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運動與保健》課程是我國培智教育課程設置中重要課程之一。國家《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2007)發(fā)布后,《運動與保健》課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由于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招收的是中重度的特殊兒童,包括孤獨癥、中重度智力障礙、唐氏綜合征、腦癱、發(fā)育遲緩和多重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智力水平發(fā)展落后,在運動上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響。提高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堂教學有效性,可以為相關的培智學校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培智學校 ?運動與保健課程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76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a)-0159-02
近幾年來,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越來越多,從2010年不到100名學生到現(xiàn)在的230多名在校學生,智力障礙的學生突飛猛進的走入課堂。這些學生由于受到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響,使他們在各個方面都遠遠落后于普通學生。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們“開發(fā)潛能,補償缺陷”,提高運動保健課堂的有效性是我們眾多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所關注的焦點所在。如何發(fā)揮運動對發(fā)掘學生潛能、增長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康復探究,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融入社會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提高培智課堂的有效性,成都市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采取了以下策略。
1 ?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智力障礙人士是社會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和普通人一樣需要生活、娛樂、健康和接受教育。運動與保健課是培智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智障兒童在運動技能、身體素質、語言發(fā)展、社會交往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康復促進作用,也是重要的康復手段之一。首先要轉變教師、家長和學生的觀念,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轉變教師觀念。特殊需要學生由于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響,存在記憶短暫、注意力易分散、多動、肢體不協(xié)調、課堂中有情緒等障礙,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特殊需要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他們的需要,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運動與保健課程,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每個智障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得到進一步的康復。
(2)轉變家長的觀念。特殊教育是一項更需要家校進行配合的教育活動,運動保健課程也需要家校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在帶孩子長期參與了各種康復活動嘗試后,孩子的狀況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家長們的消極心理會越來越重,漸漸地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康復活動參與少了,關注少了。家長們認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行了,在學校學習了什么、學習得怎么樣也就不怎么關注了,就更不用說關注學校的運動保健課程了。只有家長轉變觀念,幫助家長認識到參與孩子教育康復活動的重要性,促進家長的參與運動保健課堂和融合的體育活動中來。
為了增加家長們對特奧運動對特殊兒童康復促進作用的認識,并產(chǎn)生帶領孩子參與特奧運動的愿望,成都市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學校主要用了以下的方法:第一,對全體家長開展了特奧運動專家講座。講座主要邀請?zhí)貖W會官員、殘聯(lián)相關領導和特奧教練員為家長們普及特奧運動的來歷、特奧運動的針對人群、特奧運動的項目、參與特奧運動的效果、特奧運動的比賽等相關知識。第二,聯(lián)合教師志愿者資源,開展主題親子活動。為了幫助家長們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獲得必要的家庭康復活動技能,開展親子活動是比較好的措施,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定期組織親子活動,開展親子運動會、成立親子游泳小項目等。讓家長親自體驗運動的效果,看到孩子的進步等。在家長們有了參加運動活動的興趣和愿望后,將此轉化為家長們的實際行動,除了學校開展相關活動外,建立家長組織是切實可行的策略。筆者學校引導家長們建立了“青羊區(qū)特奧家庭支持聯(lián)絡網(wǎng)”,發(fā)展更多的家庭參加到特奧活動中來,參與到運動與保健課堂中和家??祻椭小?/p>
2 ?制訂特殊需要學生針對性的個別化教育教學方案
如今培智學校的很多教師在開展運動與保健課程教學時,往往實行的是無差別化教學,都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這種方式雖然從整體上看能夠起到一定的帶動效果,但是對于少部分學生來說,也許是不適合的。因此,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在校的全體學生,為每位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來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樣能夠更好地發(fā)揮運動與保健課程的教學效果。
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采取的措施是:在一、二和三年級的低段運動保健課主要以走、跑、跳、投、柔韌、力量等身體素質訓練為主;在四、五和六年級的中段以培養(yǎng)田徑、籃球、足球、羽毛球和滾球等特奧比賽項目引入課堂中進行興趣的培養(yǎng)和專項技能的訓練;在七、八和九年級的高段主要以學生的興趣和專張培養(yǎng)學生的項目技能,爭取讓每一位學生在九年級畢業(yè)時都能掌握1~2個項目的專項運動技能,讓他們在以后的人生中有可以休閑和娛樂的運動項目,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青羊特校把特奧的比賽項目引入到運動保健課堂中,在周二、周四下午的運動保健課上,根據(jù)教師的專長和學生的興趣、特長,把特奧比賽項目引入運動保健課堂,開展特奧項目訓練。本學年開設有田徑、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足球、滾球、輪滑和旱地冰壺等特奧項目。
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長期的實踐探索,運動保健課程取得很好的效果。以今年九年級將畢業(yè)的學生為例,九年級學生人數(shù)共11人(暉暉、月月、可可、偉偉、明明、琪琪、圓圓、妍妍、小宇、陽陽和菊菊),其中暉暉、月月掌握游泳運動技能;可可、偉偉、明明掌握乒乓球運動技能;琪琪、圓圓、妍妍掌握輪滑運動技能;小宇掌握足球運動技能;陽陽掌握滾球運動技能;菊菊由于是重度腦癱進行了康復訓練。其中本班中1人參加過世界冬季特奧會,5人次參加過國家級特殊奧林匹克比賽,3人次參加過市級特奧會,并都取得過很好的成績。
3 ?結合學生能力和學校的場地器材等來開發(fā)校本教材
特殊需要學生的差異大,教師很難找到適合的教材 教師在選擇運動與保健課程教材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材的選擇。同時也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學校的場地器材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這種自主編寫教材的好處在于,能夠讓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緊密融合,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更好的提升。
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就根據(jù)學生需求,引進少兒趣味田徑器材、KDL運動理論和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幼兒運動員計劃等游戲活動等,老師們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興趣,進行了校本教材的創(chuàng)編,其中有3位教師的自編教材獲得了區(qū)級以上的榮譽,學校的特奧幼兒運動員計劃訓練的自編教材獲得國際特奧東亞區(qū)的一致好評,并多次邀請?zhí)貖W幼兒運動員計劃的項目負責人和教練在全國進行經(jīng)驗分享。
4 ?提高特殊需要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殊需要學生感知速度緩慢且缺乏積極性。如何根據(jù)運動保健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特點,激發(fā)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運動與保健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學習興趣,一直是筆者思考的問題。
4.1 趣味體育器材,激發(fā)學習興趣
根據(jù)學生興趣特點,從場地的布置、活動內容的選擇、各種練習器械及組織形式方面等下功夫,創(chuàng)設新穎的教學環(huán)境。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運動保健課引進少兒趣味田徑器材、KDL運動理論、感統(tǒng)器材和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幼兒運動員計劃項目的相關課程和器材等融入運動保健課堂,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現(xiàn)青羊區(qū)特殊教育學校常用的運動器材就有少兒跨欄架、鯊魚導彈、小火箭、手拋飛機、跳跳鞋、軟式壘球、平衡車、滾筒、吊纜組合、平衡木、萬象組合、齊心協(xié)力等和傳統(tǒng)的中小學體育器材等。
4.2 創(chuàng)新方法及手段,啟發(fā)興趣
教學方法的新、奇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興趣。比如:在發(fā)展學生的上肢力量以及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練習時,可以利用攀爬架、保齡球賽、小推車等活動的形式上課;在教學跳躍時,可以采用跳圈、跳地墊、跳過小河等游戲的形式上課。在課堂中可以穿插小組競賽等方式進行比賽,這樣也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參與性,教學效果自然就提高了,學生的自覺參與度也會得到提高。
培智學校教育工作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展開適合學生個別能力的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最好的課程教學效果?!哆\動與保健》著重以訓練學生的粗大動作以及在生活中如何來進行保健的知識為主。通過讓學生參加運動來達到鍛煉與康復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補償各類智障學生的缺陷,提高他們的協(xié)調、靈敏、反應、平衡等能力,培養(yǎng)他們勇敢頑強、積極向上、團結協(xié)作、活潑愉快和熱愛集體的精神品質。深入挖掘其潛能,開發(fā)其智力水平,幫助他們生存于社會、適應于生活,培養(yǎng)他們能夠成為一名能真正融入社會的人。
參考文獻
[1] 王野.培智學?!哆\動與保健》課程實施現(xiàn)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2] 鐘啟泉.有效教學的理念[N].中國教育報,2004-05-25(6).
[3] 陸瑾,黃建中.《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運動與保健課程標準》解讀[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8(13):19-22.
[4] 蔣建榮,朱友涵.關于培智學校教師對目前課程態(tài)度的相關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3(5):24-27.
[5] 于文.培智學校的教育與健康[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十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
[6] 潘鐳.培智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6(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