華
(華亭市第一中學,甘肅 華亭744100)
一個人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人適應社會所應具備的能力和品格。就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而言,則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對歷史具備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具有正確的歷史觀等。高中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構建一定的培養(yǎng)體系,這不是一個簡單而短暫的過程,需要廣大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完善。
教學目標指導教學行為。設立一個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jù)。教學目標的設立,切忌以簡單的歷史知識傳授和歷史理論講解為主。教師應仔細研讀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深刻理解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內涵,然后將兩者合理地結合起來,再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確立教學目標。教學實際情況,一方面包含教師施教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包含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核心素養(yǎng)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歷史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形成正確看待歷史問題的思想,具備對歷史形成、歷史影響進行分析的能力??茖W的教學目標,是以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和具備一定的歷史分析能力為主的教學目標。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史觀,這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并在教學中合理地設計教學模式,圍繞培養(yǎng)唯物史觀展開教學。教師在教學中除了給學生傳授歷史知識以外,還需要分析歷史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對今后歷史發(fā)展的影響,不僅要讓學生從橫向了解歷史事件,還需要有縱觀歷史的能力,要對歷史形成全面、客觀的認識,從而樹立科學的唯物史觀。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或者小組合作研究。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歷史課堂中,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有針對性地篩選能激發(fā)學生投入激烈討論的歷史話題。例如,針對某一教學內容,小組搜集相關歷史資料,在搜集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搜集方法。在針對歷史資料進行研究、討論的時候,要對資料進行辨析,以形成正確的認識,并且還要能對歷史進行解釋,當討論中出現(xiàn)正解、誤解、淺析、深究等情況時,教師就要適當?shù)剡M行指導,學生客觀地對待各自的看法,汲取其中正確的思想。在合作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在歷史解釋和史料實證方面的能力。
在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體系構建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學設施設備條件,合理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主動探究學習。例如,在學習“一代雄獅拿破侖”的時候,筆者提問:“拿破侖前期成功的原因和后期滑鐵盧一戰(zhàn)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學生結合教材和教師前面的講解,開始自主思考,并在草稿本上進行記錄,隨著文字躍然紙上,學生的思路逐步清晰,拿破侖一生所經(jīng)歷的重要事情浮現(xiàn)在他們腦海中。而后,學生開始歸納總結拿破侖失敗成功的原因,并且在分析的過程中會知道他成功得合情合理,失敗得也合情合理,在特定的時間、條件下,往往就預示了某種特定的結局。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也能夠知道需要結合當時特定的時間、空間進行歷史分析,才能夠明白歷史為什么發(fā)生,放到另一個時間是不是也會發(fā)生這樣的事。經(jīng)過思考,我們知道特定的事只有在當時那個時間、地點才會發(fā)生,在實際看待事物的時候,也需要結合現(xiàn)實情況進行分析。
通常來講,學生在課堂上對歷史的情感體驗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歷史影片等來實現(xiàn)的。如觀看涵蓋人民軍隊建立、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廣大人民努力爭得中華民族的解放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等事件的影片,能夠刺激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他們的家國情懷,學生會對歷史偉人充滿敬佩,對祖國的建設充滿信心,并將這種情感落實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上,為實現(xiàn)祖國強盛、民族復興而努力學習,以正確的情感對待身邊的事物,以正確的行為對自己和社會負責。
高中歷史教學包含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教學兩部分。高中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一方面,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另一方面,需要通過課外實踐培養(yǎng)。教師自身需要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并為學生推薦適合閱讀的歷史書籍;也可以通過課外實踐,如帶領學生參觀歷史名人故居、歷史遺跡等,使其在視覺體驗和觸覺體驗中“穿梭時空”,形成時空觀念,科學地審視歷史的發(fā)生過程。此外,高中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于持之以恒,長期的堅持是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構建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