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官
(景泰縣第一中學,甘肅 景泰 730409)
甘肅省貧困縣區(qū)普通高中教師隊伍資源與城市相比有較大差距,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學校兩百余名教師中,研究生學歷6名,占教師總數(shù)的2.5%,其中只有一名是全日制研究生,其余都是在職研究生。本科學歷的占91%,但正規(guī)全日制師范類的卻不到50%。學校的骨干教師大多為中專、大專師范院校畢業(yè)老教師。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永恒主題,除了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我校在教師成長和培養(yǎng)上通過多年的探索,逐漸形成了教師成長、打造名師的實踐方式。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青年教師的政治思想、師德師風及業(yè)務水平?jīng)Q定學校的發(fā)展前途和命運。為此,我校早在2001年就開始實施“青藍”工程,從師徒結對到導師和徒弟各負其責,從“青藍”工程領導小組、管理過程到考核辦法都有具體的實施方案。青藍工程是一個對青年教師有目標、有計劃、分階段培養(yǎng)過程和自身實踐提高方案,通過多年的探索、創(chuàng)新和實踐,使我校青年教師師德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真真發(fā)揮了傳、幫、帶的作用?!扒嗨{”工程成了青年教師茁壯成長的搖籃。
2012年,學校參照名校做法,成立名師工作室。先從語、數(shù)、外三大學科開始,各科成立一個名師工作室,由學校業(yè)務強、能力強、全縣影響力大、勤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甘于奉獻的高級教師主持工作,出臺了名師工作室實施方案,讓本學科青年教師全員參加,六七年下來,名師工作室給我校青年教師在學科素養(yǎng)、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采編試題等諸多方面起到了思想引領作用。
我校有一名教師由于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成績特別突出,被評為省勞模,縣工會在我校成立了勞模工作室,還每年劃撥專項資金,抓住此契機,我校給勞模工作室安排了一項工作——班主任培訓。專門配合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思想教育、班主任業(yè)務培訓,為學校打造一個會溝通、善對接、負其責、盡其力、敢于抓、敢于管、干大活、出新彩的班主任管理團隊。
每學期的新教師匯報課、青年教師公開課、骨干教師示范課,日常的督導室推門聽課以及一周一次的名師講座,以聽促教,以評促教,常態(tài)化的教學抓手,加快了青年教師的成長、成熟的節(jié)奏。
我校實行的是分層教學,每個年級都按分數(shù)段把學生分成樹人班、重點班、雨林班和普通班四個層次的班級,任課教師安排語、數(shù)、外、理、化五科,實行“四帶一”(四骨干一青年)排課方式。為了加快青年教師成長,我校大膽啟用有魄力、能吃苦、善鉆研、負責任的青年教師,安排他們二輪后承擔樹人班、重點班的課程,使他們抄近道趕上甚至超過骨干教師。
早在2004年,學校就啟動了“一年適應,三年合格,六年骨干,九年名師”的“3691”名師培養(yǎng)工程,出臺并不斷完善實施細則,落實管理環(huán)節(jié)。名師工程以“新教師的培養(yǎng)”為基礎,“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為主體,“培養(yǎng)名師”為目標,充分發(fā)揮名師的傳、幫、帶作用。
學校通過一年一屆的“教育教學研討會”,對全校一線教師在德育能力、本體能力、實驗能力、信息能力、心理輔導能力、命題能力的“5+1”能力進行大閱兵。學校教育教學研討會從1988年開始,迄今已有三十一屆,從最初的五六項內(nèi)容增加到現(xiàn)在的十二項,對一年來的教學、教研、德育進行全覆蓋,特別是對四十歲以下的教師,“5+1”能力是一次大閱兵,也是一次大促進、大提高。
學校開通學科網(wǎng)、資源網(wǎng)、高考學習網(wǎng),下達學習任務,并加強青年教師對網(wǎng)絡名師在線授課的學習和監(jiān)督,而且實行全校40歲以下教師一年一次的專業(yè)知識考試,達到了以考促學的良好效果。
近年來,學校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積極與國內(nèi)知名高中接洽,先后組織200多位教師走出校門,赴北京、上海、江蘇、河北、山東、寧夏等地知名高中或課改示范高中考察學習,轉(zhuǎn)變理念,改革教法,滿足了新課改的師資要求。大量的年輕教師迅速成為學校的中堅力量,能夠勝任高中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