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軼敏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中學,江蘇南通 226300)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而思維是認知的核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核心素養(yǎng)這個起點出發(fā),抓住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黃金期,切實開展指向學生思維品質發(fā)展的閱讀教學,以提高閱讀課堂的思維高度;同時,教師應以高屋建瓴之勢,激發(fā)學生思的活力,提高學生思的能力,拓寬學生思的廣度,挖掘學生思的深度,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邏輯性思維、概括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的思維隨著文本,隨著課堂“high”起來。
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這個階段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深度與邏輯性,在深入淺出的、循序漸進的文本解讀之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解讀文本,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去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感受文本所要傳遞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意[1]。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與解讀就顯得非常關鍵了,在“互聯(lián)網+”的教學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善于以自身的語言魅力、肢體語言去感染學生,還要善于利用微課、英語學習網站、公眾號、智慧課堂等新渠道,提高文本解讀的立體感,給學生更多思考的靈感源泉。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八年級下冊Unit 3Online tours這單元的Task環(huán)節(jié)時,筆者首先為學生帶來了一個英語文化的視頻短片,并告訴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UK”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在文本閱讀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根據(jù)短篇及課前的預習情況,對文本進行自由發(fā)問,在學生問的基礎上,筆者根據(jù)問題情境,設置以下問題:(1) What is the full name of the UK?(2)What's its capital city London like? (3)What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alaces in the UK?(4)What has the UK always been famous for? (5)How is the weather in the UK? 在這個文本解讀的過程中,筆者首先以小視頻引領學生進入文本語境,隨后,在生活話題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最后,筆者以問題挖掘文本信息,引導學生以問題為導線,順藤摸瓜地進入文本。
思維導圖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性思維與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它能夠以線條、圖形、箭頭等將冗雜的文本信息,梳理得生動形象、一清二楚,讓學生有幡然醒悟的頓悟感。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剖析文本信息,還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建立起師生與文本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建構起自己的文本框架,厘清文本脈絡,并通過思維導圖豐富文本的話題信息,推動學生的交流與探討,把對文本的學習變成一個自然的、有意義的對話交流。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七年級下冊Unit 5Amazing things的Reading部分時,在“Retell”的文本復述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就利用交互自電子白板的生成功能,從“who、when、where、what”等疑問詞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將語言中的關鍵信息一點點地用線條、關鍵詞整合在一起,并嘗試繪制文本的思維導圖。如筆者設置了以下幾個問題:(1)What did Millie and Andy do in the park? (2)What did they hear from the bushes? (3)Who did they meet on their way home?(4)When Andy heard the whisper, what did they do?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計算機、學生實現(xiàn)了交互式的交流,一起繪制出了文本的思維導圖。而學生則根據(jù)這個思維導圖,在小組之間開展Retell的交流活動,實現(xiàn)了由思到表達的過渡。
人的大腦就像機器一樣,越用越靈活,齒輪之間的配合越默契;經久不用,反倒容易生銹。在閱讀課堂中,教師要打破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分析、學生做筆記的傳統(tǒng)模式,通過一些具有思辨性、開放性、靈活性的思維活動,如現(xiàn)場采訪、情境扮演任務、小話題辯論賽、讀寫任務、presentation等,給學生提出明確的任務,并以學習單、導學案、微課等形式,給予活動的相關指導與建議,為學生提出活動的方向及要求,讓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并根據(jù)學習任務的要求,在小組間展開熱烈的討論與積極的實踐[2]。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七年級上冊Unit 6Food and lifestyle這單元Reading部分的知識回顧中,筆者創(chuàng)設了“health testing”的思維探究任務。在這個活動中,筆者以問卷及對話的形式,開展角色問答活動,回顧知識的同時滲透一些新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以電子白板呈現(xiàn)了問卷,以提問的形式,與學生展開互動。筆者提出以下問題:(1) What's your gender?(There are three new words in this question, but I think you can gues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So this time we choose FEMALE. OK, please read after me.)(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3) What kind of exercise do you like to do? How long do you dance every day? (4)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5)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lunch and dinner? (6)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between meals?
筆者通過問卷的形式,對Kitty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進行了回顧,并引導學生對她的生活方式展開討論,如“What do you think of Kitty's diet and lifestyle? Can you use one word to describe it? ”在討論與交流中,筆者對她的生活方式進行總結,“As we all know, Kitty has a very healthy diet and exercises very often, so we can say she lives a healthy life.”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開展對知識的回顧,強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掌握。
總之,初中生更加獨立,更加有主見、有想法、有創(chuàng)造力,他們朝氣蓬勃,個性鮮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有效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批判性、深刻性、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從而為他們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