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法明
【關鍵詞】 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轉(zhuǎn)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059—01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進展,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越發(fā)頻繁,學會英語已經(jīng)成為一項必備的技能。對于初中生而言,英語成為了一門主課,對于英語的學習也不再和小學階段一樣,只是簡單地接觸,而是系統(tǒng)性、全面性地開始學習這門語言。但由于方法不恰當?shù)雀鞣N原因,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階段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很多“學困生”,這些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難度較大,效果也不理想。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初中階段英語學困生的成因
1.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不像漢語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它是一門全新的外國語言,因此,很多學困生對英語“無能為力”,關鍵的原因就是缺乏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有很多學生會因為對英語不感興趣,轉(zhuǎn)而排斥英語?!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了興趣,沒有了動力,就很難將其做好。
2.部分學生基礎薄弱,跟不上教師教學的進度。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有所差異,導致每個人的英語基礎各不相同,且有些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jīng)上過英語補習班、興趣班等,因此,在進入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時,這些學生明顯就比較適應,英語成績也很優(yōu)異,而對于一些原本基礎就比較差的學生而言就會顯得力不從心,跟不上整個班級的學習進度。
3.學習動機不夠,學習自覺性較差。進入初中階段后,英語學習也就進入了正式階段。不斷增加的詞匯量、各種各樣的語法等,導致一些學生無法適應這門語言的學習,越是聽不懂就越?jīng)]有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初中比起小學而言,課程數(shù)量驟然增加,對于學生而言,一門“聽不懂”的課程就更加沒有花心思去學的想法,而一旦沒有了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就會越來越懈怠,甚至最后聽之任之,隨波逐流。
4.學習方法不當。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很多教師在教授英語時,不懂得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而是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這就使得一些本就對英語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很容易被“忽視”,也就愈發(fā)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時間久了,學習英語的困難也就越來越大,問題也就越來越多。第二,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都是靠死記硬背,單詞、語法不會就背,忘了再背,一遍一遍地重復,這樣的方法不僅會花費很多的時間,效果也不是很明顯,長此下去,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減退。
5. 缺乏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很多學生覺得漢語比英語好學,那是因為我們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里每個人都在說漢語,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耳濡目染,學習漢語自然比較輕松。而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大家?guī)缀醵际堑谝淮谓佑|,并且就算學得很認真,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也會因為缺乏英語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只會寫不會說,學習效率低下。
二、轉(zhuǎn)化策略
1.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源。要想讓學困生學好英語,首先要能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愿意去學。教師對學困生也應該更加有耐心,不斷地引導這些學生,讓他們明白學習英語的積極意義。為了提高學生們對于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英語小游戲,例如,猜謎語、講笑話、說故事等,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學生們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
2.組建小組,互幫互助。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班主任、任課老師可以相互配合,在班級內(nèi)掀起“英語熱”,讓同學們互幫互助,成立英語興趣小組,英語好的同學可以幫助英語有困難的同學。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內(nèi)分享自己學習英語的心得,推薦好的學習方法,讓方法欠缺的同學進行借鑒,改掉原來的“死記硬背”,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互相考單詞、寫句子,比起課堂氛圍,這樣的小組交流會更加輕松愉快。
3.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對于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班級,教師應該調(diào)整原來的教學方式,在授課中多關注一下學困生,在難易程度和講課進度上也應該有所平衡,既不能太過于復雜,也不能太過于簡單。此外,對于基礎薄弱的學困生,教師也應該課后多加關心和指導,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制訂長期的英語學習計劃,并定期監(jiān)督和交流,循序漸進。
4.創(chuàng)造語境,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英語水平。為了不使初中生的英語停滯在“啞巴英語”的層面,教師應該更加負責,把好發(fā)音難關,鼓勵學生們敢于張口說英語,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英語交流。教師也可以推薦一些較好的英語讀物或者原聲電影,讓學生們多聽、多看、多寫,全面提升英語學困生的學習效率。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