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科召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潘火街道德培小學,浙江寧波 315000)
近幾年,隨著新教育課程的改革,學校對學生期末評價的方式也從原來傳統(tǒng)的“紙筆”評價轉變?yōu)椤胺羌埞P”評價,“非紙筆”評價的形式多樣,如游園會、大闖關、嘉年華等,每個學校各有不同。筆者所在小學以“期末游園”為標志的低學段數學學業(yè)水平“非紙筆”評價,深受家長和師生的歡迎。筆者結合本校的實踐經驗,談談“非紙筆”評價的具體實施及筆者自己的一些感想。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評價應以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為依據,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表現?!眰鹘y(tǒng)的“紙筆”評價通常是以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側重于學生的學習結果。但學生的聽說能力、數學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等往往很難被評價到。同時“非紙筆”評價能夠在一個更加開放、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更適合小學低學段學生。追求素質教育的今天,以往的“紙筆”評價已無法滿足對學生全面評價的要求。
我?!胺羌埞P”評價是以期末游園的形式,來測評低學段學生這一學期數學學業(yè)水平的。考慮到小學低學段學生正處于以游戲玩樂為主的學習向規(guī)范課堂學習的過渡階段,為避免給低學段學生造成一定的學習壓力,游園式的期末評價更適合他們,更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充分發(fā)揮“非紙筆”評價的優(yōu)勢,評價內容的設計必須符合學科特點,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體現出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習過程及情感態(tài)度等。例如,在期末游園中,安排一年級學生摸立體圖形的游戲。教師事先準備好一個箱子,里面放有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體和其他形狀的物體。游戲中,教師讓學生摸出相對應的立體圖形,并把正方體放在長方體的上面,把圓柱放在長方體的上面。此安排的目的不單單考查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還讓學生通過摸一摸,感知、區(qū)分各種圖形。
“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和改進教師教學[1]。”為了使評價有據可依,公平公正,也為了方便學生間的橫向比較,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知識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分別設定了評價等級,共計20星,累計達到18星及以上為優(yōu)秀,達到15—17星為良好,達到11—14星為合格。每次游園結束后,學生間總會互問是否達優(yōu)。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測評形式中讓學生了解自己這一學期的學習情況,全面而又真實。
根據小學低學段數學的學科特點,每位數學教師都盡可能多地為每個年級的學生開發(fā)了適合于他們的評價形式,如一年級的摸立體圖形、撥鐘和情景式解決問題;二年級的速算、數線段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三年級的說算理、畫圖形和解決生活問題,評價形式靈活、豐富、多樣,將一學期以來要求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能力分散在不同的期末游園活動中,在活動中檢測學生的學業(yè)水平,真正做到了讓學生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學在其中。
我校在實施“非紙筆”評價之初,先召集了校家委會成員告知其期末評價形式,收集意見。待基本完善后,召開低學段班級家長會,告知各家長期末評價形式的轉變,說明“非紙筆”評價的優(yōu)勢,盡可能地征得家長的支持。同時也為確保期末游園的有效有序開展,讓家長知道大致流程:(1)確定評價內容,明確評價標準;(2)將學生分組,布置游園活動會場;(3)確定教師評委;(4)游園活動都在同一個半天內統(tǒng)一進行;(5)學生人手一張游園卡,分組分場地進行游園式測試;(6)采取星級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做好相關統(tǒng)計工作。
在當前減負提質的教學評價改革中,“非紙筆”評價是一種新生事物,但也得到了眾多人的喜歡與支持。我校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明顯發(fā)現低學段學生對期末游園的興趣激增,心理負擔和作業(yè)負擔均得到了減輕。新生事物固然有它的優(yōu)勢所在,但也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完善。
近幾年,不少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了形式各異的期末“非紙筆”評價,但也存在只是為應付上級要求,走一趟“非紙筆”評價這一流程的現象。之前的期末筆試仍舊存在,這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壓力。其實“非紙筆”評價并不是一學期的終極評價,它也適用于日常學習中。“非紙筆”評價較靈活,可以是對課堂上聽課表現的評價,也可以是對課下面對面溝通交流的評價。通過平日“非紙筆”評價得到的信息,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數學學習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
新課標指出:“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指教師、家長、同學及學生本人都可以作為評價者,可以綜合運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家長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的考查[2]?!蹦壳拔倚嵭械脑u價主體是教師,評價方式單一,建議邀請家長進校,共同參與期末游園式評價。讓家長當評委,也可更直接地了解孩子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家校共建。學生也可作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等多樣的評價方式,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不足,了解自己與同伴間的差距,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
傳統(tǒng)的筆試具有諸多優(yōu)點,在對學生進行學業(yè)水平測評時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判斷一個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某知識點。例如,僅通過紙筆測試確實能檢測出學生能否正確運算,但很難掌握學生對退位減法算理的理解和運用的真實情況。所以“非紙筆”評價可以作為“紙筆”評價的補充,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會顯得更為準確、公正。
總之,只有不斷對小學低學段數學“非紙筆”評價進行探究、實踐、反思、改進、完善,才能形成更為全面完整的“非紙筆”評價體系,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