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娟
(河北省遷安市木廠口鎮(zhèn)北營中心完全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現(xiàn)實中會寫作的學生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如何挑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那就是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快樂寫作。我認為應該包含以下幾點:
在我們的寫作課上,好多學生懼怕寫作,談寫作色變,有的一節(jié)課寫不出百十個字來。試卷上就更寫不出好作文來,要么就是流水賬似的文字堆積,要么就是文不對題,毫無文采可言。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經(jīng)常會有一個通病,如要求寫熟悉的人,有的教師在明確了習作要求后,指出了寫作步驟與要求:寫人物外貌,再寫愛好、性格,最后寫缺點,字數(shù)400字左右。于是千篇一律的習作出現(xiàn)了,在最初的教學中我也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作文課,學生習作毫無個性,沒有表達的激情??戳擞谟勒蠋熥魑恼n的案例后,我得到了一些啟示,我是這樣設計類似的作文課的:首先我給同學們說出大家熟悉的一個學生的外貌、性格特點以及習慣性動作,讓大家猜一猜,學生立刻興致大發(fā),積極踴躍地參與進來。學生的激情被點燃了,那么創(chuàng)作就有了靈感。然后讓同學們也出這樣的題目讓大家猜一猜,先打開學生的話題,進而拓寬思維,讓學生有話可說,才能有文可寫,自然文思泉涌。此類方法還適用于寫小動物類,我熟悉的人等類型的作文。
單調的生活體驗,缺乏切身體會,使學生習作素材極度匱乏。以冀教版五年級下冊二單元的小筆頭為例,寫一篇參觀游記或導游詞,學生去過的地方屈指可數(shù),能留下印象的地方更是鳳毛麟角,想寫卻苦于沒有素材,這是一件多么遺憾的事?。∥恼略从谏?,又高于生活。家長和老師們要把孩子引向豐富多彩的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充滿了希望和詩意的。曾經(jīng)聽過一位老師的講座,她的班級活動非常多,用活動打造特色班級?!按河邪倩ㄇ镉性?,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的輪回,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各自的美,要讓學生多觀察,細心發(fā)現(xiàn),一花一世界,美好就在我們身邊。春天組織學生春游,看草長鶯飛,拂堤楊柳,萬物復蘇的樣子;手繪風箏,放飛希望的風箏節(jié)。秋天組織收秋活動,體驗豐收的喜悅與勞動的樂趣。冬日戲雪,堆雪人、打雪仗。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元旦文藝聯(lián)歡會,和學生一起載歌載舞,說、學、逗、唱,盡情歡暢。婦女節(jié)有制作賀卡送溫馨祝福活動,端午節(jié)繪龍舟、吃粽子,重陽節(jié)登高孝親……講到課文《頤和園》時,親自帶著孩子們參觀頤和園,感受古建筑風采。每次活動有組織,有明確分工,每個景點都有班級的小主持人講解,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鍛煉了體魄。去不了遠處的可以在附近的公園野餐,豐富了孩子的童年時光,豐富了孩子的心靈,也豐富了孩子們的寫作素材。這位老師把生活作為真實情境,讓學生有體驗,我想在這樣的班級里孩子怎么會寫不出作文呢?
出于對學生安全的考慮,我們總是被束縛了手腳,學生的寫作當然也就被束縛了。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邀請家長陪孩子一起參加游園活動,既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又開闊了孩子的眼界。
在課上也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我們可能去不了名勝古跡,山川大河,但是我們可以給學生提供課上的創(chuàng)意,感受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如“吹畫”課,教師準備好水、顏料、紙張,利用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奇妙的畫作。同學們忙的不亦樂乎,作品很多,想象的翅膀在不斷的伸展,正如那句話,孩子的心是長了翅膀的,盡管稚嫩,但飛得很高飛的很遠!學生們很享受吹畫的過程,各個笑逐顏開,各顯神通,沒有絞盡腦汁,不用搜腸刮肚,輕輕松松的完成了作文。在夏季可以開展“水果拼盤”比賽,給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調動學生的欲望,小組成員各自帶著自己喜歡的水果,比智慧、比創(chuàng)意、比合作,在教學方法上簡單又有實效,既滿足了學生吃水果的愿望,促進了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團結協(xié)作能力,也釋放了孩子喜新、好奇、好玩、愛動的天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shù)囊龑?,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不斷地激勵他們敢于表達,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意的表達。教師在講評的過程中,要放大習作中的閃光點,對于點滴進步加以肯定,從而給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這樣寬松的課堂情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表現(xiàn)能力肯定時大有裨益的。
總之,小學階段應充分地保護孩子習作的天性,讓小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豐富純真的心靈,才有可能將兒童生活體驗以及心靈感悟結合起來形成表達上的創(chuàng)造,以學生的視角和言語說話。教學是有方法可循的,但不是固定的方法。我們不能將拘泥于理論,要多實踐多探索,要善于靈活運用。作為教師,學無止境,要讓自己的課堂充滿創(chuàng)造性和新奇,就要求我們用心鉆研,不斷探索,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方法總比困難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