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敬平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使用足球游戲教學法不僅具有趣味性、娛樂性,還保留有足球運動的對抗性和集體性,將足球游戲引入小學足球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豐富足球課程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擺脫足球課程中沉悶死板的教學氛圍[1]。小學足球是校園足球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圖謀更好更長遠的發(fā)展,提高小學足球課的教學效率,是落實校園足球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措施。
本文以都勻二小、都勻三小、都勻四小作為研究對象。
1.訪談法
走訪都勻二小、都勻三小、都勻四小的足球教師,了解現(xiàn)在小學足球課中實施游戲教學法遇到的問題。
2.觀察法
對幾所學校的足球課實地觀察,按研究要求記錄數(shù)據(jù)。
3.文獻資料法
在閱讀有關體育課程游戲教學方法、小學生發(fā)展特點等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jù)。
4.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法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對研究資料進行邏輯梳理,從而得出結論。
在三所小學足球課教學中,都勻二小的足球教師可以安排30%的游戲教學時間,其他兩所小學的游戲教學課時只能達到約20%的比例。二小大約50%的教學課時是以原地或者低速的分解動作或者單個動作的連貫練習為主,三小和四小該內容戰(zhàn)總課時的比例為60%左右,組合技術練習的占比都較少。三所學校的教師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基本技術階段的實施游戲教學課時占比略少,課程中后期的鞏固階段實施游戲教學占比明顯提高。
通過實地觀察,所有教師實施的游戲教學方式大同小異。能夠明顯的看出學生在游戲教學階段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氣氛要高于單純地基本技術練習階段。在游戲教學法實施過程中能更好的運用語言激勵和引導學生,學生也能更好的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比較那些語言較少、文字死板的部分教師的課堂效果來看,可見語言的運用在游戲教學階段中作用非常明顯。
小學生的心理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容易敏感,很容易就會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游戲教學法實施時,學生表現(xiàn)出很明顯學習的興趣,更自覺地去參與課堂。
1.游戲教學介入的時機不夠精準
三所學校足球教師基本都受單次課程教學時間少、人多場地器材少的情況,單次課堂的教學內容僅有一至兩個主要內容,在教學的準備階段和結束階段開展游戲教學比例較大,而課中開展的只有很少。最易于開展游戲教學的時機為教學內容比較枯燥的基本技術教學之后,少部分教師為了能減輕教學負擔,在教學的過程中,安排大量時間讓學生自由比賽,這不符合游戲教學法的初衷。
2.游戲教學的方法單一
只有少部分參與過校園足球等級教練員培訓和中德足球合作培訓的教師,能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內容設計足球游戲,其他大部分教師游戲教學手段單一,比賽是他們最常用的方式,可見專業(yè)方面的繼續(xù)學習是影響教師教學手段的重要原因。
3.游戲教學方式和教學語言不重視小學生的身心特點
小學生的身心正處于成熟發(fā)育階段,教師在設計足球游戲時,應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但是大部分教師實施的游戲教學內容不是運動量過多、技術難度過高就是內容雜亂無章、運動強度太低。不符合小學生的特點的教學往往會打擊學生的自信、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反而使他們產(chǎn)生心理抵觸的情況。
只有少部分教師能合理的運用鼓勵性和富有教學藝術性的語言引導教學,其余教師教學語言不是太過于嚴厲就是教學語言太過于平淡,不能更好的與教學方法結合,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游戲教學的介入時機需要根據(jù)整個學期的計劃以及單次課的教學內容而定,不能局限的為教學游戲而游戲,而是要將游戲教學的優(yōu)點與教學所需緊密的結合。
2.教師要豐富游戲教學手段,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法。例如某堂課的主要內容是射門技術時,設計的游戲內容必須與射門技術有關;講傳球技術時,游戲內容則以移動中組合傳球練習游戲為宜,這樣不僅能鞏固該項基本技術,更能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同步提高其它身體素質。
3.教師在要根據(jù)學生特點合理的設計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游戲方式以及引導語言。首先,教師在設計或選擇游戲時,要考慮到本次課的內容、學生的特點等,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要考慮到自身的掌控能力和學生的完成能力,避免在游戲時出現(xiàn)場面混亂、無法組織控制等情況。因此,教師在設計或選用足球游戲時應考慮周全、設計周到、符合學生的情況和場地的情況,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出足球游戲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的作用。讓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引導能力,讓小學生能更好的投入到游戲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