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海
(河南省寶豐縣中醫(yī)院,河南平頂山467400)
黃褐斑為女性較常見的一種面部黑色素沉著過度性皮膚病,男性患者約占10%。女性發(fā)病多由血液中雌激素分泌水平升高所致,男性發(fā)病目前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1]。發(fā)病后黃褐色皮疹常對稱分布于顴頰部,雖然無全身不適,但會對顏面部美觀度產(chǎn)生明顯影響,危害患者心理健康。現(xiàn)階段,臨床上用于治療黃褐斑的方法較多,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2]。為進一步改善黃褐斑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嘗試聯(lián)合應用中藥面膜、強脈沖光對患者實施治療,獲得了較滿意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進行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黃褐斑患者參與本次研究。納入標準:①男女不限;②明確診斷為黃褐斑;③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過敏體質(zhì);②存在認知功能障礙;③合并其他面部皮膚病。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20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聯(lián)合組,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顯示2組一般資料基本均衡(P>0.05),見表1。本研究已獲取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本人簽署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強脈沖光治療,波長:420~1100 nm,光斑面積:3.75 cm2,脈寬:2.4 ms/4.0 ms,間隔:20 ms;能量 20~22 mJ/cm2。根據(jù)患者皮膚的具體情況,合理設置參數(shù)。治療前囑咐患者不要使用任何化妝品,治療前5~10 min徹底潔面,在治療部位均勻涂抹冷凝膠,厚度2~3mm。強脈沖光垂直照射治療,以患者感到輕度刺痛、皮膚輕度發(fā)紅為宜,治療結束后冰敷面部30 min。治療1次間隔3周,5次為1個療程。
1.2.2 聯(lián)合組 給予聯(lián)合組患者強脈沖光治療聯(lián)合中藥面膜外敷治療。強脈沖光治療方法、治療療程均與對照組患者相同。中藥面膜睡前外敷,藥物基本方:當歸、丹參、桂枝、川芎、白茯苓、姜黃、白僵蠶、白芷各10 g,研磨成粉末,用少量熱水攪拌,呈糊狀,涂抹在一次性面膜紙上,敷于面部,15 min后取下,1片/d,直至強脈沖光治療周期結束停止使用。
2組患者均進行日常護膚健康教育,平時注重補水保濕防曬等措施,在春夏季特別做好防曬。
1.3 觀察指標[3]對2組患者治療結束后進行為期18個月的隨訪,比較2組患者隨訪6個月、12個月、18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對2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比較。
療效評價標準:根據(jù)患者面部皮疹顏色、面積消退情況進行3級療效評價。①基本治愈:治療周期結束后,面部黃褐色皮疹消失面積超過90%,顏色與正常皮膚無明顯差異;②好轉(zhuǎn):治療周期結束后,面部黃褐色皮疹消失面積超過60%,顏色明顯變淡;③無效:治療周期過半,皮疹顏色面積和顏色均無明顯改變或治療期間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隨訪期間疾病復發(f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版本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計數(shù)資料采用(%)描述,組間差異分別獨立樣本(t)和卡方(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隨訪6個月、12個月、18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2組患者治療結束后均獲得為期18個月的有效隨訪,聯(lián)合組隨訪6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12個月、18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 2~4。
表1 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統(tǒng)計分析 (n,±s)
表1 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統(tǒng)計分析 (n,±s)
組別 性別(男/女) 年齡(歲) 病程(年)聯(lián)合組 57/3 33.10±5.02 3.16±0.39對照組 58/2 33.12±4.76 3.22±0.41 χ 2/t 0.209 0.022 0.821 P 0.648 0.982 0.413
表2 2組患者隨訪6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表3 2組患者隨訪12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表4 2組患者隨訪18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2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5。
黃褐斑病因復雜,主要與激素水平波動和日曬有關,春夏和秋季黃褐斑患者常出現(xiàn)面部色素加深或復發(fā),有研究證明由于溫度原因皮損區(qū)常駐菌痤瘡丙酸桿菌菌數(shù)和分離率明顯增加,紫外線照射使黑素細胞增殖率降低,提高黑素細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4]。
表5 2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強脈沖光治療為現(xiàn)階段我國臨床治療黃褐斑的常用方法,大量實踐研究已經(jīng)證實該種治療方法有良好的臨床療效[5]。為進一步改善黃褐斑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在強脈沖光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中藥面膜治療。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患者治療結束后隨訪6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與僅接受強脈沖光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隨訪12個月、18個月時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均較對照組患者高,2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處于較高水平。根據(jù)上述研究結果得出中藥面膜聯(lián)合強脈沖光治療黃褐斑,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
分析本研究得到上述結果的原因為:強脈沖光有高能量、窄光譜、非連續(xù)性的特點,是一種非剝脫性動力療法[6]。用于治療黃褐斑,在不破壞患者正常皮膚組織的前提下,能夠?qū)⑵つw組織中的色素團塊吸收,通過光熱作用將色素團塊分解、破壞,最終使黃褐斑顏色變淡或消失,安全性高,療效良好。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早有關于黃褐斑的記載,認為該疾病屬于“肝斑”、“黧黑斑”的范疇,多由營衛(wèi)失和、氣滯血瘀,或肝腎不足、虛火上炎,或情志不暢、肝郁氣滯、脾虛濕蘊等久之致褐斑發(fā)生,治療應以補益、活血、疏肝理氣為原則[7]。本研究為患者制定的中藥面膜藥物基本方中,當歸、丹參、川芎有活血涼血、益氣生血;桂枝、姜黃有行氣化瘀、溫經(jīng)通陽;白僵蠶有祛風散結之功,《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有“滅鼾,令人面色好?!?;白茯苓、白芷氣味芳香,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之效,《本經(jīng)》記載“長肌膚,作面脂,皆與藁本同”,有增白潤膚的作用[8]。全方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疏肝理氣之效,符合黃褐斑的中醫(yī)治療原則。現(xiàn)代藥理研究還證實當歸、川芎還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緩衰老的作用;姜黃主要成分姜黃素有抗炎、抗氧化、促凋亡等多方面藥理活性[9];白僵蠶所含白僵蠶多糖有一定的體外抗氧化活性;白芷可以對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促進皮膚細胞新陳代謝,消除色素在組織中過度堆積,進而達到美容的作用[10]。將諸藥制作成糊狀,配合面膜紙敷于面部,能夠增強患者角質(zhì)層通透性,促進藥物吸收,使療效能夠得到進一步保障。再加上平時正確的護膚,補水保濕防曬等措施,聯(lián)合應用,內(nèi)外兼治,故能夠滿意療效。
綜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中藥面膜聯(lián)合強脈沖光治療黃褐斑,能夠獲得安全、可靠的臨床療效,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得到推廣應用的治療方案。