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蘭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第四實驗小學,安徽蚌埠 233400)
隨著人們對學生綜合素質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就包括古詩文學習方面的問題[1]?;诖耍疚膶πW古詩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優(yōu)化策略,以期促進小學古詩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古詩文往往富有深刻含義,因此,在教學古詩文時,教師需要對其內(nèi)容進行深入剖析,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的含義。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設置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與同學、教師的互動來增強對古詩文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多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古詩文是語文課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特別是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來說,古詩文富含的深厚文化內(nèi)涵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底蘊[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課外名著和材料,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文的樂趣,這樣能在無形之中開發(fā)和利用古詩文的相關資源。
古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組成部分,傳遞著中華民族的美德,開展古詩文教學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如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既能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也能學習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還能幫助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開展古詩文教學,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在現(xiàn)階段的古詩教學中,教師為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往往更加注重教學體系中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nèi)容,過于注重機械性背誦以及古詩中實詞的積累與背誦,教學方式的應試目的很強。這樣的教學方式追求詞匯的積累與文言文語法的理解,忽視了古詩本身的深刻情感與作者本人的抱負情懷,偏離了古詩教學的宗旨與目標,長此以往,勢必會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嚴重影響。
在現(xiàn)行的古詩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加注重模式化的知識灌輸,而忽略了課上與學生的有效互動與課后的反饋評價。沒有互動,教師無法體會到自己課堂的氛圍;沒有反饋,教師也發(fā)現(xiàn)不了自身教學過程所存在的問題,從而導致教師在教學體系的完善創(chuàng)新過程中缺乏正確的方向。因此,教師不能一味地依靠課堂教學進行自身理論體系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而是需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注重與學生的互動與反饋,在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式[3]。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要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以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比較活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領悟古詩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實例,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完善并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流程和內(nèi)容,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除此以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與古詩文教學相關的問卷調查等活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古詩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也有助于教師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方式。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身的特性,也有各自擅長的方面和學習短板?;诖?,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教學方案,堅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按學生特性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把學生組織起來,以便學生之間形成互補,讓學生在古詩文閱讀過程中,加強交流討論,從而促進其對古詩文的理解和學習。這樣的學習過程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同學情誼,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共同協(xié)作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古詩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古詩文交流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將他們合理劃分成幾個合作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討論學習古詩文,通過學生之間不同感受的交流碰撞豐富古詩文的教學內(nèi)容,增加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提升小學古詩文的教學效果。
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圖書漂流活動,讓學生把閱讀過的書籍進行收納整理,并和同學相互借閱,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節(jié)省資金的情況下閱讀豐富的古詩文,還能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而學生在圖書漂流活動中,不但可以學會相互分享,還可以學習如何和其他人進行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此外,圖書漂流活動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并充分利用圖書資源,避免資源浪費情況的發(fā)生[4]。教師在圖書漂流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學生的想法,并幫助學生挑選合適的古詩文閱讀文本,也有助于教師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例如,教師在號召學生將課外的古詩文書籍帶到學校開展圖書漂流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地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使學生在了解相同類型的古詩文之后再對課文中的古詩文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與運用,從而引導學生愛上古詩文,并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當中,古詩文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指引作用十分重要,理應受到相關教育主體的重視。但現(xiàn)階段的古詩文教學中尚存一些不足與疏漏,因此,相關教育主體應當積極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客觀合理的教學策略,使小學語文古詩教學體系能夠更加科學、生動,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