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娟 浙江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作為一項廣受青少年學生青睞的體育運動,健美操課堂教學應發(fā)揮其德育功能,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對學生進行體育與德育的雙重教育,深入落實黨的教育路線。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教育,都應當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健美操運動作為體育的一種,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愛國、誠信、敬業(yè)、友善等道德觀念。例如教師身上表現(xiàn)出的愛崗敬業(yè)、親和友善等品德,能夠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影響,是德育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健美操運動所具有的堅忍、協(xié)作、團結(jié)等良好品質(zhì),也能夠給學生以德育,這些都是健美操教學中“德”的體現(xiàn),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健美操教學中發(fā)現(xiàn)美好品德,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以實現(xiàn)健美操教學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在健美操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首要問題是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品德的模范,來引導學生的行為與思維認知。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首先要保持認真敬業(yè)的教學態(tài)度,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熱情與負責,在教師嚴格的要求與耐心的教導下,學生不僅能夠得到技能與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也會被教師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所打動,給學生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帶來積極影響,無形中做到了德育。在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上,教師應當本著“多肯定、少批評、不打擊”的原則,嘗試與學生交朋友,不要樹立起不容易接近的個人形象,無形中拉遠與學生的距離,而應在樂觀親和的態(tài)度中保持與學生的良好關系,為教導學生、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在進行健美操練習或比賽中,要適當給予學生一些體育道德的引導,如教導學生尊重規(guī)則、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將團體的榮譽放在個人利益之上;發(fā)揚集體精神、學會團隊合作等,保證學生在參加比賽或活動時,有良好的體育精神。
健美操運動能夠體現(xiàn)的良好品德有很多,比如說勇敢、耐心、果敢、靈活、合作、堅強、隱忍等,這些品德不僅對于學生進行健美操運動具有積極作用,而且對于學生以后的生活也具有極為積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健美操課堂教學中,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幫助學生提升短板,培養(yǎng)他們?nèi)娑鴥?yōu)秀的品質(zhì)。舉例來說,學生們在學習健美操的初期,往往會恐懼拉伸等高難度動作,教師這時候要鼓勵學生們勇敢嘗試,克服困難,幫助他們提升自信。在團體操的聯(lián)系中,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協(xié)作能力尤為重要,這是教師必須開展合作教育,指導學生更好的融入團體,配合好隊友的動作,保證團體目標的達成??傊?,學生們在健美操教學中會暴露出各種不足,教師應因材施教,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品德教育,以實際行動保證學生在技能與品德上的提高。
眾所周知,健美操對團隊配合能力與隊員的合作精神要求很高,是一項典型的團體運動。這樣的特點,給學生帶來的好處就是可以在長期的團隊訓練與各種活動與比賽中,獲得良好的合作精神,并且能夠鍛煉學生與他人打交道的能力,長期的共同訓練與生活也能培養(yǎng)隊員間彼此的情感與心理依賴,幫助建立深厚持久的友誼,在訓練與各種比賽中學生自然在團體精神、忍耐力、拼搏精神上會有所提高。另外,團隊比賽會激發(fā)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一旦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建立起來,學生就不會甘心拖累集體,會主動的刻苦訓練,相互幫助、團結(jié)隊友、共同提高。
健美操在校園的廣泛開展,不必受到課堂的拘束,應當鼓勵學生們自由選擇健美操練習的形式,而不僅僅在課堂這有限的時間內(nèi)練習。可以鼓勵學生們開展健美操興趣小組,在小組中學生們各自展示自己的長處與優(yōu)勢,共同交流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既提升了健美操技能水平,也有利于增進人關系,獲得人際交往技能。也可以在校園中舉行健美操文化表演等活動,鼓勵學生們將健美操的美與魅力傳遞給更多人,同時也能夠鍛煉在大家面前展示自我的能力。
校園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健美操作為廣為學生青睞的運動項目,應當承擔起體育育人的作用,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與運動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與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在校園樹立起青春昂揚、積極進取的運動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