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亞
[摘? ? ? ? ?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序進行的重要手段,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評價體系則是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的中心樞紐,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價體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 ? 鍵? ?詞]? 思想政治理論;作用;存在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030-0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課程育人質量提升體系中的重要任務擺在質量提升工程的第一位,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中,教學質量評價也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價體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也是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的新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價體系的作用
(一)是科學開展教學工作的中心樞紐
科學性、全面性和可行性的評價體系,既能直觀地反映教學效果,也能夠促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中國青少年網(wǎng)民規(guī)模占整體網(wǎng)民的45%的信息爆炸時代,在學校社會未完全形成教育合力的教育環(huán)境下,在思想政治課吸引力與生動性欠缺的現(xiàn)實中,這些新特點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進行。因此,在教學評價的導向功能下,采用科學的評價方法評價教學,同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和學生,能夠發(fā)揮評價體系的激勵功能。
(二)是保證教學實施效果的重要指標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評價體系,主要依據(jù)相應的指標和量化標準,評判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對教學評價的實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直接影響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需要不斷滿足教學要求和學生需求,在科學的規(guī)范的標準指導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積極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不斷提升教學方法的實效性。
(三)是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強化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是評價體系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強化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還是提升教學質量,最終目的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評價體系,能夠真實反饋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激發(fā)大學生參照標準去改變自身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從而提升思想政治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性的評價標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價主要由高校教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教務處制定的教學方法評價標準并不統(tǒng)一,甚至一些院校的教學方法評價標準還帶有模糊性、籠統(tǒng)性和隨意性。在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體系中,評價標準具有無可替代的先導作用,是整個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的指標和參照。思想政治課評價標準主要由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三部分構成,在這三部分之中,教學效果的地位尤為突出。評價標準不夠科學,就不能客觀、全面、公正地反映教學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中,對評價體系中的可控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容易忽略一些不容易被量化的因素,如政治標準、知識標準和道德標準等。
(二)缺乏全面性的評價內容
1.評價內容單一
大多數(shù)高校考核采取的是考教分離的模式,閉卷考試和紙質考試依然是主流的考試方式,很多院校對試卷設計和題型分類也有著統(tǒng)一的要求,因此,考試內容很容易出現(xiàn)模式化的傾向和理論化的傾向,很多院校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做法,這樣加重了考試的教材化和單一化。這樣的模式存在著兩方面的弊端,一方面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考核使考試面狹小而不全面,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品德的考查。另一方面不利于任課教師在授課中將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無法真正做到思想政治課進教材、進課堂和進頭腦。
2.評價主體缺失
教師和學生是思想政治課開展的參與主體。教師既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施者,同時也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的評價者。在教學方法評價體系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占主導,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被忽視。另外,在教學方法評價體系中,往往以終極評價目標為主,這種評價方式容易引起評價過程的疏漏,對大學生的過程性學習環(huán)節(jié)缺少必要的評價,削弱了思想政治課日常教學的效果評價,并且以終極評價目標為指向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缺乏師生間的密切交流,不利于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通常的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價中,大多主體為師生和學校,忽略了社會對于教學方法實施效果的評價。
(三)缺乏可行性的評價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理論教學中,對先進的教學方法可行性的評價有待完善,比如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把校園課堂教學與在線教育形式的有機融合,課前學習網(wǎng)上教學資源,課堂進行合作探討、課后進行網(wǎng)上自由學習,大大提升了大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但對SPOC教學方法相應的教學評價有待完善。另外,進入自媒體時代后,思想政治理論課微博LCD教學模式(L即Like,點贊;C即Comment,評論;D即Debate,辯論)出現(xiàn),與此相應的教學方評價也有待完善。
三、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理論教學實效性評價體系研究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
1.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實效評價的政治標準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應該將政治標準作為第一標準,在構建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政治性來衡量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的實效性。第一,堅定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第二,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第三,以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為根本要求,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實效評價的知識標準
思想政治課具有一定的知識性,主要向大學生傳授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因此必要的知識標準在高校構建教學方法評價體系中必須明確。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開展,不能讓大學生停留在機械的認知和膚淺的理解上,應該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知識,深刻學習思想政治的概念和內涵。通過課堂講授方法和信息化教學方法以及閱讀馬克思主義原著和誦讀經(jīng)典著作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豐富的思想政治知識。
3.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實效評價的道德標準
道德標準作為思想政治課評價體系的重要指標尤為重要,道德標準具有穩(wěn)定性和內在性,一經(jīng)形成,很難消除。因此,大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和優(yōu)秀的品質,能夠正確解決各種學習問題和生活問題。大學生品德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是一步到位的,將道德標準作為評價體系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提升大學生整體道德水平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設定全面的評價內容
避免重理論輕實踐的做法,避免考試的教材化和單一化,使考核方式兼顧理論與實踐,全面性考查,將學生的過程性考試納入考核中來,將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進行轉化。評學是對高職高專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進行的評價,重點的評價應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以促進師生的良好交流為目標,最終能夠促進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評教指的是對教師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的評價。以教師的知識儲備、師德風貌、師生互動以及教學的專業(yè)程度、教學業(yè)績等方面,進行實際評價。在通常的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價中,除了主體為師生和學校,還應加入社會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實施效果的評價,在學生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過程中,應當計入對學生的整體考核中,來綜合檢驗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三)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
1.增強考核方式的目的性
考核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行為表現(xiàn)等方面的評估和考核,完成從單一考試到綜合考核的過渡。選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將考核置于教學之中,實現(xiàn)考核和教學目的的同向。解決考試與學習的錯位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開放性,加強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摒棄考試和自覺學習的脫節(jié)問題。考試改革和課程建設銜接,以考試的目標定位效果激勵機制的改革,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
2.細化教學過程的標準性
改革傳統(tǒng)的單一課堂考試方式,初步形成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多層次的“網(wǎng)絡考核、實踐考核、課堂考核、行為考核”體系。將學生學習的行為態(tài)度、課堂參與、課外活動等積極性進行細致評價,另針對精神風貌、遵紀守法、團隊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等進行細致評價。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細化教學過程的評價,一方面可以取自教師自身的觀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積極調查以學生互相反饋的方式作出最終的評價,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保證評價的客觀、公平和公正。
3.拓展評價方式的多元性
教學評價模式是指依據(jù)某種教育理念或特定的教學評價目的選取一種或多種評價途徑所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綜合評價體系。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SPOC教學模式,SPOC教學平臺為學生評價提供了完整的學習記錄和評分記錄,這些都為形成性評價提供了更多的基礎數(shù)據(jù)。另外在評價內容上還要輔以學生的參與度和分享度,尤其是討論區(qū)的參與度和參與質量等,以便更加綜合全面地評價學生。微博LCD教學模式從信息干預、課程教學和虛擬互動功能三個方面針對微博LCD教學模式的諸多特點,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適應性。
總之,只有教師和學生不斷地積極努力參與,通過制定科學性、全面性和可行性的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才能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評價體系,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水平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陸向榮.創(chuàng)新考核評價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品質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8).
[2]張瑾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評價體系研究[J].法治與社會,2018(8).
[3]鄢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wǎng)絡教學評價機制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8(3).
[4]佘雙好.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評價問題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7).
[5]張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評價體系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7.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