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劍豪
對羽毛球教學中的多球訓練探究
任劍豪
(武漢體育學院 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 410079)
通過對羽毛球教學過程中多球訓練進行系統(tǒng)分析,總結多球訓練的有效意義:幫助初學者動作定型,改善步伐,提高對球的空間感,豐富學員的技戰(zhàn)術,增強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結合自身授課和訓練的經驗,對羽毛球教學中的多球訓練進行理論探究,旨在使訓練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課堂上的羽毛球游戲,調動學生積極性。
羽毛球;教學;多球訓練;探究
隨著羽毛球運動的推廣和發(fā)展,羽毛球愛好者日益增多,更多的人選擇學習羽毛球,羽毛球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為常見和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多球訓練法,通過多球訓練,更好提高初學者或者高水平運動員各方面能力,不同的訓練手段有著不同的提高效果,如何正確運用多球來訓練,并把多球訓練融入羽毛球教學中,對羽毛球運動的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
羽毛球多球訓練法,即通過不間斷的供球,按照一定要求,不同的球速,落點,力度,和不同的組合手段,使練習者連續(xù)不斷的重復一個技術動作的練習方法。
多球訓練可以通過人為的來控制發(fā)球的速度、頻率、下落時間、個數等,是一種最為專項化的訓練模式之一,多球訓練法更多的作用是促進技術動作定型,提高學生對球的空間感,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增強身體素質。
1.3.1一球一擊
即教學者不間斷的發(fā)球,學生重復擊球,此形式下更加適合初學者,更為有效的發(fā)現錯誤動作,糾正錯誤動作,促進練習者掌握基本的擊球技術要領。
1.3.2多球單練
即教學者與學生互相對擊,直到該球失誤再發(fā)下一個球繼續(xù)練習,這種訓練形式對學生的基本功要求略高,適合運用到提高階段的學生,讓學生更加接近體會羽毛球實戰(zhàn)的情況。
1.3.3定點擊球
即教學者不間斷的發(fā)球到一個固定的地點,以一定的速度,力度,高度,學生原地回擊球,這種訓練形式更有效的加強對基本技術動作的鞏固和掌握,例如初學者學生練習高遠球,前場放網,吊球等技術動作,多采用這種方式。
1.3.4運動擊球
即教學者將球擊打到全場不同的落點位置,讓學生全場移動中接球,該方法加強學生的步伐,身體素質,和戰(zhàn)術的運用,不過對學生要求較高,需要扎實的基本功,不然會導致動作變形,或者運動損傷。
一項動作技能的形成,一般來說,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泛化階段,也就是學生剛剛接觸羽毛球的時候,還沒有正確清楚地認識羽毛球,這時候就要通過多球練習,讓學生了解技術動作,建立正確的表象和概念,固定動作,這個時期多球訓練法最為有效。第二個階段就是分化階段,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大致了掌握技術動作基礎上,教師通過多球訓練,進一步的消除錯誤和多余動作,使每個動作更加流暢,連貫。第三個階段是鞏固自動化,主要目的是讓這項技術發(fā)展為動力定型,使學生更加熟練,自然地靈活運用到實戰(zhàn)中,因此,多球訓練法在羽毛球教學中必不可少,是初學者成長的必由之路。
多球訓練需要學生不斷在移動中回擊球,并且要求一定的速度,力量,高度,而且頻率也相對較快,必然導致強度高和回球難度大,造成失誤過多,但是卻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核心力量,心肺功能等,同時,快節(jié)奏的擊球更切合實戰(zhàn),提升練習效果。井曉寧在論文《淺析體育院校非體育專業(yè)學生羽毛球多球訓練效果》中通過成立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同等的訓練時間下,教學中運用“多球”訓練法和“單球”訓練法進行訓練,幾乎同等水平下的兩組學生,訓練相同內容,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測出每個技術動作掌握情況和身體素質的指標變化,最后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生在正手高遠球,吊球,正手挑球,反手挑起的成功率都比對照組好,而且動作更加規(guī)范,流暢,回擊球的質量也比較高,漏球現象明顯減少。同樣的,在50米跑,1000米跑,引體向上的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多球訓練法更加有效提高學生的擊球成功率和增強身體素質。
羽毛球運動的節(jié)奏感指羽毛球比賽中球員對擊球力度,角度,強度,還有移動步伐速度和羽毛球下降速度,擊球時機等規(guī)律性變化的感知能力。羽毛球是隔網對抗運動,對于隊員的力量,速度,耐力,技術都有著巨大的考驗,找到比賽的節(jié)奏感,把比賽控制在自己的節(jié)奏之下,擊球動作和步伐相配合,才是最完美的。教學者可以在平時的訓練中,通過不同的發(fā)球落點,路線,弧度,來讓學生漸漸地熟悉不同節(jié)奏,更快的找的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
可以通過多球的不同組合,來訓練學生的技戰(zhàn)術能力,根據不同的路線組合,選擇適合自己的戰(zhàn)術或克制對方的戰(zhàn)術來訓練,但是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負荷?!皢吻蛴柧殹辈焕诔鯇W者和高水平運動員培養(yǎng)戰(zhàn)術意識,同時對發(fā)球者要求過高。筆者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接觸認識到不少一級,二級羽毛球運動員,他們依舊通過多球訓練來鞏固自己技術動作,通過不同組合來提高自己的反應,判斷,和相對偏弱的能力,還可以更好的練習回擊球落點的準確度,假動作等技術動作。在雙打訓練中,多球訓練法更是必不可少,提高雙打選手相互之間配合的多樣性,技術動作的銜接和跑動補位的能力。
羽毛球比賽一般采用三局兩勝制,一局21分,沒有時間限制,這就決定了羽毛球比賽總時間相對較長,強度較大,有時候技術相當的選手,要通過30拍左右才能取勝1分,而且每一拍都不能松懈,放松警惕,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類似我們的間歇訓練法,總的來說,羽毛球比賽是一項多間歇,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這就要求選手不僅僅技術好,而且體力也要好,多球訓練法恰恰符合這個要求,在培養(yǎng)學生技戰(zhàn)術配合的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步法,移動和判斷能力得到訓練,教學者通過加快發(fā)球的頻率,速度,改變發(fā)球的線路,高度,落點,從而增加訓練難度和訓練量,全面提高學生反應,靈敏,揮拍速度,還原中心位置等,讓多球訓練更加接近實戰(zhàn),甚至超過實戰(zhàn)的強度,久而久而,學生競技能力得到強化。
在多球訓練時,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單次訓練以組為單位,每一組所完成的個數。教學者根據訓練計劃,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技術水平,體能狀況,來盡可能的增加單組次數,讓學生最大效率的鞏固和掌握技術動作,加快步法速度,肌肉耐力,反應和靈敏。任何運動都是相通的,比如健身中有一個指標叫RM值,即某一個重量下,訓練者連續(xù)做一個動作所能達到的最高次數,這個次數就是RM,為了增加力量就選擇1~4RM,為了大塊健美就選擇6~12RM,為了塑性瘦身就選擇18~30RM,根據訓練者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次數。同理,羽毛球多球訓練也是如此,教學者通過固定速度,路線和落點,來對學生技術動作的鞏固和糾錯,一般選擇20~30個為一組;教學者為了訓練學生的肌肉耐力,體能,能夠在肌肉疲勞的情況下高質量的擊球,可以選擇30~40個為一組;如果針對學生靈敏,反應,步法的靈活性進行訓練,則選擇12~20個為一組,因為體能消耗過大,每組不宜過多,需要短暫休息,恢復。教學者在發(fā)球時,應當具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適度的增減每組個數。
通常來說,組數的選擇一般根據教學者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所指定,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組數,如提高學生的耐力,固定動作,則選擇7~8組,主要目的是鞏固學生所掌握的新技術動作,和發(fā)現錯誤動作,節(jié)奏不宜過快;如加強學生身體靈活性,速度,反應和靈敏,則采用5~6組,發(fā)球節(jié)奏應加快,讓學生全程精神高度集中,高質量擊球,步伐應快速落位。
合理的掌控訓練和休息的時間,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學過程中的效率,減少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緩解訓練過后學生的疲憊感。教學者要根據實際情況,學生體能狀態(tài),恢復能力等合理安排。一般為了提高學生體能,采用間歇訓練法,通過嚴格的間歇訓練,讓學生心臟功能得到明顯加強,尤其是磷酸鹽與乳酸能混合代謝系統(tǒng)功能得到提高,需要強調的是,組與組之間休息時間不宜過長,應當讓自己身體機能不完全恢復狀態(tài)下,反復進行訓練。教學中,一般采用3~4人一組,單次訓練過后,輪轉發(fā)球,高強度訓練過的學生暫時休息,休息時間3~7min左右,具體情況根據學生身體條件來確定,目的是提升學生有氧代謝能力,能夠在每單次訓練后得到合理的休息時間。
任何一項運動,都離不開最基本的步法練習,羽毛球更是如此,是必須所掌握的重要技術之一。因此,多球訓練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學生的弱項,或根據對手的打法,有針對的,組合出各式各樣的步法練習,如前后場步法,要求教學者發(fā)球一個前場,一個后場,學生通過移動回擊球;前場兩點步法,模擬對手吊球前場兩點,學生上網放球或者挑后場;還有最常用的三角形步法,即后場先發(fā)兩個點,然后教學者前場對角發(fā)一個點,
按照順序發(fā)球,練習學生全場最長直線距離跑動。訓練方法很多種,教學者連續(xù)發(fā)球,學生連續(xù)不斷跑動接球,增強步法連續(xù)性和靈活性,在球場上化被動為主動,搶高點,提前落位,讓對手跟著你的節(jié)奏走,才能更輕松的拿下比賽。
根據不同的訓練計劃,訓練內容和目的,選擇不同的發(fā)球速度,一般來說,有三個檔次,第一種就是針對初學者或者新技術學習階段的學生,應選擇慢速發(fā)球,讓學生感受動作,鞏固動作,連帶的尋找擊球的感覺,把動作正確,規(guī)范的做完整,再發(fā)下一個;第二種就是正常球速,學生擊打球以后,就可以發(fā)球,讓學生體會每個重復動作的發(fā)力和迅速還原,預備姿勢;第三種就是快速發(fā)球,主要訓練學生靈敏和反應能力,如網前平抽,接殺球(教學者快速扔球)等??偠灾?,教學過程中,教學者發(fā)球的速度取決于訓練的目的和學生體能狀況,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訓練效果。
多球訓練手段千變萬化,而且對學生要求較高,久而久之,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單一的訓練方法不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效率會有所下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多球來適當進行體育游戲,增強課堂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筆者常常和學生做游戲,一個空桶放到球場上,用反手發(fā)球或正手挑球,每人20個球,最后進桶多的人獲勝,亦可擺放兩個6*6格子,分兩支隊伍比賽,先落到一條直線上的獲勝等等各種多球小游戲。學生會在課堂上變得高度集中,教學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上課效率,訓練效果。
多球訓練法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它的訓練形式和練習手段多種多樣,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可以幫助初學者掌握新技術動作,固定動作,培養(yǎng)戰(zhàn)術意識,而且從生理和心理等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因此,教學者應科學正確的應用多球訓練法,合理安排訓練目標、內容、負荷和休息時間,同時,為了避免長時間訓練帶來的枯燥,疲憊感,應多穿插羽毛球多球小游戲,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全面提升上課效率,取得顯著訓練效果。最后,教學者應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技能水平的學生,制定相對應的多球訓練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羽毛球綜合技能水平。
[1]井曉寧.淺析體育院校非體育專業(yè)學生羽毛球多球訓練效果[J].當代體育科技,2016(15).
[2]孫益民.論羽毛球運動員的多球訓練[J].貴州體育科技,2001(3):40-41.
[3]林文技,李裕和.羽毛球多球訓練的生化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6(2):74-79.
[4]陳一勤.淺談羽毛球教學中的多球訓練的作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2(18):292-293.
[5]陳樹林.高校羽毛球課程教學中多球訓練法的運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22(10):66-67.
Explore on the Multi-ball Training in Badminton Teaching
REN Jianhao
(Wuhan PE Institute, Wuhan 410079, Hubei, China)
任劍豪(1994—),碩士生,研究方向: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